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中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了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基本系统空间星座部署任务成功完成,并从2018年底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北斗是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在呼和陶勒蓋嘎查,北斗是牧民的北斗。牧民在家喝着奶茶拿着手机就能远程放牧,借助手机App、电脑软件或短信通知,不仅可以实时定位羊群位置,查询羊群过去几天甚至更早以前的行动轨迹,还能接到羊越过“电子篱笆”的提醒和系统推荐的最佳追回路线。就这样,国之重器“飞入”了普通牧户家中。
改变,要从羊脖子上挂着的“定位神器”说起。2018年,呼和陶勒盖嘎查政府和蒙元北斗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嘎查里30户牧民免费安装了草原智能监控系统,给羊戴上了“定位神器”——北斗卫星导航项圈,被解放了的牧民,养羊之余还能谋划一些其他事情做。那仁德力格利用曾经奔波于草原的放牧时间,开了一家牧家乐,2018年一年下来赚了几万元。
曾经,牧民在冰天雪地里骑摩托车或骑马来回几十公里奔波,只为羊儿能喝上一口水。如今,只要在手机上简单操作,水槽就能自动放水、自动感应水位,还可以提前预约供水时间。而且,可以保证每一只羊都在监控范围内,不会走丢。
一早起来,鄂尔多斯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嘎查牧民那仁德力格与妻子便开始在饲草料地里忙碌。休息之余,他打开电脑,羊群的画面和位置信息清楚地传送过来,放牧成了举手之劳。
想想多年来的放牧经历,那仁德力格感触良多,以前放牧都是靠徒步、骑马、骑摩托车,顶风踏雪,在草原上日行数十公里,遇到恶劣天气或羊儿产羔等情况,得连续两三天在草原上“大海捞针”式地找羊。
牧民哈斯巴图兴奋地说,他家的20只羊,被北上广的买家以每千克高于市场价20元的价格买去,羊圈里的羊也都被预定了。什么羊价格这么高还这么吃香?原来这些羊是真正的绿色养殖,而且它们有个牛气的名字——“北斗羊”。
在体量巨大的羊肉市场中,“北斗羊”被贴上二维码,只要买家用手机一扫,这只羊的运动轨迹就可以清楚显现,它吃的什么喝的什么,都能很快获知——这样的二维码,正是用北斗放牧系统的数据生成的。
春耕、夏收、秋种、冬播,一年四季,不同时节田里的农活儿也不太一样。在东北,稻田里的秧苗孕育着希望。这些年,科技在发展,各种智能装备、生物科技层出不穷。田里的农活儿,科技能不能帮上忙呢?
5月中旬正是黑龙江水稻插秧的黄金时节,抓住时机完成插秧,可以保证高质高产。不过,建三江红卫农场的种植户陈玉柱,却显得不慌不忙。他没有急着插秧,而是开着空的插秧机在农田转了一圈。他说:“我去定点了。我把点全部定完之后,这个田块的数据就进入电脑了,就能实现无人驾驶了。”
陈玉柱用来定点的仪器,依靠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驾驶过程中,陈玉柱标记了地块的四个角。他说:“这个蓝点是咱们机器的位置,一会儿我把机器调整到这个起始点这个位置上,然后我点执行,它就可以实现自主插秧了,我只负责在后面加苗看苗就可以了。”
当时,农场引进新机具新技术,第一次听说“智能导航自动驾驶”,陈玉柱有些好奇,但也有点犯嘀咕。
陈玉柱家种着20多万平方米土地,每年插秧期都面临着雇人难、雇人贵的问题,他也很想看看这个新技术能不能帮点忙。
现场的演练示范很快让陈玉柱对无人驾驶产生了兴趣。虽说感兴趣,但这个机器比其他机型要贵一些,这也让陈玉柱有点头疼:带无人驾驶功能的插秧机售价是16万元,不带无人驾驶功能的是13万元。
国家通过补贴也推动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台无人驾驶插秧机的补贴力度比普通插秧机要大,因此,到手的价格并不比常规机器高,就这样,陈玉柱把智能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开回了家。
智能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机用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能够达到2.5厘米。陈玉柱今年插秧全是用的无人驾驶插秧机,不过,像陈玉柱这样的种植户,在他所在的红卫农场中占到的比例也仅有不到百分之三,很多农户还是有所顾虑。
农机具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对4G信号有较高要求,一方面,通信部门正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以配合新技术应用于农业机具,同时,针对目前的问题,插秧机公司为用户免费提供临时基站来增强信号,保障机器的使用效果,并安排了大量厂家的维修保障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