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所选《桃花源记》一文,曾描绘出一幅优美的景象:“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唐代杜牧在《隋堤柳》里面也有“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的诗句。这两处的“夹岸”都解释作“两岸”。那么,“两岸”这个意思和“夹”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从“夹”的字形说起。
“夹”在繁体里写作“夾”,是个会意字。小篆里面写作。看到这个字形,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大人和兩个小孩逗着玩儿,把他们夹在腋下转着圈儿,孩子们叫呀乐呀的样子。《说文解字》也说:“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中间的“大”字就是一个大人的样子,腋下夹着两个小孩。所以“夹”最初就是“从左右两边夹持”的意思。
根据动作主动发出者的不同,这个字就有不同侧面的解读:如果大人是主动的,那么强调的是他夹着两个孩子的动作;如果两个孩子是主动的,强调的则是旁边两个人对中间这个人的动作。而且,从两个孩子的位置来看,他们的方向位于大人的“两边”,是“面对面”的。“夹岸”就是从后一种角度来理解的。武陵人划着小船,两旁的岸边都是桃林,宛然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所以,这里的“夹岸”就是“两岸”的意思。
与此类似,《三国演义》里面,刘备处处以“德”行事,群臣爱戴,百姓拥护。每到一处,百姓皆箪食壶浆,夹道相迎。“夹道”就是在道路的两旁。北京的灯市口有个“同福夹道”,清代宣统时还称“佟府夹道”,是清初顺治和康熙皇帝的内亲佟国纲、佟国维府邸两侧的路。
“夹击”,就是从两边同时进攻,形成合围之势,让对方腹背受敌。《史记·淮阴侯列传》里面有一段“韩信破赵之战”,写得极为精彩。韩信选轻骑兵两千,每人手持汉军的红旗,从小路上山,隐蔽到赵军背后。而自己却故意卖出破绽,背水而阵,麻痹赵军。赵军见到韩信的大将旗鼓,就倾巢而出,开关迎战韩信,背水而战的汉军前有劲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作战。此时,埋伏好的两千轻骑迅速拔掉赵国旗帜,换上汉军的红旗。赵军战不能胜,想要归营,却发现一片红旗,认为汉军已然完胜,军心大乱。“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
两个人把一个人夹在中间,如果是出于善意的目的,那就是“辅助”,所以有“夹辅”这个词。顺便说一下,“左”和“右”原本表示居于两侧,后来这两个字可以加上“亻”,构成“佐”和“佑”,都用来表示“辅佐”“帮助”的意思了。我们现在还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左膀右臂”。紧密团结在一个人的周围,很容易产生出“辅佐”“帮助”的意思。
当然,如果旁边的两个人出于恶意而把一个人夹在中间,“要挟”对方答应某些条件,那就是“挟持”或者“胁迫”了。在这个意义上,“夹”“挟”“胁”三个字音近义通,有共同的来源。“胁”最初指的是“腋下两侧的肉”,所以也有“夹在两侧”的意思。“要挟”一词重在“利用一个人的弱点,把他逼到死角,让他被迫同意”。在《史记·刺客列传》的开头,就有一个“曹沫之约”的典故。说的是齐桓公和鲁庄公在盟会之时,鲁国的曹沫拿着匕首,要挟齐桓公归还此前侵占鲁国的城池。无奈之下,齐桓公只好当着列位诸侯的面,答应归还鲁国的土地。目的达到之后,“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很多和“夹”有关的词,都有“夹在中间”的意思。农村给牲口套上夹板儿是为了固定笼套,医院里的夹板儿则是固定骨折的部位。现在我们还说“我才不受这种夹板儿气呢!”“夹板儿气”,就是自己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夹带”就是考试的时候带了违禁物。
和“夹”有关的还有一些字,都含有“夹在中间”“两侧”的意思。“铗”本来指的是夹东西的金属,“剑铗”是“剑把”的意思,剑把是要把剑刃夹在中间的;“脸颊”位于面部两侧;“豆荚”“皂荚”都是两瓣,有一条筋夹在中间;“峡”是两山夹一水;筷子用来夹取食物,古代也叫“?”。
作者简介:程少峰(1983—),男,文学博士,北京市景山学校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文字学和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