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手机的图书自助借还系统

2019-08-10 06:36黄兴燕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17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图书馆

黄兴燕

摘要:手机自助借还是图书馆自助借还服务的新模式,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几种图书自助借还方式及其优缺点,提出使用智能手机技术,结合RFID技术,实现全新的图书馆自助借还服务。并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进行了自助借还APP功能、界面设计以及实践应用、效益的讨论。

关键词:智能手机;RFID;图书馆;自助借还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7-0067-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

在即将迎来5G通信时代的今天,几乎每个人都拥有一部4G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集通讯、娱乐、收付款、新媒体等功能为一身的技术密集型设备[1]。

自助借还是图书馆自助服务中一项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智慧图书馆的主要象征。图书的自助借还有多种形式,一是基于传统条形码技术的自助借还技术。在自助借还机上通过读取射频IC卡进行读者合法身份识别,利用条码阅读器读取图书馆为每本图书编制的条形码,将该条形码通过网络传递给图书管理数据库,从数据库中获得所借还图书信息,并且记录借还信息,最后对所借还的图书进行充消磁操作,完成自助借还图书的全部流程。二是采用当今较为先进的RFID技术实现图书的自助借还,RFID(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借助粘贴于图书中的识别标签,由自助借还机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图书中RFID标签中的信息,并获取相关数据来完成信息识别[2]。采用RFID技术实现图书自助借还时,读者只需将要借还的图书放到自助式借还书设备前的感应区域,阅读器便会读取图书信息和读者借书证信息,使借还图书一次性完成[2]。此技术与传统条形码自助借还技术区别在于图书信息的获取方法不同以及图书防盗的方法不同。利用RFID技术实现图书借还,每本书都需要加装RFID标签,另外还需购买价格昂贵的自助借还设备。第三是现在刚起步的手机自助借还模式,通过手机自助借还 APP,完成读者身份识别、图书身份识别,通过RFID系统读取图书的借阅状态进行图书防盗系统识别,实现图书的借阅、归还、转借等功能。手机自助借还模式中,一部手机相当于一台微型自助借还书机,不仅能有效弥补自助借还书机笨重且昂贵的缺点,还省去了刷卡识别读者身份的过程,为图书馆的自助服务创建了一个新模式。

2 自助借还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读者身份的识别

传统图书馆多采用含有条形码的借书证,通过条形码阅读器读取借书证条形码,再人工比对读者相片,进行读者身份的识别。现在,许多图书馆采用含有非接触的射频IC卡借书证进行读者合法身份的识别,具有安全、可靠性高的特点。

2)图书身份的识别

图书身份的识别,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图书条形码,即在书的扉页上贴上图书馆给定的唯一图书条形码,用条码阅读器读取条形码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给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处理,由系统根据图书的条形码编码进行图书身份的识别。也有些图书馆采用了更为先进的RFID技术管理图书,图书中被加装了RFID电子标签,利用RFID天线与读写器读取标签中的图书唯一编码,通过网络传输给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判别,达到图书身份识别的目的[3]。

3)图书防盗系统的加(解)锁

借还图书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对所借还的图书进行防盗系统的加锁或解锁。多数图书馆的图书还是采用传统的磁条防盗技术。防盗磁条又分两种,一种是复合磁条,可以对磁条进行充消磁处理,以实现图书防盗系统的加(解)锁。充磁状态的防盗磁条经过图书防盗监测门时,会出现声光报警;而经过消磁處理的防盗磁条就不会产生声光报警。另一种图书防盗磁条为永久磁条,不能进行充消磁处理。更为先进的方法是在安装了RFID标签的图书中,通过更改RFID标签的借还标志位实现防盗系统的加锁或解锁。

3 利用智能手机实现自助借还

不论是利用传统的条形码技术,还是利用RFID技术实现自助借还,都需要使用到昂贵的自助借还书机,每一台自助借还机的价格普遍在5~7万之间,一个中小型图书馆一般需要配备2-4台自助借还机,这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及资源经费紧张的中小型图书馆是望而却步的,很难提供自助借还服务[4]。

为了解决图书馆发展与经费短缺的矛盾,设计一种简易、可靠的自助借还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作者利用学校人文社科科研基金项目,设计出了基于智能手机的自助借还系统。其基本思路是利用智能手机APP登录图书馆图书借阅管理系统,通过调用手机的摄像头读取图书的条形码识别所借图书完成借书,再通过RFID标签读取图书信息,判断图书的借阅情况,实现图书防盗,保障图书安全。

读者身份识别不采用传统的刷卡方式,而是在手机APP上输入用户名+密码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可以解决读者忘记带借书卡的问题,同时也省去了刷卡器等硬件投资。

2 )图书借阅

手机摄像头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它不但能读取二维码,当然也能读取条形码。在借还图书时,通过手机APP软件,调用手机摄像头读取图书的条形码,完成对图书身份的识别。

本文利用智能手机自助借还APP,调用手机摄像头读取图书身份代码(图书财产号或条形码号),将读取到的图书身份代码传输到图书管理系统中,由系统判断该图书的借还状态,把结果返回到图书检测门,决定是否发出声光报警。若系统返回值为借出,检测门放行,不发出声光报警,若系统返回值为在馆,检测门不放行,发出声光报警。此种方式能安全可靠地实现图书馆的防盗,保障了图书馆图书的安全。

3 )图书归还

用智能手机还书的难点是还书地点的控制,如何确保图书馆图书的安全,控制读者将图书还至图书馆的指定区域。我们设定手机借还APP只能选择指定的Wi-Fi进行,绑定Wi-Fi的Mac地址,并且控制Wi-Fi的发射功率为仅在图书馆内,以此来保证读者将所借图书还至图书馆指定区域,确保图书安全。完整借还流程见图3。

4)图书转借

传统图书馆没有转借功能,读者之间的转借是不被允许的。基于智能手机的自助借还系统可以轻松实现这一功能。转借双方需同时打开借还书APP,借方填写好出借图书的条码号,转借方收到请求后点击同意转借即可完成转借服务,转借流程见图4。

4 效益

1)社会效益

智能手机自助借还服务模式作为一项新型的服务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读者,读者只要在手机上安装自助借还书APP,即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借还图书,再也不需要排队借还书了。自助借还APP通过图书管理系统与手机技术的有机结合,给读者提供了一项简单、高效、实用的应用服务,优化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有效提升了读者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感。

2) 经济效益

手机自助借还模式中,一部手机相当于一台微型自助借还书机,体积小,方便灵活,无论身处图书馆的哪个角落都可以进行借还操作。相较于传统的自助借还方式,手机自助借还不仅减少了购买自助借还书机的资金投入,还无须维护成本,同时完全由读者自主的自助借还方式也减少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数量。

5 结论

利用智能手机技术结合RFID技术,实现图书馆自助借还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的方案,是图书馆实现自助借还,实现智能服务的又一种技术方案选擇。它改变了传统的借阅服务模式,使读者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自行完成图书的查询、借阅、归还等环节,实现自我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读者,同时也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有效提升了读者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感,使读者在图书馆自由地享受移动数字技术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付彧.基于符号学的手机APP图标图形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10):90-94.

[2] 丁新华,王皓,赵丹丹.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2(2):65-68.

[3] 包瑞.电子标签在图书馆的应用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74-76.

[4] 钱海钢.NFC 自助借还书: 图书馆自助服务的新模式[J].图书馆学研究,2018(3):83-89.

[5] 朱影.图书馆自助服务发展趋势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7(12):53-55.

[6] 刘绍荣,杜也力,张丽娟.R FID在图书馆使用现状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83-86.

[7] 钱红.自助借还书系统的“功”与“过”[J].图书馆建设,2008(5):75-76.

[8] 钱海钢.基于 NFC 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探索——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5(8):132-136.

[9] 李光华,孙春梅.图书馆手机自助借还SWOT分析[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5(4):48-53.

[10] 严巍,徐宽,陈炎,等.基于3G手机的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J].图书馆学刊,2011,33(11):118-119.

【通联编辑:闻翔军】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图书馆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图书馆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