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
中国作为历史源远流长的一个文明古国,其五千多年来所创造出的、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情感和精神的载体,更是智慧的结晶;同时,还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最坚实的基础。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落实、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单纯依靠口授亲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现代化文明的不断冲击,因此,通过高校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迫在眉睫。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最精粹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国家最为重要的一笔文化资产;在国家和社会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主动承担了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但仍有部分高校虽开展了非遗的传承,为的却是“走个过场”“跟形势”,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对非遗的认识不到位、举措不足等等。
高校传承与创新非遗的主要内容
高校在肩负起非遗传承和创新前,首先要弄清楚其主要内容,方能够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创新,具体非遗的主要内容有:
1、非遗技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非遗是中国56个民族世代相传的且被其视为“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形式以及表现传统文化形式的场所和实物,比如:传统的口头文化、载体语言;传统的美术和书法、音乐和舞蹈、曲艺与杂技等;传统的医药和历法;传统的节庆和礼仪;传统的游艺和体育。概括来说,技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不可少的基因,基因一旦丢失,非遗也将消失;因此,高校在传承和创新非遗时,应将其技能也纳入到传承与创新的范畴中。[1]
2、非遗知识。非遗不仅有独特的知识属性,而且还拥有一个巨大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又可划分为内部知识体系和外部知识体系,其中,内部知识体系囊括了历史生成的背景、物化的表现形式、人文的生存环境、发展和演变的规律等等;外部的知识体系则涉及到项目的转化和创新、具体项目的申报、相关的法规政策、保护和管理等等;此外,非遗还涉及到民俗、音乐、艺术、文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说,凡与非遗有关的知识均是高校要传承和创新的内容,而只有在传承和创新非遗知识的基础上,高校才能够准确定位非遗传承和创新方向。[2]
高校对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价值
高校不仅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且还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其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与其他的途径相比较,高校对于非遗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1、高校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阵地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高校,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已成为谣谚、故事传说和民间诗歌;因此,高校能够作为技艺技能、表演艺术等发掘、传承、整理和保护的阵地;比如:研究型的高校,能够在保护非遗的基础上,对濒危的非遗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创建出新的方法论和理论框架,进一步提升高校非遗传承和创新的水平,最终使非遗保护路径的合理化、学理的高度化和理论的系统化。教学型的地方高校在普查非遗方面具有較大的优势,其能够作为禅宗文化、傩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桥梁,并成为非遗研究、传播、发扬和继承的主要基地。[3-4]
2、高校是非遗传承和创新的生力军
分析国外非遗的保护经验,均有高校的影子;而大量事实也证实了,要想非遗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研究,需要的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才,而非传声筒或模仿者,与其他的社会组织不同,高校聚集了大量优秀的人才,是各种思想融合、碰撞的地方,也是新思想、新文化诞生的场所;因此,高校对于非遗的传承和创新责无旁贷。
3、高校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文化交流也日渐活跃,而高校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消化异国文化方面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高校在丰富资源、研究学术的同时,也会加强与地方政府、非遗传承人的合作与实践,并成为非遗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平台。[5]
高校对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对策
1、营造热爱非遗的环境和氛围
高校有机整合了信息、知识和智能,因此,应充分发挥其文化基因库功效,以激发出非遗的文化价值和丰富性。
(1)用传统文化来构建大学精神
我国高校在构筑大学理念时,应首先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而在汲取的过程中,需对传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次,应从校徽、校歌、校训等理念载体中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丰富现当代“大学精神”的内涵。
(2)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融入非遗因子
校园文化平台是传承和创新非遗最佳的场所;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这一平台的优势,积极开展非遗系列活动,并举办与之相关的讲座、交流会等等,进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非遗社团的组建和发展中去。此外,高校还可利用学生课余的时间,以举办传统文化展、民间工艺设计大赛、文学创作等活动,从而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非遗活动的热情。[6]
2、与专业和学科建设有机结合
一方面,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办学的传统,加大对非遗专业和学科的建设;比如:依托文学、艺术等专业和学科开展对非遗内容和相关的门类进行研究和教学。但由于非遗教育与研究是一门新专业和学科,且涉及范围较广;因此,高校也可结合自身办学的特色,加大对文化学、民俗学等专业和学科的支持力度,并集聚全校硬件和人力资源,为非遗传承与创新提供更加专业化的依托,从而释放其张力。
另一方面,高校应结合国家、社会对非遗事业的需求创建、拓展新的学科,并构建历史学、民俗学、非遗学等特色的学科群,建立非遗知识和信息库,加大对支持非遗人才的教育和教学,制定支持非遗文化的政策等等,进而为我国非遗事业提供更为系统且优质的服务。[7]
3、深化非遗教学的改革
高校在推动非遗学科的发展过程中,还应从“更深”“更宽”层面下功夫,深化对非遗教学的改革,进而实现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普及化”发展。
(1)改革高校课程体系
高校应将非遗的部分可能纳入到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中去,以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同时,高校还应结合实际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并在现有的课程中,将非遗的因素和知识渗透进去,特别是一些通识课程以及专业的基础课程中。此外,高校还可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选修课程,并加大对该课程的开发和评价,从而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其非遗保护的使命感、责任感。
(2)加大对非遗专业的规划和指导
根据相关非遗保护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各教育部门应出台与之相关的政策,并科学布局高校非遗专业的课程设置,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设置。此外,高校还应结合自身办学优势,聘用一批优秀的文化专家和学者,进而为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保驾护航。[8]
(3)优化高校师资队伍
高校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后,应通过在职进修和培训、引进等方式来提升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另外,还可将非遗传承人、民间一线专家等请到课堂中来,让其兼职做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顾问和教师,进而为非遗事业的发展培养出实用性的人才。[9]
4、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更深”“更宽”
非遗涉及的内容较多且更为复杂化,因此,高校必须加大与学科之间、校团、校社和校企之间的协作,进而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更深”“更宽”。首先,高校应加大与计算机、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民俗学、医学等学科之间的协作,并建立一个共同的框架,从而使非遗与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思想融合,最终获取到完整且系统的研究方案和成果。其次,高校还应树立起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民众主体意识,增强与民众、社区、文化团体等的协作和交流。最后,高校应主动参与到非遗项目的开发和抢救中去,并充分发挥自身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给予文化团体科学的意见,从而以更直接的方式与手段加入到非遗项目与传统文化服务中。[10]
结 语
传承与创新是保护非遗的灵魂,若传承和创新的力度欠了“火候”,不仅会影响到非遗保护效度,还会影响到非遗的生命长度;高校作为培养人才、传承和创新文化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对于非遗的传承和创新意义重大。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营造热爱非遗的环境和氛围、开展非遗教学改革、加大对非遗专业的规划和指导等等,方能够让非遗发挥其时代价值与魅力。
参考文献
[1]郑士林,张冬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高校素质教育对接路径新探——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33):24-25.
[2]王青.非物质文化认知下泉州南音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38(05):54-57.
[3]陈建清,陈浩哲,吴桂花.論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23-24.
[4]孙丹.基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J].黄河之声,2018(09):46.
[5]刘霞.秦皇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理论观察,2018(06):149-151.
[6]陈玉,李辉.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育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探索研究——以传统蓝印花布为例[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7(06):105-109.
[7]夏鸿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民歌在高校传承创新性教学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5):103-105.
[8]王良存.加强非物质文化与高职教育结合 促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1):31-34.
[9]段笔耕,金心亦.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探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17(17):215-216.
[10]吴芳.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大众科技,2017,19(06):136-137+139.
作者简介
张 凤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