呼东方
一场生态修复的实验,正在合阳这个陕西东部沿黄旅游带上的小县城全面展开。这场实验不仅为合阳县构建起了一道生态屏障,而且加快了该县乡村振兴的步伐,同时也为更多地方探寻生态发展之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生态修复,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生态修复的概念可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但将它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系统研究,则是1980年Cairns主编出版《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才开始的。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修复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生态修复的实践近几年却已在我国一些地方逐渐出现,人们对这个理念也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
生态修复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目标,要将这一目标变为实实在在的现实,就需要对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重建。日前,记者来到地处陕西东部沿黄旅游带上的合阳县调研,发现该县在生态修复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特色突出,成效明显,在“生态强县,绿色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从植树造林到生态修复
近几年,合阳一直是陕西东府一个颇具诱惑力的旅游目的地,这固然有洽川黄河湿地公园的吸睛作用,但整个合阳优质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吸引力,也是功不可没。特别是到了金秋十月,合阳城区的生态园林变成一片金色海洋,如此美景经摄影师们的传播,很快就成了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地。
合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据记载,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封支子于莘于今合阳,称“有莘国”,简称莘国。《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就在此诞生。历史记载中,合阳更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周文王“造舟为梁”,在这里迎娶妃子太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在这里设教;唐高祖李渊在这里屯兵灭隋,建立大唐等等。
合阳位于关中平原向黄土高原迈进的过渡地带,北依梁山,东临黄河,既有八百里秦川的良田美景,又有沟壑纵横、黄土峰林的独特地貌,境内最有名的一条河是徐水河,与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相接。凭借优美迷人的风光,徐水河被纳入国家湿地公园行列。
但人们似乎忘记了合阳境内还有一条河叫金水河,这条河如今已经干涸,但被这条河冲开的一条大深沟,却横亘在距离县城十多公里的地方,这就是金水沟。
五月,金水沟底的平地上,今年开春刚种植的2100亩种树苗横平竖直,已经初显规模。有些侧槐已经开出紫色的花儿。不难想象,到明年初夏,这里的生态景观必定会是另一番景象。
据合阳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今年3月开始实施的金水沟生态修复的二期工程。该工程从新108国道大桥向东至黄韩候铁路大桥,在长约6公里的沟坡栽种侧柏、油松6万株,在河道两侧栽植杨树、垂柳等苗木8万多株。
合阳县林业局副局长马威告诉记者:“这些年合阳县林业工作中最大的变革就是工作理念的彻底转变,从过去单纯的植树造林转向生态修复这一科学理念。”这也是合阳为什么会选择在金水沟做生态修复实验的原因。
“金水沟是一个生态被破坏很严重的水系,而且距离县城近,生态修复成功后,可以有效保护和增加金水沟土地、水和林草等这些自然资源,逐步改善县城周边生态环境,继而带来整个县域内生态环境的彻底改变。”在马威看来,植树造林只是生态修复的开端,随后水利、农业、环境保护等综合修复会紧随其后,“所以我们这个开端工作一定要做好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生态、兼顾景观。”
生态屏障建设初见成效
这几年,合阳县整个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县林业局一位工作人员最有感触:“从政府层面来说,我刚参加工作时,我们局主要负责的是国家投资的项目,特别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其次就是省上投入的项目,县这一级在林业方面基本没有项目。但这几年,我们的重点工作都是在完成县政府规划的林业重点工程,绿色廊道、绿色家园等等。从民间来说,过去乡、镇、村和农民每年春天等着林业局发放林木种子,现在村子和农民都按照自己的需要,主动购买种植林木和种苗自己栽种。”
正如马威所介绍的,在被列入黄土高原综治林业建设示范县的基础上,合阳县政府为了使县域内生态修复能遵循科学、有序、系统原则,近年来编制了《合阳县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合阳县园林“十三五”发展规划》《合阳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合阳县森林城市建设十年规划》等一系列专业规划,并纳入《合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这些规划的出台,都是建立在以“生态强县,绿色发展”为目标的基础上。近三年来,以争创省级绿化模范县为标准,合阳县坚持生态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发展相结合,城乡建设与绿化美化同发展。全县重点实施“城区绿化、美丽村镇、绿色通道、荒沟治理、林业产业、生态文化”等六大生态工程,全力推进省级绿化模范县创建工作,初步形成了“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荒地全绿化”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5.6%,活立木蓄积53.2万立方米。
据合阳县林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县域内各级部门依据全县的总体规划,制定各自部门的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绿化任务和重点,使得各项规划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县政府为了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档次,大力推行工程化造林,提倡精品工程、亮点工程、放心工程。对工程化造林注重监督管理,对重点绿化工程实行招投标制、监理制,由相关单位、镇街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技术人员常驻工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认真指导、协调、督促、把关,加快了工作进度;实行分期验收、分期付款,既缓解了资金紧张的问题,又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县域内的重点绿化工程用地全部实行租赁制,由镇街负责土地流转,与农户签订合同,租期暂定十年,租金一付两年,地面附着物赔偿一次付清,所需资金全部由县財政解决。工程建设资金采取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多方参与的办法,环城生态防护林带建设由100个县级及驻地单位、企业共同出资,25个单位牵头分段承建;西禹高速公路宽幅林带、渭北植物园建设由林业局负责;合洽路、沿黄观光路和108国道新改线绿化工程由交通局负责;城区绿化提升由住建局负责;金水沟生态修复工程由林业局、住建局、水务局、交通局共同负责;乡村绿化采取林业部门支持一部分,帮扶部门投入一部分,镇村自筹一部分的形式进行。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支持参与造林绿化工作,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合阳县生态屏障建设成效明显。从2016年1月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以来,累计完成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15.45万亩,重点实施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央造林补贴项目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10.65万亩;投资3.8亿元,建成了长26公里面积2万亩的环城生态防护林带;总投资5.7亿元,建成西禹高速公路、沿黄观光路、合洽路、108国道新改线等绿色长廊120公里,绿化面积2.1万亩;投资0.65亿元,完成金水沟生态修复造林0.7万亩。
城镇乡村绿化同步提升。城区完成了九龙森林公园、天合园等6个公园的绿化改造提升,建成了渭北植物园、金水生态公园,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最大限度地让市民享受到了生态建设成果;完成了20条道路绿化、48个园林式单位和小区的创建任务,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主干道绿地率25.6%,次干道绿地率21%;城区绿地面积320万平方米、绿地率35.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平方米;绿地覆盖面积36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3%。镇街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8%;集中居住型和分散居住型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为26%和15.5%;85%以上的集中居住型村庄建有休闲广场或公园;进村道路两侧、周边水系沿岸绿化率达90%;庭院绿化做到了乔灌花草合理配置;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2%。
经过几年努力,合阳县初步形成了“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荒地全绿化”的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2019年1月,合阳县被陕西省林业局授予“省绿化模范城市模范县”。
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修复必然推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兴起,而生态经济在实现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方面,必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合阳县极为重视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推动,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借助脱贫攻坚之力,紧扣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以提升。
合阳县县长邓宽社的思路是,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合阳要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目标,坚持创建引领,项目带动,管理提升,着力以基础强城,以精细控城,以生态美城,以文化润城,努力建设生态宜居最美县城。
一个生态宜居的县城,需要城乡统筹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从2016年到2017年,合阳县先后出台了《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打造生态农业品牌的意见》和《合阳县生态农业137示范工程创建方案》,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村人口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通过在全县推广村村建园的产业扶贫模式,合阳在2018年建成了164个产业扶贫园,带动了10300户贫困家庭加入脱贫致富的行列。
在發展生态景观带的同时,合阳县还通过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全县建设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55个,果业面积达到56.87万亩,其它特色林业经济林面积达到28万亩,其中以大红袍、狮子头为主的优质丰产花椒15万亩,核桃9万亩,柿子、冬枣1万亩,油用牡丹3万亩,建成了坊镇、王村两个牡丹园基地。设施果蔬每年以3000亩规模递增,累计4.15万亩;逐步形成了以“粮、果、畜、蔬”四大产业为主导,“水产养殖、休闲观光、杂果种植”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县城乡居民收入从2016年的25495元和8311元增长到了30360元和10125元。
通过生态修复,合阳全县乡村的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种植经济果木,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乡村的人气也越来越旺。
合阳县县长邓宽社说:“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主抓手,从合洽路、沿黄路两条示范带抓起,从46个示范村、12个精品村抓起,从农村人居环境六改、垃圾、污水和厕所三大革命抓起,坚持规划引导,注重分类施策,确保点上出精品,线上成风景,面上创一流,乡村振兴工作走到全省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