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赛,丁祖明,李剑峰,刘祥英
(安徽铜陵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44000)
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L.var.botrytisL.),又称绿花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一年生植物,是一种半耐寒蔬菜,原产地中海东部海岸,约在清光绪年间引入中国[1]。西兰花花球色泽鲜绿、质地细嫩、口感清爽、味甘鲜美,易消化吸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蔬菜。适量食用西兰花有防癌抗癌功效,可维持人体健康[2],因此颇受市民青睐。
引进绿莹莹、翠花与本地主栽西兰花品种美好进行对比,以期研究3个品种在本地种植的适应性和增产潜力,从而确定适宜本地种植的西兰花品种。
参试品种共3个:绿莹莹和翠花,系武汉亚非种业有限公司研制;美好(CK),系台湾长胜种苗有限公司研制。
试验地点选择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老观村铜陵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试验地土壤为砂壤土,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前茬为毛豆。整地前,每667 m2施硼肥0.75 kg、三元复合肥20 kg和过磷酸钙15 kg作底肥。
试验于2018年7~11月进行,采用先在大棚内避雨育苗,后移栽定植的方式栽培。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9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4.4 m2。小区内行距60 cm,株距40 cm,折合每667 m2栽植2 779株。
视墒情适当浇水,8月下旬至10月中旬遇严重干旱,灌水2次。待植株正常成活后,每667 m2浇施尿素4 kg;莲座期,每667 m2撒施尿素 6 kg;现蕾期,每667 m2撒施尿素8 kg。西兰花整个生长期,人工除草2次;喷施2次1%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以除杀菜青虫和小菜蛾。
表1 参试西兰花生物学性状及花球外观性状比较
花球成熟采收前,每小区随机取10株测定株高、植株开展度,记录叶片颜色、抗病性、花柱有无空心、花球颜色等。花球采收后,测量记录结球高度、花球横径、花球纵径等。统计小区产量,取平均值,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3~5]。
如表1所示,绿莹莹7月20日播种,8月25日定植,10月16日始收,上市最早,比对照早10 d;3个品种中,绿莹莹的生育期最短,定植后53 d始收,86 d终收;而翠花与对照基本一致,定植后62 d始收,96 d终收。
如表1所示,翠花和对照的叶片为浅绿,绿莹莹为深绿。根据病株率可见,3个品种的抗病性均较强。花柱均未出现空心,花球均为深绿色。
绿莹莹的植高最高,翠花其次,对照最矮。开展度最大的是对照品种,其次为翠花,绿莹莹最小。
对照品种结球高度最高,翠花其次,绿莹莹最低;翠花的花球横径和纵径最大,对照其次,绿莹莹最小;翠花平均单球质量最大,达0.43 kg,比对照大19.4%,绿莹莹平均单球质量0.39 kg,比对照大8.3%。
由表2可见,翠花产量最高,达1 167.3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7.2%;其次是绿莹莹,667 m2产量达1 069.9 kg,比对照增产7.4%;对照美好产量最低,667 m2产量995.9 kg。3个品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参试西兰花产量比较
综合分析3个品种的生育期、生物学性状、花球外观性状和产量可见,绿莹莹和翠花的产量均高于对照美好。绿莹莹上市较早,抗病性和商品性外观较好,产量较高,适合本地区作早熟栽培。翠花和对照美好上市较迟,可作为中晚熟品种种植。其中,翠花花球较大,产量最高,抗病,更适宜在本地区作中晚熟品种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