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
2018 年12 月18 日,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2018 年度世界十大科学家”名单,排在这个名单第一位的是1996 年出生、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曹原。《自然》杂志是世界顶级科学期刊,退稿率在90%以上,每年评出的年度科学家,都是能在科学界引起轰动的人物。对于一些科学从业者来说,一辈子能在《自然》上发表一篇论文已经很牛了。这个22 岁的中国少年,到底得有多牛,才能成为《自然》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科学家的首席?
119 年前,我国近代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他在文中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个“壮哉,我中国少年”的故事。
曹原,1996 年出生在成都,三岁时,随父母一起,举家迁到了深圳。据他爸妈说,他从记事起,就对各种电子元件、线路板感兴趣,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从电子市场买回一大堆元件、线路板,然后拆了装,装了拆。这也太令人难以想象了,或者这些东西,在他眼里就如同是一般孩子眼里的“乐高玩具”吧。现在,有人说“正是曹原小时候对电子产品发生了深厚的兴趣,为他日后改写世界科学的进程,埋下了的伏笔”,道理是有,但也不得不说是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天选之才的世界,又岂是我们这些资质平平之人所能想象的?
2007 年9 月,11 岁的曹原考取了著名的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耀华之于深圳,就像人大附、四中之于北京。据说耀华的老师经常这样说学生:“你们不好好念书,以后就只能读深大了。”深圳大学虽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它的录取分数线比一些985 和211 还要高,这得是一群什么样的学生啊!不说是“人中龙凤”吧,至少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而身材瘦小、其貌不扬的曹原即便是在这群孩子当中,也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别人家的孩子”,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剧《少年派》,里面有个学霸“钱三一”,但这个“钱三一”要是跟曹原比起来,那还是弱爆了。
曹原的学习天赋也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不仅免除了他的学费(耀华是所民办学校,收费也是很高昂的),还组建了最优秀的教师团队,对他进行“超常教育”。就这样,他只了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课程!就这,他还是一大半时间,泡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实验。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钱钟书在清华读书时,也不怎么安心地待在教室里,而是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四年下来,几乎“横扫”的清华图书馆。
在一次物理实验中,老师黄佳堂告诉他:“如果有人能在一种常温状态下,发明出一种超导材料,就可以颠覆整个世界。”
“那要怎么做,才能发明出这超导材料?”小曹原立刻就被老师的这段话吸引了。但老师终究只是老师,不是科学家。老师望着眼前的这个天赋异秉的学生,说:“老师老了,这是你们这代人必须攻克的问题!”就是与黄老师的这次对话,让曹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2010 年,14 岁的曹原参加了高考。他考了669 分,高出广东理科一本分数线近50分!当时,想要他的名校有很多,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中科大。因为中科大明确跟他保证了,会直将他保送进大名鼎鼎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中科大“严济慈物理英才班”的办班宗旨,就是培养未来的科学家,要进这个班学习的学生,都要经历过一轮又一轮惨烈的“厮杀”,只有最后留下的精英中的精英才能如愿以偿。想当年,歼20 的总师杨伟被西工大录取时,是15 岁,30 年多年以后,也是处在舞勺之年的曹原,又用“14”这个数字打破了这一纪录!
在“严济慈物理英才班”,曹原依然是卓尔不群,表现十分惊艳。这个班上的学生哪一个不是学霸?他们原本是谁都不服谁的,可是只要一提起曹原,他们都会表现出由衷的钦佩:“那真的就是一个怪物啊!”
大二时,曹原主动找到曾长淦教授希望能去他实验室,学习石墨烯超晶格知识。后来,每当有人提起曹原时,向以教学严苛而著称的曾教授也是对他赞不绝口:“这是在我实验室里混过的娃,当时就觉得他特别厉害!”“别的学生要一年做出来的课题,他一个寒假就搞定了。”“他是如此的令人放心,只要把题目交给他,他就一定能做出来!”
2012 年,他作为中科大的首批交流生,被派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了大半年;2013 年,他又获得了中科大“顶尖海外交流奖学金”,受邀到牛津大学,做了两个月的科学实验;2014 年,他又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中科大本科生的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
2015 年,他在牛津大学的导师陈宇林教授,又把他推荐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直接攻读起博士学位。
在麻省理工学院,曹原加入了帕布洛·贾里洛·赫雷罗领导的研究团队。这是世界上许多正在潜心研究石墨烯超导电性的科研团队之一。当时,石墨烯的超导电性研究,在国际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众所周知,电力从发电站传输到终端用户,会在转输的过程中,逐渐损耗,距离越长损耗就越大。1911 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莫林·昂内斯发现了当汞被冷却至“绝对零度”(-273℃)时,电子可以无限接近无阻,从而将能源损耗降到最低,这个“零电阻状态”就是“超导电性”,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超导体的存在,后来,昂内斯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悲剧的是,超导体要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下,才能显现其近乎零损耗的能力,而这个材料的冷却成本却高得让人绝望!之后,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就开始为寻找到一种低成本的超导材料而绞尽了脑汁。1980 年时,有人发现了铜氧化物,可它要达到超导状态的最高温度,也不能超过-140℃,而且它的结构难以调整,无法实现超导机制,但这已经是在超导研究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在此之后,就又陷入了困境。1998 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罗伯特·B·劳克林曾说:“在超导研究领域,物理学家们已经在黑暗中,徘徊了30 年,试图解开铜氧化物超导的秘密……”
石破天惊!石破天惊!2017 年8 月,曹原和他的团队发现了石墨烯中的非规超导电性——只要将两层石墨烯旋转到一个特定的“魔法角度”(1.1°)叠加时,就可以使电子阻力降低至无限接近于零!又经过半年多的实验,在克服了样品无法承受高热、机械部件有滞留回差等等难题之后,最终确立了震惊世界的石墨烯传导的全方位理论!
2018 年3 月5 日,当《自然》杂志收到曹原的论文投稿后,编辑部一片哗然,甚至都等不及排版,就先行在其网站上刊出曹原的两篇关于石墨烯超导理论的论文。曹原也因此成为了有史以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最年轻的科学家。3月6 日,世界科学界沸腾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物理教授惊呼:“曹原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们能做的太多了!”
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曹原的论文发表后,从美国到欧洲,无数顶级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向他抛出橄榄枝,如果他愿意,他可以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或是欧洲科学研究院最年轻的学者,但他对这些好像都不屑一顾,3 月8 日,在他轰动世界的第三天,他回到中科大,这一天,正是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0周年的纪念日,他将这份举世无双的研究成果当作寿礼送给了自己的母校中科大。那天,满身霞光的他说了一句平淡的话:“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学成以后,是一定要回到中国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