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光工业的意料之外

2019-08-06 17:33徐盼盼
纺织服装周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气流风机

徐盼盼

技术控眼里的痛点

在珠江三角洲,有很多像孙毅这样技术出身的人,在这片产业配套丰富的地区扎下了根,他们带着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市场经验,在纺织这片沃土上找到了技术与事业的结合点。

然而,初创企业一定要有自身的竞争力,才会有立足之地。虽然珠三角制造业发达,但企业并不是象牙塔。创业前期,在市场前景不那么明朗的情况下,科光团队的想法很简单。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想做一款产品,如果能做到5000~6000万产值,企业应该就可以持续发展下去,这是我们最初的目标。”谈及初创时的想法,身为科光总经理的孙毅很坦诚。从2011年企业创立时的3600万元产值,到第二年的7000多万元,再到2015年的1.2亿元,科光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他们最初的设想,也证明了企业在做了一年气流染色机之后转向气液染色机的抉择是正确的,正是在业务需求的不断摸索中,市场需求越来越清晰。

据了解,气流染色机是以循环空气替代水来牵引被染织物的,因而与传统的溢流染色机相比,浴比大为降低,然而气流染色机在国内厂家的使用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些问题。

在科光管理层看来,这些问题并不是气流机设备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其对操作要求复杂,对工厂的管理水平、助剂、染料等有一定程度的使用要求,在印染厂的实际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其实每台机器都有天然的优势,各有各的市场,我们之所以转向气液机,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当时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契合了技术发展的需求。技术是要进化的,市场需求不可能一步满足,需要累积,背后既有技术的原因,也有成本、市场竞争的倒逼。”孙毅对于技术和市场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只有找准市场痛点才能更好地找准企业的定位。

科光的取舍是综合的结果,也是科光团队在市场和技术驱使下做出的正确抉择,饱满的订单就是有力的证明。

融会贯通应对市场考验

“正是看中了针织面料梭织化、梭织面料针织化的市场趋势,我们才赶上了这一波的市场红利。”谈及这几年的爆发,孙毅这样说道。的确,随着这几年消费市场的逐步变化,气液染色机的市场正在逐步打开。

“最早气流机有两个流派,一个是走纯气流染色的线路,走这条路线的设备节水效果明显,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雾化染色深色上不去,敏感色不好染,洗水的时候效果也没那么好;另外一条路线是,用气流带动布的运转,染色用的是水。我们从最开始的气流机上加溢流喷嘴,慢慢演变成真正的气液染色机,这个过程用了三年。”孙毅并不忌讳谈及技术的来源与发展。

他坦言,中国纺机制造经历着独特的发展过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也是科光所经历的。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上独有的技术和工艺路线,融会贯通,可能更符合当前中国纺机行业的发展。

国外的气液机在国内的市场推广不是很好,一方面由于价格很贵,货期长;另一方面,由于距离市场远,一些客户的需求没有办法得到及时满足。而我们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随时了解市场行情,最先解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积极关注国际先进同行,随时和客户碰撞,只有把需求和国际先进的技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好设备。简单的拿来主义是经不起市场考验的,但科光工业不怕。

突破思维天花板

一家企业如果拥有核心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更有话语权;如果有更强的制造力和把握市场的能力,则可以更好地提高效率。

“把溢流机的喷嘴拿到气液机上,一开始大家都是这么做,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传统的模式或许已经出现了天花板,需要新的思维。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杀手锏。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两款不同的喷嘴,通过改变喷嘴的结构,一方面对敏感色的重现有了大幅改善;另一方面,在染色的过程中,有时因操作工的熟练程度不同,加上设备等原因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折痕,通过对喷嘴的改善,使其更容易被控制,操作简单,很好地改善了布的折痕问题,布面更平整与重现性更好。”孙毅说。

气流推动染色是使用强大的气流吹开织物并推动织物运转, 风机是气液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光工业在风机的研发方面也花了很多精力。目前科光气液机的风机结构与市场上传统的气流染色机风机不同,传统的风机比较大,能耗较大;还有一些厂家采取极致降耗的设计,大约能适应85%的面料加工。而科光的风机与传统的相比更加节能,又比极致降耗设计的风机适用面更广。在一些关键部件科光有着更多的尝试,正是这些尝试让他们取得独特的成绩。这大概也是科光这个团队的优势:年轻、勇于突破,始终保持开放与探索的心态。

为染厂数字化做准备

2018年,对科光是充满变化的一年。

2018年以前,科光气液机的市场占比在江浙特别是绍兴地区为60%,珠三角为30%,其它地区10%。2018年以后绍兴市场占比20%多,珠三角占20%,汕头占20%,海外市场已经接近30%,主要是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因为科光目前只有一款设备,所以我们要紧跟市场,把气液机做到极致。纺织行业的变化,虽然每年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市场上面料变化很快,隨时挑战科光设备的适应力,我们不能失去任何一个客户,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专业上。只有做到技术紧贴市场,才能始终保持我们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 孙毅说。

为了扩大产能,2017年科光买土地筹建了新的生产基地。“为了工厂的设计,我们参观了很多行业的先进工厂,请教了很多优秀的前辈,研究了很多方案。”孙毅介绍说,新建厂房之后,科光的产能将增长100%以上,新厂的研制重点也将针对现有产品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

“印染是纺织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但印染企业给人的印象一直是高污染、高能耗,虽然近年印染企业在巨大的环保压力下,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印染企业的智能化发展仍相对滞后,中央管理和在线监测系统虽已推广,但仍面临很多困难,自动化仪器对染色工艺的帮助还不成熟。目前我们想攻关的是如何对染色工序实现在线的数据化管理,通过在线工艺对重现性进行更进一步的提升。染色机的厂家以前在机械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但软件方面投入不够,自动化的尝试也不够。现在随着市场的变化,染厂对生产的工艺和数字化的要求也逐渐起步,这些就是我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孙毅说。

找到正确的路径

即使在理论前沿,要让技术变现,实现产业化生产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除了技术,气液机对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加工中的精细度、耐用度都有非常严苛的要求,因为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小到一颗螺丝都会引发蝴蝶效应,对于生产方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更加严谨认真。

在科光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孙毅与他的团队也的确碰到过这样的问题。“2013年我们推出第一代气液机的时候,市场反响一直很好,企业订单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然而,生产的数量一上来,随之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前后投入了2000多万,改造了超过200台的机器才逐渐解决了那些问题。”孙毅坦言,这个过程中整个团队十分煎熬。

“现在回头来看,当时暴露出的问题太多了,自己都接受不了,这是质量也是管理的问题,痛定思痛,我们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和生产流程进行了调整。”尽管孙毅说得不是那么多,但是可以想象出那个过程的艰难,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过程,才让科光团队意识到企业到底要往哪儿走。

“于我而言,最欣慰的是队伍的成长,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家还是选择在一起。科光刚创立的时候像一个没有长远明确目标的人,没有想到之后的发展那么好。在经历了那一段困难的时期之后,更给了我们时间和机会去思考企业下一步的发展。”

科光的管理团队始终提醒自己不能走偏了,煎熬之后的团队更加成熟,也更踏实。如何在市场的变化与波动中寻找到企业自身发展的平衡点?如何不断保证对产品的专注?他们在持续探索着。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魄力与潜力,因为这个团队足够年轻,1979年出生的孙毅,“70末”和“80后”甚至“90后”组成的核心管理团队,一定能够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让科光能更快、更灵活地迎合市场。

猜你喜欢
气流风机
轴流冷却风机电机频繁烧毁的处理过程及原因分析
基于自升式平台的某海上风电场风机安装施工方案
船舶风机选型研究分析
多级离心风机的设计要点
比翼双飞
Air Amplifier气流倍增技术
惊魂未定
睡眠呼吸面罩
全球最大漂浮式风机落户福岛
漳山600MW机组正常运行中单台一次风机停运和并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