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教学设计

2019-08-06 13:59曾瑶
中学化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离子探析条件

曾瑶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构建和落实化学素养的方法。“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知识的获得与活动联系了起来,学习者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学习,从而有助于学习者的成长和发展。

在化学学科中,这种活动就是实验探究,因此“从做中学”就是“从探究中学”,以实验探究的方式来构建和落实核心观念。本课就是以“复分解反应”为载体,通过实验探究来重点构建和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和“证据推理”等核心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分析

授课内容为人教版必修1“复分解反应”,共1课时,授课时间安排在学习完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之后。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四大反应类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贯穿、延伸于高中无机化学反应的始终。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开始引入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学生通过学习简单化学反应开始认识简单的复分解反应。在必修1第二章的学习中,学习电解质的概念,建立溶液中离子的概念,并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然而由于高一学生接触离子反应时间较短,还不能够从离子反应的本质来分析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课作为必修1第二章的新课,在学生已经了解电解质和离子反应的基础上,首先以“复分解反应”为载体,以实验探究为手段,以问题为线索,围绕“复分解反应的特点”为中心,引导学生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个不同角度推测验证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紧接着,以四个具体化学方程式为例让学生判断是否发生,进一步巩固“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最后针对工业制备硝酸钾实例进行分析,拓宽“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的范围,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对“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本质的认识,提高学生证据推理的综合能力,发展和落实多维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分类;

2.能够通过实验结果推测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培养证据推理思维能力;

3.从离子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特点,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素养;

4.通过探究学习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优化教育资源,培养团队合作的实验探究與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微观本质;复分解反应的生产应用。

五、教学过程

1.整体思路设计(如图1所示)

2.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见表1)

六、教学反思

1.“从做中学”落实核心素养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其反应的发生条件是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大多数的教学针对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一般都只停留在生成气体、沉淀或水这一层次,而忽略了其发生的本质。在本教学设计中,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并以实验探究为手段,以离子方程式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能够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从离子的视角,得到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是溶液中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少。学生从课前主要关注单纯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到开始关注离子的变化,通过实验探究,具体反应判断,生产实例应用等环节,最终能够从微粒的角度理解和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从而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证据推理”等核心素养,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

2.“从做中学”学生收获颇丰

课后调查问卷表明学生“从做中学”收获很大,完成了本课的目标。学生写到“实验探究溶液通过电导率证明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对于一些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有了很好的理解。” “最后的工业生产实例,通过溶解度来析出硝酸钾固体,变不可能为可能,瞬间升华了整个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的发生条件的认识明显提高了。”

通过“从做中学”这种实验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数据推导规律,同时让学生建立起化学反应与实际生产的联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中通过“做”的过程,促进“思”的升华,最终完成对“学”的应用,达到巩固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和“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的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收稿日期:2019-02-12)

猜你喜欢
离子探析条件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