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宇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把“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作为新课标修订的依据.同时,各学科教学中把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到议事日程.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它深刻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深深的影响每名学生的格局与发展.因此,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着力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联系数学发展,引导学生学会感悟数学
在教育教学领域普遍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今天,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这种挑战源于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为“学科教育”.我们知道,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优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宗旨,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明白“数学是什么”“如何学习数学”“数学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这就需要我们联系数学学科的发展过程,充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例如,在数学史上曾经有过三大危机,把这些内容介绍给学生就会让他们明白数学发展中也有过悖论的产生.原来,数学的发展中也有过矛盾、困惑、冲突等.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意志与品质,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悟与发现.再如,在讲解“虚数”这个概念时,很多学生不能接受这个概念,觉得与虚数与现实生活没有什么关系.此时,就讲述数学发展史让学生了解多元数、超复数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欲望.同时,感觉到数学的博大精深.
二、利用问题引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习惯
有人说:“问题是数学的试金石,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学实践表明,问题是探究数学规律的诱因,是解决思维疑惑的根本.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问题引领,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继而更好地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题海战术.”例如,在教学“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就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市场上各种纸箱的形状,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设计活动,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小组交流与探讨,并能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让教师和同学提出自身的优缺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真正意义上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并结合自身的个性制作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计划,也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不仅如此,这样的教学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好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只要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就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设置探究情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习惯与能力是现代教育理论倡导的,更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和环境中把握数学知识的规律,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双曲线”时,本节课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其教学难点为化简双曲线方程.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探究情境:用线和钉子,以钉子为中心点,拉直线,绕成圆或者椭圆,以此提出圆和椭圆的基本概念,并带领学生学习圆的特点和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使用圆规画出学习的图形,学生都积极地动手画图.接着,再让学生通過自己动手实践,分析,观察,讨论,总结“双曲线、椭圆、圆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根据三者不同的标准方程,分成小组合作讨论,探索简便的方法.学生经过讨论,得到如果两边开平方,只会使方程更复杂.然而整理后再开方,这样显得更简便.实践证明,这样的探究方法既让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敢于大胆质疑,培养学生严密思维习惯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从而培养他们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提问机会,鼓励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我们知道,数学学科本身具有逻辑抽象性、思维严密性等,要想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形成细致、严谨的学习品质和行为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质疑与评判.例如,在教学“等比中项”时,为了强化学生对等比数列的“奇数项同号、偶数项同号”这个特点的理解,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当教师给予否定之后,让很多学生的思维处于“愤”的状态.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当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后,就有的学生能够判断出a3是正数,但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悱”的状态.此时,教师再适当地启发与引导,让学生立即意识到其解法错误.通过鼓励学生质疑,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等比数列“奇数项同号、偶数项同号”这样的特征.
总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时俱进,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需要.所以,我们应该围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