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陈莉 葛玉辉
摘 要:基于TMT团队过程和团队合作双层视角,将团队自反引入高管团队理论;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基于北上广深120家混合所有制企业TMT的630份有效問卷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团队合作对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和战略决策质量的中介效应及团队自反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具有正向影响;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团队合作正相关,团队合作对战略决策质量也正相关;因此,团队合作在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与战略决策质量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另外,团队自反在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和团队合作之间具有调节效应,团队自反在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和战略决策质量之间也具有调节效应。
关 键 词:混合所有制企业;高管团队(TMT);团队过程;团队合作;团队自反;战略决策质量
DOI:10.16315/j.stm.2019.02.001
中图分类号: F272.91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Based on TMT team process and team cooperation, the paper introduces team reflexivity into top management team theory,summarizes relevant liberatures,puts forward research hypothesis and theoretical model, explore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eam cooperation on TMT team process and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quality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eam reflexivity through empirically studying of 630 valid questionnaires of 120 TMT of mixed firms(MFTMT) in the city of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Shenzhen.The results show that MFTMT team proces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MFTMT team proces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eam cooperation, and team cooperat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quality.Therefore, team cooperation has a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MFTMT team process and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quality. In addition, team reflexivity has a moderating effect between MFTMT team process and team cooperation, and team reflexivity also has a moderating effect between MFTMT team process and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quality.
Keywords:mixed firms;top management team (TMT); team process; team cooperation; team reflexivity;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quality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加速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1]。经济全球化加快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使得混合所有制企业处于高度动态复杂的环境中。新的竞争环境给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企业必须做出高效、正确的战略选择并且适时调整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要求。Hambrick等[2]于1984年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推动了TMT成为战略研究领域核心之一的热潮。回顾学术界对TMT的研究脉络:一是基于“特征[KG-*5]-[KG-*5]结果”的研究,即通过探究TMT人口特征对战略决策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但是研究结果并不理想,甚至截然不同。二是Carpenter[3]对“高层梯队理论”模型进行改进,研究者们开始基于“过程[KG-*5]-[KG-*5]结果”的研究,即把TMT特征作为控制变量,来研究TMT互动过程对战略决策绩效的影响。尽管有关过程方面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的文化背景、选择的互动过程变量、衡量战略决策绩效的标准不同,研究的结果也不尽一致。
“团队”的定义最初是由斯蒂芬·罗宾斯于1994 年提出,工作团队是通过成员积极的协作努力,个体和相互之间的责任以及互补的技能致力于共同的目标的群体。团队合作是团队成员为完成相互依存的工作而采取行动促进团队目标的行为过程[4]。团队合作重点强调的为个人成员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共同努力的程度。纵观以往研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从团队合作出发研究TMT互动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的影响机理的文献较少。学术界在探究TMT与战略的作用机制时,过多聚焦于战略制定时二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外部环境始终是不可预计和复杂多变的,当TMT制定的战略在执行到一定程度后,面对动荡的内外部环境,TMT如何反思、检查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实时调整战略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仍不明确。本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针对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TMT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环境,尝试以团队自反为调节变量探讨团队合作在TMT战略决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如何影响战略质量,以期明晰TMT团队过程与战略质量之间的作用机理,同时为混合所有制TMT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如何高质量做出战略选择提供指导。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假设
1)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的影响。高管团队(top management team,TMT)过去20多年研究探索中,“内容”的研究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研究“过程”的兴趣近年来才得以复兴,但研究呈现“碎片化”有待于“聚焦、深化”。刘喜怀等[5]将TMT团队过程定义为TMT成员之间以及TMT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共享、协商讨论等联合决策的团队互动行为。由于组织中的许多决策,尤其是对组织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策往往都是由TMT高层管理团队制定的,而TMT高层管理团队的认知能力、风险偏好,团队之间的互动必将影响战略决策的制定过程。混合所有制企业TMT成员的年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价值取向、思维和认知方式不同,影响了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有时甚至会导致TMT成员之间的潜在冲突[6]。任务冲突,即基于对任务内容的不认同,则可能是有意的,因为它可以激发讨论,改善对问题和备选方案的批评性评估。而关系冲突,即基于人际关系对他人的排斥、对立和控制,几乎是恶性的。而团队过程(如沟通、协调、讨论)是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团队成员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减少关系冲突,并增进团队内部之间的任务冲突[7]。在TMT团队中通过强化任务冲突有助于制定出较好的战略决策,而弱化关系冲突可以提升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程度,从而有效提高TMT的决策质量。混合所有制企业同时包含国有和民营股权,由于TMT利益诉求、文化差异等多样性特征,会形成多个内部同质外部异质的高管团队断裂带[8],而混合所有制团队联合决策过程会促进TMT目标的统一,促进不同股权代表目标协调和形成共同愿景;随着战略决策程度的增大,还能增强少数股权代表的组织承诺,从而有效规避团队断裂带对战略决策质量的负向影响[9]。此外,从有限理性和信息处理理论的角度来看,每个成员的时间、精力、知识都是有限的[10],TMT可以理性的制定决策,但是受限于自身获得信息的能力;因此,TMT团队之间的密集互通与交流,协作共享与协商等团队过程,能促进TMT在战略决策过程中收集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充分考虑组织利益最大化,从而选择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可能性最大的方案。
另外,以往研究过多强调TMT内部成员之间的团队互动对战略决策质量的影响研究,而混合所有制TMT高管團队与中基层管理团队以及TMT高管团队与企业外部投资人、供应商、客户等利益攸关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得到足够关注。陈龙等[11]通过TMT认知对决策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TMT高层管理团队与中层管理者的互动过程对战略绩效质量和战略决策满意度产生重要的正向作用。企业TMT团队位居组织的顶层,他们负责制定与组织发展方向有关的决策,中基层管理者负责把高层管理者制定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事务中去,中基层管理者对于战略决策的执行质量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企业外部的投资人、股东、供应商、客户等利益攸关者,这些群体受到组织行为的显著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组织。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战略制定的战略制定模式将反映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12]。混合所有制TMT高层管理团队与外部利益攸关者的之间的协同战略决策,一方面能给企业带来令人满意的组织绩效,包括提高环境变化的可预测性、更多的成功创新、更高的利益攸关者信任度、组织更具弹性;其次,因为组织依靠着这些外部团队,他们是组织投入资源的来源和组织产出(产品和服务)的出路;因此,在战略决策过程中,TMT高管团队之间的内部团队过程能促进战略决策质量,TMT与中基层管理团队及外部投资人、股东、供应商等利益攸关者之间的外部团队过程也能提升战略决策质量。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1: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具有正向影响。
2)团队合作在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和战略决策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Puck等[13]将团队合作定义为个人成员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共同努力的程度,即通过成员积极的协作努力,个体和相互之间的责任与互补的技能致力于具体的共同目标上的努力程度。姚振华等[14]提出团队合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员任务较多时,其他成员主动帮忙分担;分管领域间的工作配合不到位时,经常相互告知;团队成员TMT 成员能够理性审视他人工作能力、态度等,常会给予协助。TMT团队过程通常是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行为,他们通过认知、言语和行为活动将输入转化为结果,旨在使团队成员能够将其能力和行为结合起来的机制,以实现组织目标,而团队合作是团队成员之间对团队任务的密集互动和沟通;所以,TMT团队过程对团队合作具有促进作用。首先,混合所有制TMT成员之间及与企业内部利息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互动、积极沟通、协商探讨等可以加强彼此的相互了解,还能增进TMT成员之间TMT认知共享、行为整合、经验交流,从而提升TMT团队之间的任务合作能力;再者,混合所有制TMT团队之间的有效沟通、情感交流可以加强成员之间的价值认同、关系支持,从而加强TMT高管团队之间的关系合作能力;因此,TMT团队过程能有效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另外,Laura等[15]指出,与低团队合作偏好的团队相比,高团队合作偏好的团队信息交流水平较高,并且花费更多时间集思广益、交流与战略决策制定和实施有关的信息; 强有力的团队合作可以促进领导者和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可以加强成员,特别是不熟练的成员的任务参与,从而增强团队的情感纽带和基于情感的信任[16]。Walter等[17]研究指出团队合作能使TMT有效利用互补技能和资源提高组织对外部环境的反应速度与能力,从而提高组织战略决策质量。总之,在混合所有制不同性质股东资源相互融合的特定环境下,强大的团队合作可以创造一个积极的氛围,以加强领导[KG-*5]-[KG-*5]成员技能距离对团队绩效的积极影响。综上所述,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能有效加强团队合作能力,TMT团队合作能促进战略决策质量的提升;因此,团队合作在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和决策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2:团队合作能中介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的正向影响。
3)团队自反的调节效应。团队自反是团队成员集体反思团队目标、策略和过程的程度。混合所有制战略决策环境的复杂性对TMT获取和识别全面决策所需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TMT不断审视技术发展、消费需求、市场竞争等环境变化,实现团队合作并及时做出反应显得尤为重要。Tjosvold等[18]认为TMT认知自反性越强,TMT内部团队过程促进TMT积极参与战略决策过程,扩大思维空间与认知范围,加强团队合作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反思和沟通。Nederveen等[19]研究发现TMT认知自反越高,越有利于鼓励TMT就外部环境展开审视,鼓励不同观点和看法并对这些观点进行公开讨论,促使TMT进行信息共享和沟通,提高任务合作和情感合作。Gomez等[20]研究发现,认知自反程度较低,TMT减少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等互动,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和建议往往采取狭隘的讨论方式,继而对任务合作和情感合作产生消极的影响。TMT团队自反越高,越提倡加强与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交换、情感交流和沟通等,鼓励从不同角度为战略制定和执行提供建议并公开讨论,进而提升任务合作。TMT管理团队内部积极主动参与战略制定和执行,满意度最优方案是由彼此通过协商确定,有利于提高自身价值认同感,继而提高情感合作。
混合所有制企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决定了企业制定的战略不可能永远正确,这就需要TMT在整个战略决策过程中及时进行审视。团队自反是TMT成员在战略决策复杂和非常规性背景下为了达到高决策质量和满意度,通过信息交换、情感交流和沟通等互动中去识别环境及选择决策方案的关键性因素[21]。Pieterse等[22]指出在具有高度反思性的团队,成员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助于协调对任务的不同看法,团队对任务策略和目标更容易达成共同的理解。在这些互动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要执行任务和解决问题,而且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目标和解决方案。现代市场经济对战略制定提出更高要求,鼓励利益相关方协同参与。杨卫忠等[23]指出TMT在高任务自反下,倾向于加强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交换、沟通、协商等互动,由于环境动态高速变化,信息不对称和TMT认知能力、处理信息能力有限,TMT期待获取多样化观点并进行讨论,以获得更多的决策备选方案及对外部机会威胁和自身优劣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判断。TMT团队自反越高,TMT在战略决策过程中会积极规避企业的社会伦理和道德风险,权衡社会利益,从而有效提升企業战略决策质量。此外,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所处位置、考虑问题视角以及获取和识别信息与TMT不同,可以从多角度提供建议。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a:团队自反在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与团队合作之间起调节作用;
H3b:团队自反在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与战略决策质量之间起调节作用。
1.2 理论框架
根据上述研究假设,提出以下理论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1.3 研究样本
本文以各行业混合所有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研究样本,样本数据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通过问卷调研和直接现场结构化访谈相结合。发放问卷850 份,回收680份,回收率80%,其中有效问卷630份。样本的高管团队人口统计特征信息方面:男性和女性样本中男性高管居多66.7%;年龄结构集中在41~50岁(38.3%);教育水平普遍偏高,本科及以上比例为83.9%;担任高层领导的时间5~10年占调查总数的31.6%。样本企业信息方面:在被调查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组织规模在100人及以下的占12%,101~500人的企业为38.6%,501~1 000人的企业为22.8%,超过1 000人的企业为16.9%;高管团队规模在3~5人的占34.8%,高管团队规模在10人以上的占16.9,高管团队规模处于6~10人(占比48.3%)最为普遍,;公司发展阶段处于规范执行期的占总体的47.9%,公司发展阶段处于组建期的占23.6%,公司发展阶段处于震荡期的占28.5%。
1.4 变量测量
1)团队过程。本研究借鉴Raes等[24]开发的量表测量TMT团队过程,提取6个题项。包括“TMT高管团队经常通过会议、非正式协商等形式来解决问题”“TMT在战略决策过程中积极认真采纳或借鉴组织利益相关者(内外部)的意见和建议”。
2)团队合作。借鉴文献[14]关于团队合作的量表,提取6个题项,包括“TMT 成员与其他成员讨论工作困难时,他们能够给予关心和建设性意见”“如果分管领域间的工作配合不到位,TMT 成员经常相互告知”等。
3)团队自反。本研究关于团队自反的测量借鉴文献[23]的团队自反测量量表,提取5个题项。包括:“TMT能够集体反思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并应用于战略决策中”“TMT能够合理有效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等。
4)战略决策质量。本研究借鉴文献[5]的战略决策绩效测量量表,提取6个题项。包括 “在制定战略决策的过程中结合内外部环境评估了多种方案”、“在制定战略决策时采取多重判断标准”等。
上述变量的测量,采用Likert7点量表,从1~7表示从“强烈不认同”到“强烈认同”
5)控制变量。本研究从混合所有制高管团队所在的组织规模、TMT团队规模、公司所处发展阶段作为控制变量。
2 实证分析
2.1 信度和效度分析
信度是指一项调查测量的首要要求,它指的是测试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其中,内部一致性使用频率较高,通过计算Cronbachs Alpha系数进行评估。其值一般介于0和1之间,系数值越大表示信度越好。如果Cronbachs Alpha系数高于0.9,意味着问卷内部一致性非常好;若系数值高于0.8,说明内部一致性比较好;系数值高于0.7时,可以接受;如果系数值低于0.7,则应该选择放弃该问卷[25]。本研究量表的效度主要通过结构效度来验证。结构效度的定义为量表可测量被测量的心理或行为特征的程度,可以通过因子分析加以实现。Kaiser研究指出可以用KMO值验证量表的效度,KOM值可以说明变量间的共同因素多少,进而可以判别是否可以进行因素分析。当KMO值大于0.8时,表示适合进行;其值大于0.7时,表示可以进行;其值大于0.6时,表示勉强可以进行;其值小于0.5,表明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本研究中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团队合作、团队自反和战略决策质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8、0.84、0.83、0.85,均大于0.7,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团队合作、团队自反和战略决策质量的KMO值分别为0.83、0.78、0.75、0.79,且P值均为0.000,均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因此量表也具有良好的效度。
2.2 假设检验
本研究理论假设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验证。自变量是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应变量是战略决策质量、中间变量是TMT团队合作、调节变量是TMT团队自反。首先,检验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的正向效应;其次,检验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团队合作的正向效应;然后,将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和团队合作同时进入模型,检验混合所有制TMT团队合作对战略决策质量的正向效应,以及TMT团队合作在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和战略决策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此时,当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的正向效应减弱但是显著的则为部分中介,若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的正向效应不显著则为完全中介。
由表2的M2可知,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具有正向影响(β=0.631,P<0.01),因此,H1得到驗证。由表3的M5可知,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团队合作具有正向影响(β=0.456,P<0.01),在M2、M5的基础之上,把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团队合作同时进入模型,由表1的M3可知,团队合作对战略决策质量具有正向影响(β=0.512,P<0.01),并且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的影响也显著(β=0.416,P<0.01),但是有所减弱,基于中介效应的基本原理,团队合作在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与战略决策质量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假设H2得到支持。
M7分析了团队自反对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和团队合作的调节效应。由M7可知,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与团队自反乘积项的系数显著(β=0.382,P<0.01),说明团队自反能够调节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团队合作的正向影响,如表3所示;因此,H3a得到验证。M11分析了团队自反对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和战略决策质量的调节效应。由M11可知,TMT团队过程与团队自反乘积项的系数显著(β=0.376,P<0.01),说明团队自反能够调节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的正向效应,如表4所示;因此,假设H3b得到验证。
3 结论与启示
以往有关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影响的研究并未考虑混合所有制的影响,本研究不仅关注到混合所有制企业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的影响,而且探讨团队合作的中介作用和团队自反的双重调节作用,得到以下结论和管理启示。
1)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能产生正向影响。由表2中的M2和M3可知,在组织规模、TMT规模、企业发展阶段等控制变量不变的前提下,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的总效应为0.631,直接效应为0.416。所以混合所有制企业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因此,在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需要完善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机制,设定明确目标,为TMT指出努力方向,加强沟通交流等互动过程,逐层深入导向组织期望的行为结果,从而规避不同性质股东利益冲突问题,以此提升战略决策质量。一方面面对复杂动态的战略决策,混合所有制TMT成员间加强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完善沟通机制,包括召开集体会议和组织聚会等,并通过头脑风暴、电子会议等形式较少群体思维,增加多方面多角度获取战略决策信息的能力并对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进行理性评估与分析,然后选择实现目标可能性最大的方案,从而提高决策质量;另一方面着重将内部团队过程和外部团队过程结合,获得全面的决策信息,提供更多的决策方案,规避风险,化解各方的利益冲突,在协同决策模式下提高战略决策质量。
2)团队合作能中介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的正向效应。由表2中的M2和M3可知,在组织规模、TMT规模、企业发展阶段等控制变量不变的前提下,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的总影响为0.631,直接影响为0.416,这说明团队合作对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和战略决策质量的中介效应为0.215,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0.341。那么,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对战略决策质量34.1%的正向影响是团队合作通过部分中介效应作用的。
面对变化程度不可预测,复杂程度不可确定的战略决策动态环境,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多重并举加强团队合作建设。注重培养TMT成员之间的任务合作和情感合作,在深入明晰团队合作对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和战略决策质量的中介效应的理论事实后,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实践上应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混合所有制企业可以设计高管结构权利平衡,通过赋予少数股权代表更多的职能,促进不同性质股权代表的合作能力和联合决策意识,促进混合所有制企业高管团队行为整合能力,规避团队断裂带,以此有效提升战略决策质量。混合所有制企业还需要完善培训体系促进TMT管理能力、工作态度和技术等方面,提高任务合作的基础,强化任务合作的积极作用,促使TMT成员选择最优方法解决问题。此外,TMT成员之间应该组织丰富的团队活动,包括户外拓展、文体活动等促进成员间的情感合作,加强TMT成员的价值认同并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弱化情感冲突引起的消极作用,继而促进战略决策绩效的提升力度。
3)团队自反对TMT团队过程与团队合作之间起调节作用。由表3中的M7可知,在组织规模、TMT规模、企业发展阶段等控制变量不变的前提下,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与团队自反的乘积项与团队合作正相关;因此,团队自反对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和团队合作起调节作用。
混合所有制企业需提高TMT成员和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交换、沟通协调等互动意识,不仅提升TMT高管团队能力、态度、技术倾向和价值观等认知能力,也要促进情感支持和价值认同,从而提升TMT任务和情感等团队合作能力。在高团队自反下,TMT高管团队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并提供建设性的观点,减少冲突,进而对团队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团队自反工作会议,就团队目标完成情况、企业内外部环境等进行反思和沟通,采取措施及时纠正任务偏差。同时,混合所有制企业需要营造和谐的团队工作氛围,提高TMT之间的认知,构建机制鼓励进行团队自反行为。
4)团队自反也在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与战略决策质量之间起调节作用。由表4的M11可知,在组织规模、TMT规模、企业发展阶段等控制变量不变的前提下,混合所有制TMT团队过程与团队自反的乘积项与战略决策质量正相关;因此,团队自反对TMT团队过程和战略决策质量起调节作用。
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强化对高管团队团队自反的认知,促进团队成员表达和澄清团队目标、战略、计划及任务上的差异,并使其适应当前或预期情况。一方面,加强混合所有制TMT高管团队对所处组织和环境进行反思,在战略决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加强与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和沟通,获取多样化信息。另一方面,促进混合所有制TMT高管团队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在交流、溝通、协商、协调等过程中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减少意见分歧与利益冲突,协同促进战略决策环境和决策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良文,梁圣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16,120(5):1009.
[2] HAMBRICK D C,MASON P A.Upper echelons: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9(2):193.
[3] CARPENTER M A.Upper echelons research revisited:antecedents,elements,and consequences of top management team composi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4,30(6):749.
[4]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孙健敏等,译.1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67.
[5] 刘喜怀,葛玉辉,赵丙艳.TMT团队过程、团队自反性对决策绩效的影响[J].管理评论,2016,28(1):130.
[6] KNIPPENBERG D.Diversity mindse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diverse team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13,121(2):183.
[7] BEERSMA B,HOMAN A C,VAN KLEEF G A,et al.Outcome interdependence shapes the effects of prevention focus on team processes and performance[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13,121(2):194.
[8] HUTZSCHENREUTER T,HORSTKOTTE J.Performance effects of top management team demographic faultlines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 diversific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3,34(6):704.
[9] PATEL P C,COOPER D.Structural power equality between family and nonfamily TMT member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family fir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4,57(6):1624.
[10] HAMBRICK D C.Upper echelons theory:an updat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2):334.
[11] 陈龙,葛玉辉.TMT认知对决策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团队过程的中介作用[J].科技与管理,2018,(6):82.
[12] 朱敏,田广研.基于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公司治理风险影响研究[J].西部金融,2013(25):139.
[13] PUCK J,PREGERNIG U.The effect of task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on performance of teams:are the results similar for different task type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4,32(1):870.
[14] 姚振华,孙海法.高管团队组成特征与行为整合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1):15.
[15] LAURA GENT ARTHUR E,PARRY MARK E.The high-cooperation hospital project team[J].Team Performance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8,6(4):253.
[16] TIANA L W,YUAN L,LI PING B C,ALI AHMAD B.Leader-member skill distance,team cooperation,and team performance:a cross-culture study in a context of sport tea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15,49(2):183.
[17] WALTER J,KOWNATZKI M,FLOYD S W.Corporate control and the speed of strategic business unit decision mak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3,56(5):1295.
[18] TJOSVOLD D,HUI C,YU Z.Conflict management and task reflexivity for team in-Role and extra-role performance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2003,14(2):141.
[19] NEDERVEEN PIETERSE A,VAN KNIPPENBERG D,VAN GINKEL WP.Diversity in goal orientation team reflexivity, and team performance[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11,(2):153.
[20] GMEZ L F,BALLARD D I.Communication for the Long term information allocation and collective reflexivity as dynamic capabilities[J].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2013,50(2):208.
[21] DESHAYES P. Multi-dimensionality, complexity and reflexivity three interfinidng elements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research[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2002:1.
[22] PIETERSE A N,KNIPPENBERG D V,GINKEL W P V.Diversity in goal orientation,team reflexivity, and team performance[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11,114(2):153.
[23] 楊卫忠,葛玉辉.TMT认知异质性、自反性对决策绩效的影响[J].预测,2012,31(2):23.
[24] RAES A M L,HEIJLTJES M G,GLUNK U,et al.The interface of the top management team and middle managers:a process model[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1,36(1):102.
[25] BAGOZZI R P,YI Y.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Journal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88,16(1):74.
[编辑:费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