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奕君 胡明宝
日前,从大山深处搬到陕西省平利县洛河镇洛河街村集镇安置区的贫困户谭荣平,通过技能培训找到了新工作。家中有产业、搬进新社区、门口能就业,正在成为像谭荣平这样的贫困群众新生活的生动写照。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平利县立足区位特征,紧扣县域实情,直面现实问题,着力从思想入手,探索出兴产业、置家业、扩就业“三业”并举促脱贫的举措,为县域经济汇聚起强大的动能。
绿色发展兴产业
“守着资源,难以变钱!”2月24日,平利县老县镇木瓜沟村的返乡青年冉康用八个字形容回乡之前的感触。冉康明知道家乡地处富硒带,适合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却迟迟不敢下决心。冉康说:“一方面觉得产业选不准,另一方面感觉资金难筹措。”县镇干部得知冉康的想法后,动员他回乡创业。2015年,冉康回到老县镇,创办了平利县绿泰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养鸽2万余羽,2018年带动贫困群众33户113人。
强化主体带动是平利县实施产业扶贫的有效方式,为了落实主体带动,平利县把所有市场主体组织起来,建立“责任落实、利益联结、考核评比、政策激励”带贫机制,实行企业带动贫困户数量和效果与申报财政扶持项目资金、协调“两权”抵押贷款、安排扶贫支农再贷款、帮扶贫困户脱贫奖励“四挂钩”,实现215家市场主体带动11288户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一对一”签订5年以上的帮扶协议,不脱贫不脱钩,脱了贫帮扶政策也不改变。
平利县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两三业、长中短结合”的原则,抓住“5个10万”产业发展目标不动摇,精准落实到村到户产业全覆盖,做到短期抓绞股蓝、富硒粮油,中期抓中藥材,长期抓茶叶,形成当下能脱贫、中期稳增收、长期能致富的产业格局。同时,盘活农村土地、支农资金和农村劳动力三大资源,选择培育承接改革主体,采取土地(产业园)流转入股分红、财政资金注入经营主体配股分红、互助资金协会发展内置金融配股分红等方式,投入财政资金推进“三变”改革,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实现市场主体发展、贫困户增收、集体经济壮大的“三赢”目标。
生态宜居置家业
从荒坡搬到安置区,从破旧的土屋到亮堂的民居,从守着几把木椅到崭新的冰箱、电视机,平利县正阳镇南溪河村三组的向顺芝一家5口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老庄子”搬进“新社区”,向顺芝在新社区工厂上班,丈夫搞建筑,一家人从此过上了新生活。
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先要解决群众的居住问题,平利县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平利县坚持把“两房”建设确定为脱贫攻坚战的首胜之役,按照精准搬迁、精准施策、精细管理要求,核准搬迁群众家庭信息、搬迁意愿和就业意向,面对面签订“三项协议”,坚持规划为先,实施有业安置,把搬迁工程建成“良心工程”“精品工程”。同时,按照“五新”社区建设要求,围绕一城十镇一百个移民安置区,大力培育新社区工厂,坚持总部在园区、车间在社区,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同时,平利县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移民搬迁始终,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统揽,依托田园风光、茶乡风情和人文景观,按照景区景点的标准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区,实现了移民搬迁与生态建设的互促共进、和谐共融。
开放招商扩就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平利县,新社区工厂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端起了“饭碗”。城关镇马咀村的杨细烟在社区工厂上班,现在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尽管是贫困户,但她对脱贫很有信心。
电子元件、服装手套、毛绒玩具、针织鞋帽……这些散落在平利各个地方的家庭式加工厂,订单充足、生产繁忙,老板有信心、工人有干劲。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平利县大力实施移民搬迁工程。远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山林,搬迁农民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很有可能成为“住在楼房里的贫困户”。基于这样的考虑,平利县不断壮大新社区工厂扩就业,按照“总部在园区、工厂在社区、车间进村庄”的思路,制定出台《加快家庭手工业新社区工厂发展的若干意见》《扶持新社区工厂发展工作办法》等优惠政策。从领导包厂到部门联厂,再到干部驻厂,从规划立项、选址建设、登记注册,再到工人招聘、市场开拓等各个环节,平利县竭力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终于筑巢引得凤凰归,努力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
近年来,平利县在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同时,建立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开展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确保每个劳动力都能掌握一项增收技能,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都有一人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