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性探索

2019-08-06 04:32张楠董慧
现代经济信息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探索

张楠 董慧

摘要: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中提出要紧跟新技术、新职业的发展变化,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给。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要想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就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革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F23;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8-0411-02

在目前大智移云的背景下,会计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会计专业的教学要按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标准,积极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将培养重心由低端的会计核算逐步转向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核算,强化学生的互联网思维,以适应“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对新时代会计人员的需求。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未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出现了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高职院校照搬照抄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停留在强调理论教学,实践环节投入精力不够,就会造成学生的技能掌握的不够熟练,从而影响学生的竞争力;另一个误区就是高职院校过于强调自身的特殊性,只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从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两个误区就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明确化,学生毕业也不能成为企业立即能上岗的员工。学生的技能水平满足企业相关岗位的需要应该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只有培养的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才是教育的正确方向。

2.课程体系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仍然在使用传统的学科制的课程体系,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能力的培养,这与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存在着偏离。主要表现在没有突出职业的需要,只是一味的依据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未考虑人才需求对会计人员的新的要求。很多学校的教学依然是传统课程体系的分类:一是基础课,二是专业基础课,三是专业课。教学形式还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把各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运用,更是没办法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职业能力。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沿用了重理论轻技能的教育教学模式。

3.教学模式单一

会计专业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模式已不适合学生培养的要求。现行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些学校已经考虑重视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岗位职责不明确,教学中过分重视会计核算环节,不重视会计的基础工作,没有严格按规范流程教学。在实践操作的教学目的不明确,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和层次性。实训环节过于笼统,未区分各种岗位。有的学校虽然设置了各种岗位,例如:出纳岗位、会计岗位、税务会计岗位和审计岗位,但未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对工作内容并不清楚,也影响了实训的效果。

4.缺乏校企的深度合作

由于会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所以在顶岗实习方面有很大的困难。企业往往不愿意把内部经营信息和核心数据透露给外部人员,但是会计这个职位又难免接触到相关的经营信息,这就造成了会计专业实习难而且时间短,学生从中学到的知识及经验也有限。另外,会计专业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是,每个单位的需求量比较小,用人单位的范围广,这也不适合开展有规模的校企合作,从而影响了企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1.准确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取决于会计行业及经济环境对会计人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及结构的判断和界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选择了某一种人才培养目标就要有与之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制定合理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培养负责日常会计核算、成本核算及管理、资金往来管理、会计信息报告等会计业务处理等方面工作的人员。在目前“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会计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基础会计业务处理变为财务决策及财务分析,即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来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这就对财务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实现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及创新能力培养相融合。

2.建立合理课程体系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按照经济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体系,依据会计职业的特点,在设置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首先了解企业对会计岗位需求,对会计工作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积极与企业建立联系,调查分析会计岗位群,收集会计岗位所需要的工作过程信息,例如专业知识、岗位操作流程和岗位工作规范等,并总结整理归纳,再按照岗位职责对工作过程进行分解,找到对应完成每个工作任务需要的岗位职业能力,最后根据工作过程岗位能力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邀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在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制定课程标准,从而保证企业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对核心课改与资源建设进行创新研究。要对接会计职业标准,参照会计行业标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智能教育内容,构建互联网+课程体系,将信息技术、智能化的内容融入核心课程、教材等资源建设中,突出学生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3.创新适应会计教学的教学模式

伴随着经济发展对会计行业影响的不断深入,在大智移云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渐突出,创新适应新时期会计教学的新模式就势在必行。创新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也并不是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教学人员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互动式的教学应该重点推广实施,如“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任务导向型教学法”等。还可以积极推广基于互联网的“慕课”、“微课”,利用大批的精品在线开放的课程,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

4.强化校企深度合作

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学校与企业建立了联系,由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学校向企业派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生。这样的校企合作方式改革失去了倾听和观察,不了解人才培养主体的诉求,这种合作模式也就失去了方向。所以学生的感受是检验教学模式合适与否的标准,也为校企合作工作改革提供方向。在人才培养开始之初,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订立人才培养协议,不但保障了三方的利益,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上也应该做一些创新,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顶岗实习的形式,由企业将学生安排在出纳等岗位参与企业实际工作,可以接触到企业真实的账务处理工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种是订单培养,由企业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学生就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既可以让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了培养,又保障了企业的利益不会受到侵害;第三种是由企业代培实习学员,由企业作为主导,安排实践环节和内容,达到对学生职业技能提高的目的。综上所述,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把企业真实业务流程,业务背景、业务场景、工作环境引入校园,构建云服务平台。实现优势补,共研课程、共育师资、教师互聘,资源共享,共赢发展的协同育人机制。力争实现上学即上班、上课即上岗。

总之,开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就是由原来培养善财务核算与监督的会计技术技能人才,转为培养有厚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互联网+思维,讲诚信、善沟、知财务、会管理,具有一定的網络技术、数据处理能力,能快捷准确地采集和加工处理财务管理信息,能协助中高级会计人才开展工作的“互联网+会计+管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做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以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探索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