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莉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通过研读课标、启发教学、精选案例、社会实践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并使之转化为行为。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启发教学;精选案例;社会实践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培养的课程,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任。因此,教师要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建设者健康成长的高度来认识这门课程:课前精心备课,精选案例;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习惯文明及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的一代新人努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进行语文、数学等科目教育的重要辅助,不能轻视,也不能荒废。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重视书本上的内容,更要重视课标上的指导意见,仔细研读,深入体会,把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落到实处,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如“团结合作,诚恳待人,不忌妒”的目标,在认知方面要求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应互助友爱,不欺负弱小;懂得在同学遇到困难与不幸时,给予同情和帮助。在行为方面,该目标要求学生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同情同学的不幸,关心、安慰他们。
又如,认知层面的要求出现了“懂得”这样的字眼,也就是说学生只要内心懂了就行,相关要求还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行为层面出现了“帮助”“同情”“安慰”等表示具体行为的词语,指从知识层面到行为层面进行升华。
新课标提倡:“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参加讨论,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品德与社会学科,由于不受重视,很多教师照本宣科,不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导致学生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佳。
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思考,精心备课。例如,教学《伸出你的手》时,教师分别呈现不同性别、不同情况的残疾儿童和困难学生的图片,以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在课前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才收集到这些典型图片,如果没有认真负责的精神,没有对学生的热爱,没有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高度重视,是无法开展启发式教学的。之后,教师又连发两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同学们看得很认真,谁能来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下面我们看另一组图片,大家看到了什么?”看似简单的提问,其实是教师运用新课标启发式教学原则,精心设计的朴素之举:让学生先观察,使学生切身感受,产生表达欲望,踊跃发言。这也是新课标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具体表现。
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案例,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案例有典型和不典型之别,如要了解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不辛,可以选择的例子很多,但是哪些案例具有典型性和教育意义,教师要具体斟酌。如2005年春晚,平均年龄21岁的聋哑演员将舞蹈演绎得精彩绝伦,她们身残志坚的顽强斗志和优秀表现赢得了全国观众的赞美,起到了正面教育的意义。
此外,教师可以发动学生从普通人身上发现闪光点。如南通有一位慈善名人——磨刀老人吴锦泉,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将自己磨刀赚来的钱一点一点地积攒起来,捐给那些更加不幸、更加困难的人,这样的事例难道还不够打动人心吗?因此,教师要精挑细选,挑出符合题意、感动人心的素材,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以真情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课标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各方面的品德提出了要求,其实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教授让学生获得知识,但是这远远不够,还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把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
如教学《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后,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可以与班主任老师联合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在活动之前广泛发动学生策划,制定活动方案,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接触社会,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体验,通过所见所闻真正感受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