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靠“在乎力”活着的年轻人

2019-08-09 08:48钱丽娜
商学院 2019年5期

钱丽娜

“丧”“懒”“宅”,社交媒体上,这届年轻人的标签有点“方”。他们真的是这样吗?根据可口可乐中国和青年志发布的《中国青年[在乎力]报告》,这些有点“小确幸”就绽放的生命体正在构筑起中国的下一个社会生态——多元、个性、自我、包容。

他们探索各种在“老人”眼里看来是“奇门异术”的技能,赚钱是为了养活爱好,如果一份工作不再有“营养”,那就预备……跳槽!一旦他们想做什么,障碍还是障碍吗?支撑他们前行的不是五年十年的宏大目标,而是当下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开心。

他们常常惊喜于这一次次的小成功,这些看似是“小确幸”的成功驱使着他们向着内心深处的目标前行,让他们变得敢于取舍,充满勇气——这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被《在乎力报告》称之为“在乎力”。因为在乎,所以不介意“996”,甚至不介意“007”,努力的回报嘛……不用太丰厚,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小确幸”就好了,反正人生就是由一个个“小确幸”组成的。

每一次商业文明的演进,无不是基于对人性的洞察。当很多商业报告都在研究这一届年轻人干了什么时,《商学院》杂志针对这一份《在乎力报告》,把视角放在理解这一届年轻人的“在乎力”,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愿意为什么而努力。有动因便能知结果,未来的商业轨迹自然是按照他们的想法来行进。这便是《商学院》杂志探索“在乎力”的商业价值所在。

与自己和解,这是一场人生的修行

小萌 出生年份:1987年出生 职业:斜杠青年,在CBD身兼数职

朋友们唤我“大娘”。在北京黑桥艺术圈里,他们实在找不到一个妥帖的词来形容我。我能照顾这些爷们儿,唠叨他们,也能被他们恶搞。所以我既不是“爷们儿”,也不是“美女”,“大娘”更折中。

我学新闻出身,却爱混迹在摇滚圈,喜欢梳着脏辫,玩重金属,练拳击,学架子鼓,玩命跑步。

重金属阳光又阳刚。第一次听重金属时,由外到内的震撼,能量太大了,它能迅速渗透我,改变我的三观,找到了我该有的样子。摇滚乐的歌词同样震撼,你听,Bob Dylon的《旧日书》唱曰,“昨天我正苍老,而今风华正茂”。

不够自知,才会对世界唯唯诺诺

在乎力拼图:知道我是谁

在乎力原则:能够敲醒自己的是“痛”。一旦唤醒沉睡的意识,就有勇气撕下社会批发给我们的“标签”,以此完成从青年到熟年的毕业礼。

有连续几年我的状态非常不好,所以我需要阳性的东西来支撑我。

25岁之前,我的人生没有任何规划,那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对我没有期待。我考上本科,甚至考上一本都是意外。父母从来没有看过我的成绩单,他们认为一个女孩没必要学习那么好。

我是个北漂。刚毕业那几年,钱不够花,靠父母、靠男友支撑,生活得非常消极,很胆小,但我又是有个性、有主见的人。不能独立又有个性,还缺乏自律,这很糟糕。

对于一个还不自知的人,生活常常会给你来点痛的。

因为琐事,我把一位闯入屋子闹事的老太的手骨不小心弄折了。家属突然间跳出来要讹我30万。我没法自证属于正当防卫,就成了被告。我觉得特别冤,哭丧着给男友打电话。手机打他没接,座机打过去,他接了,问是谁,这时我听到电话那端由远及近地传来“嗒嗒嗒嗒”高跟鞋的声音,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那段时期我整个人都魔怔了。像个祥林嫂,充满着负能量。梦见自己游走在尖尖的山峰上,或者梦到毒蛇缠绕。我害怕上法庭,可父母很虚弱,给不出这钱,于是我被限制自由。那几天,我挨着个地把认识的和爱过的人都想了一遍。前任,算了,我没从他身上看到希望。他结婚的理由只是为了物质上对等,图双方父母省心。正是因为他,我对婚姻失去了信心。爱情就是个小概率事件,凭什么落到我头上。

想到父母时我哭了,我发现他们老了,不能永远靠他们。想到朋友时才倍感温暖,是他们在帮我找律师。

就这几天,我知道了哪些才是生命中珍贵的,应该去做的事。重获自由时,我对所有祝福我的人说,“昨天我正苍老,而今风华正茂”。

磨难不会让人变得更好,善意才会

在乎力拼图:学会善意

在乎力原则:人生的状态往往是一手蜜糖,一脚陷阱。当不慎跌入仇恨的陷阱时,不如把善意当成蜜糖,既宽恕了别人,也让自己手有余香,因为你在乎自己依然是个活得有希望的人。

在我失去自由的几天里,我曾想过自杀。而我最好的哥们每天都为我写日志,他写到,小萌失去自由的第一天这世界发生了什么。那天谷歌研发了无人驾驶汽车,爱尔兰同性恋合法化,还有,《美丽心灵》的原型去世了。

那时我抑郁得不行,觉得自己太倒霉了。哥们告诉我,他记录这些,是为了让我看到这个世界不断地在进步,越来越有希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乐观地活着。

突然间,我从满满的恶意中走了出来。有人写鸡汤,说吃了多少苦才能变得多强大,但是磨难不会让人变得更好,善意才会。

重获自由时,我觉得空气都是香甜的,从未感到这个世界变得如此亲切。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有想不开的事了。原来有人说,跟我交朋友真没意思,你会制造很多麻烦,总让人不断地帮你消麻烦,只有你为别人解决问题时,我才会认为你人品好。

最后,法院判我支付两万医疗费。这时,我已经不再恨老人,反倒充满同情。老人的腿有问题,女儿从不来看她,一辈子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一个没有希望的人才会释放很多的恶意,可我还年轻,还有力量去改变自己,虽然我没钱,可最后我还是多加了六千给她。

这一年我26岁。

與自己和解后,我不再活在别人定义的时间里

在乎力拼图:与自己和解,学会自爱,不在意他人的评价

在乎力原则:因为想与自己和解,所以渴望从原生家庭的精神控制中挣脱出来的动力,让自己不再顾及别人的评价体系,坚信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只有自己变好,才能让别人爱。

26岁之后,我想与世界达成和解,与自己达成和解。

我要撕去一切标签,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之外,我要让青春成为常态。我开始了自爱又自律的历程。我与原生家庭做了精神上的切割。我用各种工作和兴趣爱好拼命折腾自己。

我赚钱的目的是为了养活我的爱好,为此我打两份工。白天在一家科技公司做市场营销,赚了全部收入的70%,晚上在一家媒体兼职,收入不高,只是因为依然留恋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应该说,我是为了这份媒体的兼职才在附近找了一份全职工作。而我赚的这两份钱都是为了能让我玩摇滚、练拳击。

我是个俗人,这就是我的逻辑。先创造财富自由,养活自己,才能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撑爱好。每个人活在世上得先接地气。

周一到周五,我每天中午健身。周六上午練习架子鼓,下午打拳击,周日晚上继续上班。可我的价值感由然而生。这是自己的选择,就是爬也要坚持下去。

“我真正想在乎的事儿”是现代年轻人坚持的理由,会为此储备足够的能量,更好地生活,更好地体验以及更好地爱。

中午健身时,很多女孩会来加油。女人之间是天生充满妒意的,如果你身材天生就好,别人不会认同你,但是如果你是锻炼出来的,别人会把你当成榜样。我健身是想超越自己的年龄。当一个人意识到年龄变化时,一种是自然地接受它,一种是跟时间做激烈的对抗。我选择了后者,让青春成为常态。

为此我很拼,拼的连拳击教练都说,“每次见到你就像见到了血。”我想看到我的极限和潜力在哪里,当我把在乎变成一种力量时,内心和身体一样变得强大起来。

过去几年,我经历了那么多糟糕的事。而现在我不在意别人是不是喜欢我,我爱自己就够了。我懂得把时间和金钱投资在自己身上,只有自己变好,才能让别人来爱我,才能更多地爱别人,这是一个自爱的过程,未来还会有更多。

我想做个change maker

佳隽 出生年份:1992年 性别:女 职业:公益人

在乎力拼图:被他人需要

在乎力原则:真正的幸福或许不是赚大钱,而是一种流动的平衡状态——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用点滴行动,被这个世界需要,为这个世界增添善意。

我去法国留学,原本是想做金融分析师,奔着未来的优越生活去的。本科的最后一年,我选修了环境经济学,无意中发现,原来环境问题是可以用商业手段来解决的,觉得这事特别酷,于是读研时,选择了可持续发展与组织责任。

父母的担心是,这专业以后怎么找工作?其实工作不难找,可我想找的是能够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平台。原先我以为跨国公司有很多的资源,但其实很受局限,要花大量时间做内部的沟通说服工作。直到与我三观一致的社会创新企业BottleDream的创始人阿菜向我发出邀请。他放弃了著名企业UI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想要探索工作的价值、怎样才能做一个能让社会变得更好的人。

于是我把跨国公司的工作辞了,以对外合作负责人的身份,加入了这家只有十来个人的创业企业。我认为用商业的力量传递社会正向价值会有相较其他组织以外的独特优势,所以我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

很多人觉得我这么做连留学的成本都赚不回来,可我不这么认为。找到让自己舒服的事就好了,让它成为支撑你的动力。我想做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让自己开心,这就是我前进的动力。但是想要借助商业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得有能自我造血的商业模式。中国有很多公司对公益、解决社会问题这样的事儿有偏见,认为公益就该免费。

过往我是个很强势的人,一旦我认为自己是的,别人就不能和我意见相左,甚至会“逼迫”别人做我认为对的事儿。我在研究生时代,甚至发生过喝醉酒时借着一股酒劲敲醒室友房门,要求人家进行垃圾分类的奇事儿。

我们曾经为一家体检公司策划了一个非常好的女性乳腺检查项目,对方却问,“你们做公益还要收钱?”完全无视我们的创意,把我们的价值说得一文不值。那天,我们都有些丧,甚至有些愤怒。但这件事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反思,凡事都有一个认知过程。我们既然是先行者,不如先做传播者,耐着性子用影响力来慢慢扭转社会的偏见,对社会有真正的价值和影响力。

我们现在孵化了一个可持续的潮牌“好瓶HowBottle”,主打的是“塑料瓶循环再利用”的潮流单品——使用塑料瓶回收再利用的rPET材料,通过设计变成实用又潮流的 T 恤、包包、钥匙扣等生活用品,从消费者端推动“商业向善”。又如,最近,我们与可口可乐中国、壹基金联名合作了“24 ”的潮包:由24个回收塑料瓶重塑再造而来;每24个包的售卖,还能支持一顶同款材质的帐篷在灾区使用。不仅网络热销,“24包”更在今年的淘宝造物节上拿下了马云亲自颁发的“铁扇奖”。

随着公司的成长,我变得不那么锋芒毕露,能用更温和的方式去推动改变。而这样的改变正是因为我相信自己做的事是有价值的,哪怕在别人看来微弱萤火。我觉得真正的幸福或许不是赚大钱,而是一种流动的平衡状态——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用点滴行动,为这个世界增添善意。

在乎力解读的是现代年轻人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和对待世界的心路旅程。对待自己是一个人生意义的寻找过程;对待他人则是渴望建立适度亲密又坚持独立的“猫式相处”;面对世界时,他们更敢于表达对社会的期待,更主动地在乎身处的城市与世界,从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因为选择自由,所以坚持才更显可贵。“我真正想在乎的事儿”是他们坚持的理由,会为此储备足够的能量,更好地生活,更好地体验以及更好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