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威
【摘要】通过消化道癌前病变的合理诊断,可以为在癌症发生的早期进行治疗,提升疾病的治愈率,我国是一个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高发国家,合理的癌前病变诊断,可以为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更高的保证。但是关于癌前病变的诊断在国家上还存在很大区别,本文对国际上的诊断差异进行了具体分析。我国根据国际诊断标准合理借鉴,制定了相应的诊断规范。本文对癌前病变的诊断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癌前状态;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8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6-013-02
我們都知道恶性肿瘤的产生需要经历漫长复杂的过程,从正常的上皮细胞变成癌细胞需要经历几个阶段。根据实际的调查研究,大部分的肿瘤发生都需要经历癌前病变的过程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变化,才发展为癌症。很多肿瘤的诊断都是通过癌前病变进行诊断的,可以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出现之前都会产生明显的癌前病变,通过癌前病变对这些癌症进行提前的诊断,可以大幅度提升治愈的几率,本文对其进行具体研究。
1国际有关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病理诊断标准争议
11病理诊断标准的区别
日本和西方关于诊断是一个主要的区别在于恶性肿瘤的界定标准,两者的界定标准基本为相反的情况。日本上关于肿瘤的界定以肿瘤细胞的特点为切入点,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细胞是否具有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比如说细胞是否具有核大和深染的特点,除了对细胞特点的诊断,还可以对细胞结构进行诊断,通过对患者细胞情况的判别作为癌症诊断的关键。对于细胞的间质的浸润情况不作为癌症的判别标准,这也就凸显了日本诊断方法与西方的不同,西方将间质的浸润作为癌症的判别标准,出现间质的浸润则为判别为癌症,这也是日本和西方病理判断的最大区别。
日本和西方关于癌症的发展变化过程也有很大的差异,西方学者认为癌症的出现是一个从细胞的异常增生不断发展变化,最后才出现的癌症情况。而日本的学者则完全不同,日本的学者认为癌症在细胞发生病变的开始就已经出现癌症,后续的变化不过是癌症情况的变化。
西方和日本诊断还存在这样一条区别,西方认为癌症的诊断还需要判别黏膜肌层是否出现侵犯SM的情况发生,如果出现侵犯情况,才能确诊为癌症,如果没有出现侵犯情况,则不能判别为癌症。在上述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将日本癌症的判别标准进行了分析,日本不讲侵犯情况作为判别标准,主要以细胞的情况作为判别标准。
12术语的使用不同
西方和日本诊断术语的主要区别在于“异型增生”这一诊断用语,西方病理诊断中对该术语的使用比较频繁,而日本则基本不会使用该术语。根据实际的调查研究发现,日本对该术语有着一定的不解,认为这个术语在病理诊断中会出现诊断差异,不利于病理的正确诊断。日本病理诊断中对于该术语有着替代的词语,为“反应性改变、腺瘤或腺癌”。
2世界卫生组织消化道系统肿瘤分类中有关胃肠道癌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国际上对癌前病变诊断标准,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将日本和西方国家的标准进行了合理综合。WTO分类包括:无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黏膜下浸润癌。
3我国内镜切除消化道早癌标本处理及病理报告规范
31标本处理
标本的处理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操作,通常情况为手术医师进行标本的处理工作。首先进行标本的展平处理,方便标本的观察工作,使用不锈钢针将标本的边缘固定在仪器上。为了保证观察的合理性,需要对标本的组织类型进行合理的标记,方便后续的观察。接下来将标本浸没在准备好的福尔马林溶液中,需要固定半天到一天的时间。最后可以进行检查申请单的提供,需要进行后续的检验观察工作。
32取材
首先确定病灶的所在位置,以病灶位置为中心选择1毫米处进行取材工作,为了保证取材的一致性,需要进行平行切割,每隔2到3毫米进行切除,直到将整个标本全部取材。
33规范化的病理报告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通过肉眼进行病变类型的分型。通过内镜的使用,对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和分型。第二,进行组织学的分型工作。包括:无上皮内瘤变、不确定的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黏膜下浸润癌。第三,测试标本的切缘情况。测试水平和垂直切缘的病变情况,对于两种切缘出现的阳性块数进行记录。第四测量肿瘤侵犯的深度数值。如果垂直切缘没有出现阳性的情况,需要进行肿瘤侵犯深度的测量。第五,测试脉管是否出现了侵犯情况。为了测试侵犯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染色的方式进行测试。第六,最后还有对其他病变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将所有病理情况进行一一分析,并在报告中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罗列,方便后续的诊断工作。
4结语
通过癌前病症的合理诊断,可以在消化道肿瘤出现之前进行检验出相应的疾病,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大幅度提升疾病的治愈率,为该类疾病的治愈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国际上关于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诊断有了一定的差异,没有形成统一的诊断标准。本文对国际上的诊断区别进行介绍,并对WTO规定的诊断标准进行研究,最后对我国的诊断处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希望可以为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崔晋峰,张祥宏,李月红,etal.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病理诊断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7(11):25-28
[2]陈伟,黄慧峰,夏态军,etal.消化道内镜诊治早期癌前病变62例回顾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7(11).
[3]消化道同时性多发癌与癌前病变的个体化治疗1例报道[J].实用肿瘤杂志,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