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三义木雕与乐清黄杨木雕发展历史对比研究

2019-08-08 22:35叶小鹏吴耀
天工 2019年5期
关键词:乐清木雕温州

叶小鹏 吴耀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是认识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两岸和谐文化关系构建对于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和两岸统一意义重大。近些年,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步伐的推进,组建呈现了两岸民间手艺人共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容,笔者2018年曾应邀赴台湾进行木雕方面的文化交流活动,并赴苗栗县三义乡进行了木雕实地考察交流,与当地的手工艺人,木雕师傅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也共同讨论了两岸的民间文化的交流融合,经过参观考察饶有兴致地对台湾三义木雕与乐清黄杨木雕从发展原因、成熟程度、行业组织、发展脉络等方面进行梳理比较,并探讨未来合作的可能性、促进两岸合作的新启示。

苗栗县又称“猫里”,位于宝岛台湾北部沿海地区,清代时候是一个当地族群的聚集地,总面积1820.3平方千米。人口不到60万,人口密度更是位列台湾最后的几个城市之一,每平方千米300人(第十七位县市),属于人口较为稀少的地方,也正是如此,苗栗当地保存了较为原始的人文艺术和民间文化。即便在历代台湾重大事件中,传统手艺依然在民间得到传承。苗栗东境是台湾第二高峰——雪山山脉,山地为主的苗栗县与祖国大陆的温州地区相似,都是山地为主,东朝大海,面向太平洋,靠山面海。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东面的太平洋风暴较多,苗栗人多以山居而生活,当地的物产多缘山而来。如此丘陵浅山地带,气候温和,正适于栽种茶树与桑树,苗栗茶产以青心乌龙为主。而温州永嘉乐清地区也盛产乌龙茶,如著名的烏牛早茶、能仁茶、三杯香等。昔日苗栗山区尽是原始樟木林,而樟木也造就了苗栗木雕刻的发展,一直持续至今,这和温州的木雕发展环境极为相似,乐清黄杨木雕之所以一直引人注目,经久不衰,被人们视为珍宝,除了其历史悠久之外,还有它所采用的材料黄杨木十分珍贵之故。温州早期黄杨木非常多,孕育了黄杨木雕这一国粹在“浙江三雕一塑”中的传世美名。

在苗栗三义乡,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到了三义乡一家依山傍水的民宿。餐厅坐落森林之中,坐在餐厅二楼,透过大屏幕玻璃墙,四周是翠绿的群山,树木茂盛,雾霭重重,仿佛置身于温州永嘉的深山中,三义原称为“三叉河”,足见其河流交通方便,平日这河水不是特别多,但是河道还算较宽,经了解,此地由于经常河水泛滥,导致河道较宽,而每次洪水过后,总会有较多的木头从源头冲刷下来,大自然本身就是精雕能手,几经冲刷,原本一般的木头变成了漂流木,变成创作的好材料。两者皆是木雕之乡,三义乡的气候和环境,让来自温州的木雕艺人非常亲切。这里没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房子甚至有些老旧,但那种古朴和宁静以及在空气中散发着的天然樟木芳香让人不由自主地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祥和。

三义乡位于苗栗县南端,属于亚热带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种植杨梅、柑等水果,和温州的特产极其相似。这里海拔高,山多田少,丘峦绵延,多雾湿冷,加上呈酸性的土壤决定了是台湾盛产樟木的地方。清代,这里是樟脑油、香茅油等的重要产地。但是随着樟树的无序开发,资源日渐匮乏,樟脑业垮了,但其遗留的樟木树根经长年日晒雨淋、白蚁蛀蚀、洪水冲刷,形成形态各异的天然奇木,加以质地坚硬可防腐,清香的气味可驱虫,工艺上稍加整理磨光、上漆,就成为天然艺术珍品,三义的木雕由此而来。

三义木制品的历史相对较长,从早先的原住族群便已经开始较大规模地应用于山地地区的建筑上,如在床头、室内使用一些樟木,可以有效达到驱除蚊虫功效。而木雕的历史专家认为可追溯到20世纪初,乡民吴进宝父子利用这些樟木树根加工成家装摆设,当时台湾被日本占领,所以在三义后期的木雕发展过程中也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一直到1945年台湾光复,三义乡等木雕师傅到大陆寻根,并重金聘请了大陆木雕大师赴三义收徒授艺,这一时期将三义木雕注入了大陆优秀传统工艺基因,当地木雕产业也从家庭工坊转为小型加工厂,并开始了规模化的道路,而后的二十多年,三义木雕业进入了兴盛时期,作品外销日本及欧美等地,一度成为全台出口产业的明星。三义乡木雕从业人数也达到顶峰,与目前温州木雕行业相当。20世纪90年代,三义木雕博物馆设立,现已成为苗栗乃至台湾观光旅游地。目前一半的乡民以木雕为业,这里拥有名家工作室70多家,木雕店200多家,木雕产业比值较大,占整个台湾的60% 。

相比之下,乐清黄杨木雕发展也是历经波折,千秋家国梦,木雕产业和木雕艺人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温州黄杨木雕较三义木雕发展得早一些,乐清黄杨木雕、东阳木雕和青田石雕一起被誉为“浙江三雕”。据说叶氏黄杨木雕创始人叶承荣是个父母双亡的孤儿,寄身在乐清城南寺岺村的姑姑家,以放牛为生。平时酷爱文艺,放牛时总带着图书阅读。有一天,年仅十余岁的他,放牛到万岙村的庙宇外,看见庙内有一位民间艺人(金华兰溪人)在雕塑佛像,他站在一旁出神地看着,渐渐对泥塑产生了很大兴趣,就将牛拴在一棵树上,弄来一块烂泥巴,偷偷地学着照样捏起来。老艺人发现他聪明可爱,便问他家庭由来,他流着眼泪诉说了家中的悲惨遭遇,老艺人念其孤苦伶仃,决定收他为徒,从此师徒二人相依为命,足迹遍及浙南各地。在师父的耐心指点下,刻苦好学的他,技艺进步很快,不久就全面灵活地掌握了圆雕、泥塑、上彩、贴金等技术,成为一位非常出色的民间雕塑艺人,并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杨木雕源自乐清龙档的雕刻,由于明清时期乐清龙档的盛行,龙档雕刻高手众多,为乐清黄杨木雕的孕育和诞生奠定了基础。《中国美术全集》记载:“晚清黄杨木雕孕育于浙江乐清县。著名木雕艺人叶承荣相传在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雕刻了黄杨木太上老君道祖像……”“从此以后,叶承荣便开始了乐清黄杨木雕人像创作,并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儿子叶茂纪……”由此可见,乐清叶氏家族掌握黄杨木雕技艺,始于叶承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木雕行业黄杨木一直默默无闻在民间缓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杨木雕枯木逢春,重新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技法上,又创造了“拼雕”“群雕”“镶嵌雕”等多种圆雕手法,并且将浮雕和圆雕巧妙地结合起来,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黄杨木雕行业中还出现了分别以叶润周、王凤祚、郑祥奎等名家大师为代表人物的数个乐清黄杨木雕世家,2006年5月20日,乐清黄杨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纵观两地的木雕发展,温州黄杨木雕一直在木雕领域深耕发展,求索创新,而台湾的三义木雕则在近十几年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新元素,加之台湾文创行业的发展,台湾的木雕得到了新的飛跃,20世纪成立的三义木雕博物馆,尽管规模不大,但是在木雕行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木雕文化发掘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年到三义的游客,穿插博物馆各个展厅,既是一个木雕艺术教育和熏陶的场所,又是三义木雕宣传的窗口,台湾木雕艺术的宣传和普及与三义博物馆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三义国际木雕艺术节是台湾地区十二个大文化庆典之一,庆典期间设置的木雕大奖赛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大师参加,一等奖奖金达60万新台币,这些活动都有力地推动了台湾木雕艺术的发展。从产业发展层面上看,近年来大陆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在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下的特色小镇旅游产品在产品形态、使用对象、使用场所以及使用互动设计、存在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工艺上温州乐清黄杨木雕,在秉承传统、保持黄杨木雕的原有风格和神韵的基础上,大胆突破,推陈出新,已由“单体雕”发展到“拼雕”“群雕”,由普通“圆雕”发展到“劈雕”“根雕”,整体上服务于本地市场和民生,同时技艺更趋精湛,涌现了一大批传统技艺大师。而三义为代表的台湾木雕,注入了更多的多元基因,市场以日本、欧美为主。20世纪中期,大陆师傅赶赴台湾,将大陆源远流长的传统木雕技艺发挥于庙宇、雕梁木柱、佛像等雕刻中,融入台湾少数民族木雕中排湾、鲁凯、达悟等最为著名族群的元素,所以,它的作品特点及艺术特色有着多元的层次。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木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载体,台湾三义木雕和温州木雕都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同渠道和方式的不同传承,而这种传承,也正式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坚韧开拓的特性。

参考文献:

[1]杨娟.认识台湾文化构建两岸和谐文化关系[J]. 统一论坛,2016(4):11-13.

[2]阮静. 乐清黄杨木雕[J]. 浙江档档.2007(11):32-33.

[3]吴耀,孔国琴,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要素研究[J].包装工程,2017(10):250-254.

[4]李琼,传统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包装工程,2016(12):41-44.

[作者简介]

叶小鹏,出生于1973年,浙江永嘉人,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高级工艺美术师,温州商学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黄杨木雕和雕塑艺术研究。

吴耀,出生于1982年,浙江丽水人,温州商学院产品设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创新设计研究。

[作者单位]

叶小鹏,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温州商学院

吴耀,温州商学院

(编辑:薄跃华 )

猜你喜欢
乐清木雕温州
夜渡
好玩的温州乐园
《初心往事——乐清革命故事选》出版
温州模式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木雕鱼
“美丽乐清”全国摄影大展入围作品选登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
新闻浮世绘
木雕创作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