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白洁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观念也了更加深层的转变,同时这也对临床护理中的综合护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儿科护理作为医学护理的重要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理论性。在治疗中,由于患者的特殊性,让儿科护理工作非常特殊。通常儿科护理的患者都是0到14周岁的青少年,当他们生病住院时,由于自理能力、心理能力相对脆弱,所以不可能准确的、全面的表达自身需求。另外,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让他们养成了很多坏习惯。由于家长对疾病缺乏科学有效的认识,在对医护人员陌生的情况下,担心患儿在治疗期间所用的检查以及治疗,这样不仅不利于患儿检查,还会对患儿治疗、护理造成极大影响。针对这种现象,为了更好的进行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必须仔细研究、观察患儿以及患儿家长心里,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引导,这样不仅能消除或者降低患儿恐惧感、紧张感,在得到患儿治疗的同时,也能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在儿科护理中进行心理护理不仅满足了患儿家长提出的各种要求,同时也提升了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6-073-02
引言
心理护理是指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在心理各个方面始予的心理维护和不通过以护士为主的医务人员的言语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等影响和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与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好转痊愈和康复以发挥医疗的最佳效果”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良好的喜语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通过心理护理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
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起到药物难以起到的怍用,患者乐观的心情、豁达的性格,战胜疾病的信心,与疾病抗争的意志等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好转恶化,治愈,康复及预防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开展心理护理正确运用心理护理知识和技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减轻与健康有关的心理问题及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1患儿家长心里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具体表现
在医疗护理中,由于儿科患者理解能力、语言表达有限,所以必须加强和家长的交流。但是从实践过程来看,患儿家长也存在很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紧张感、焦虑在患儿住院后,由于家长对疾病缺乏认识,在对医院以及工作人员陌生的同时,很容易出现焦虑与紧张情绪。具体表现在:反复询问患儿病情,期待从护理人员口中得到对应的答案,或者不停的从其他患者了解情况,希望从有经验的医者进行医疗。另外,焦虑与紧张还表现在患儿病情变化时,表现为:反复陈述患儿病情,不断请求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精细的观察,担心因为护理人员疏忽让病情恶化。
12缺乏安全感、恐惧感这种情绪主要来源于患者预期后果,特别是急症、重症患儿,很容易出现恐惧、焦虑、急躁、悲观情绪,部分家长甚至不愿意提及生死。还有部分家长对医院给患儿注射都产生恐惧,表现在:对患儿进行检查时,家长躲开、不敢看。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实习或者年轻护士对患儿进行护理,要求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护理。
13不信任感、怀疑由于对患儿病情不了解,很多家长对换衣都会表现出不配合的状态。部分家长由于性别、年龄、着装、言行等因素影响,对医护人员工作表示怀疑,甚至提出更换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有部分家长由于对护理带教不清楚,担心孩子在治疗中受到其他伤害,增加痛苦。
2对患儿以及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
21对于焦虑的护理对于家长对患儿住院状况不了解产生的焦虑现象,医护人员应该及时介绍病区设施以及住院环境,以及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并且重点介绍主管护师与医生,让家长用最快的速度熟悉环境。对因为不了解患儿病情出现的焦虑现象,应该及时与家长针对病情、发病原由、护理过程进行介绍。当家长对病情恶化产生焦虑时,护理人员应该针对病情进行耐心的解释,并且用护理行动让家长放心。
22对于恐惧的护理对于家长因为预期后果出现的恐惧,医护人员应该将患儿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说明,让其提前做好准备。在这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让其感到希望。对于治疗引发的恐惧,应该主动将治疗方案、步骤向家长说明,或者诚恳的向家长承诺,以减轻痛苦。对于因为护理带教出现的恐惧,应该在带教前做好准备,通过对患者进行说明与讲解,提高带教成功率。如:在穿刺小儿头皮静脉时,如果护士能够做到一扎成功,就能减小恐惧感。
23对于不信任的护理对于在医疗工作中,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与怀疑情绪,医护人员应该用正确的态度看待,通过和家长进行有针对性、技巧性的交流,树立良好的医护形象,并且得到家长的支持与信任。另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努力引导实习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及时了解病情,还能掌握患儿喜好、性格、特点等;同时也能让患儿以及家长认识年轻护士,拉近患儿家长与护士之间的距离,增进感情,相互信任,帮助患儿早点恢复健康。
总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观念也了更加深层的转变,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这也对临床护理中的综合护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人们还会利用法律武器对自身权益进行维护。儿科护理作为医学护理的重要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理论性。在治疗中,由于患者的特殊性,让儿科护理工作非常特殊。在儿科护理中进行心理护理不仅满足了患儿家长提出的各种要求,同时也提升了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为了减少临床治疗中的纠纷与矛盾,必须增强心理护理指导,让儿科护理正常进行,并且让护理程序良性发展。这样不仅能帮助患儿恢复,还能让患儿保持良好的心理,让护患关系朝着良好的方向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夕榮,孙学武,王夕英.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智慧健康,2018,4(32):88-89 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1832040
[2]宋现彩.探讨循证护理应用在儿科心理护理临床实践中的效果[J].心理医生,2018,24(7):292-293
[3]宋彭丽.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周刊,2018,(17):156
[4]徐振玲.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母婴世界,2017,(23):127 DOI:103969/j.issn.1671-2242201723119
[5]尚晓莉,毛竹英.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对儿科病人的临床效果[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