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土得掉渣的千年陶俑,嘻哈搞怪的新潮旁白,这两者相遇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在插画师王骢颖的笔下,那些沉默在博物馆里,这些一本经1000岁的古代文物们,忽然“开口”说出了现代语言,一下从高冷呆板变得妙趣横生,成了超萌的表情包,各大媒体争相转载!而创作者王骢颖,这位用文物讲述中国好故事的“表情包超女”也因此成了网络红人!网友们纷纷点赞称:“表情包‘火了,文物也‘活了!”
2018年8月12日,一组九宫格“陶俑插画”悄然现身某知名网站的“百里暮烟”微博。定睛看,这些陶俑不古不今,诙谐幽默,像穿越而来,让人忍俊不禁,每一个都像能开口说话,显得活灵活现,特别有趣。
隋唐时期的陶舞俑,扑闪着魅惑的大眼睛,婀娜着身姿,长舒广袖,跳起时下抖音最热门的“海草舞”;手握长箫,一脸困倦,仍竭力睁开双眼的吹箫俑被批注成“宝宝不困”;来自汉代的歌舞俑,原本是“长跪击剑”,摇身一变,成了龇牙咧嘴、表情夸张的广场舞的“扛把子”,正跳着火遍大江南北的神曲——“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骑着怪兽的灯盏俑,成了和坐骑“皮皮怪”一起闯荡江湖的侠客;最“辣眼睛”的当属“剁手俑”,空荡荡的袖筒莫名地少了两只手,脸上却挂着谜之微笑,观众心领神会——哦,他也是个购物狂,肯定是网购成瘾,“双十一”无法自控,才有了“剁手”以自警……
灰头土脑的千年陶俑,被插画师用鲜艳色彩盛装,又配以流行的文字后,瞬间,沉默在肃穆庄严的博物馆内的陶俑们,就像栩栩如生地复活了般,每一个卖萌、搞笑的表情都get到了时下生活的热点,网友们纷纷评论“这个可以有”“任性得可爱”“实在是太逗趣了”,这些丰富的图像被冠以“1000岁的文物表情包”美称。
而创作这组插画的博主“百里暮烟”,是浙江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的美术老师王骢颖。“百里”是春秋秦国的复姓,“暮烟”指傍晚的晚霞,这个网名意味着暮烟垂直而上,幽幽飘然百里,古韵古味,流芳千年。怀古之心,跃然眼前。
大家一扒拉,发现这组走红网络的九宫格插画原型,全部来自南京博物院。粉丝们将原物与插画一对比,惊觉风格迥异。这些在地底沉睡多年的陶俑,即便幸而得见天日,即使它们形态各异、表情丰富,仍是满身满脸的风尘仆仆以及岁月蹉跎的沧桑感,如果它们就是这样放在博物馆里,在幽暗的光线下,它们或许能透露出历史的光芒,但终归是有些沉闷,甚至古老得丝毫体现不出一丁点的活力。
但当它们遇到这种“表情+文字”的插画形式,就顿时跃然纸上和网上,在人们有趣的聊天对话中,它们变得活灵活现,显得新颖有趣,也拥有了更多富有生机的内涵!
这样的二次创作,让文物们神采奕奕的同时,每一个还被插画师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生活故事,显得紧跟时代步伐还很接地气。而这样一来,文物在人们的心中也不再是遥远不可及的东西,而就像“活”在我们身边一样。
正值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收官之际,这组陶俑插画引发网友们热烈点赞和转发,而“百里暮烟”的微博也一下火了。
大家发现这个微博里还有更多有意思的文物插画!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两只陶卧羊,成了“天然呆”和“讽刺脸”的代表,它们呆呆傻傻的样子,好像很无辜:我们也不想这样的!一张西汉时期的人面纹羊角纽铜钟,更是被喜爱动漫的网友狂赞,称其酷似“越狱兔”。大家尽情翻阅,惊喜地发现历史离自己这么近,又这么有趣,接地气。
王骢颖,这个着一袭青衫、笑靥如花的90后女孩从小就爱画画,尤其偏爱漫画。她从小看到什么都爱画下来,她似乎对绘画有极其浓厚的兴趣。
家里的每面墙壁,都被她画上了各种各样的卡通图案,可是父母却觉得,喜欢画画的孩子多了去了,他们并没有把王骢颖热爱画画当作一件特别大的事情。小孩子嘛,都喜欢涂鸦,画画,纯属一种智力的娱乐。
有时,他们看王骢颖太喜欢画画了,甚至有时候有些痴迷。比如听广播的时候,她也会画。就是看电视广告,也会把喜欢的风景画下来……反正只要是闲着,她就会画。
父母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渐渐地有些担心这会影响她的学业,所以一直主张她将心思放在读书上,甚至有时候警告她,玩物丧志。直到王骢颖上高中的一天,美术老师好几次郑重地告诉她的父母,她很有绘画天赋,是难得的人才,王骢颖才被允许系统地学习绘画。
在大学,王骢颖除了完成学业,课外时间她不像其她女孩那么喜欢穿衣打扮,或者成群结队的去联谊、看电影、逛商城。她除了泡图书馆,业余时间都用来发展自己的爱好。
她跟着网上的各路“大神”们学插画,只要她发现中意的绘画“大神”,就给他们不断留言,直到他们回复为止。
她不仅揣摩“大神”们的构图用意和运笔方法,还时常将自己的习作传给“大神”们求指点。渐渐地,她和许多“大神”成了好友,得到了多方鼓励和帮助,在插画路上,越走越顺。
王骢颖在云南旅游時,也没有闲着,她在大理博物馆做义工时,那些形态各异的文物忽然打动了王骢颖。她觉得,这些古老的文物,似乎每一件都在述说着远去的久远的故事,可是时过境迁,现代人竟无法再解读出它们的语言了。
一天,她早早地去了博物馆,打扫时,忽然冲着一件文物自言自语起来:“你们呆在这里寂寞不寂寞啊?”而那件文物一直“望着”她,那种感觉就像在对她说:“寂寞啊,每天都能看到你真好。”
王骢颖接着又说:“可是不久我就要回去了,不如把你画下来做纪念吧!”在这种“凭空”的对话中,王骢颖忽然有种异样的感觉,这些年代久远的文物,其实是有“灵气”,甚至有可能是有“思想”的。回到家,王骢颖凭着记忆对它们进行二次复原,算是作了一次有趣的绘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