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均衡情境下消费模式创新研究

2019-08-06 02:42周星袁义敏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5期
关键词:需求供给

周星 袁义敏

[提要]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经济调控由过去的单一强调需求到供给需求兼顾,而消费模式的演变也伴随着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均衡。本文在明确消费模式创新内涵基础上,分析消费模式创新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提出影响消费模式创新的因素。基于此,提出消费模式创新建议。

关键词:供给;需求;消费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19日

近年来,为应对我国经济结构失调状况,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致力于从供给层面匹配需求,强调供给与需求的匹配。这种匹配模式从需求出发,改变供给结构,宏觀层面上必然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供给层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使得企业更能精准定位消费者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与服务。在需求层面,互联网的普及一方面使得人们更加开放包容,颠覆了原有的消费观念,更加注重消费体验的愉悦感;另一方面消费者更容易获取企业商品的信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更能引导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购买选择。

消费已经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绝对主角,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6.2%,为近年来最高。消费者们呈现了旺盛的消费活力,也表现出了新的消费模式。消费作为联结供给侧和需求方的纽带,消费模式的创新必然是关系到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有效平衡供求关系才能正确引导消费模式创新。而消费模式创新无疑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缓解我国经济困境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供需平衡情境下探讨消费模式创新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消费模式创新的因素,最后提出消费模式创新的建议。

一、消费模式创新的内涵

简而言之,消费模式即人们基于消费观念而选择消费方式或行为。消费基于货币的交换,而货币的交换数量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众所周知,消费是拉动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而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消费模式的演变,消费模式演变的内在诉求是基于消费模式的创新。所谓消费模式创新,即在社会大环境背景下,基于消费者现有或潜在的诉求,政府所配合的,企业所主导的从消费观念到消费结构等各方面变革的一项系统工程。消费模式创新既是缓解经济困境的路径,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消费模式创新的主体

(一)供给主体

1、政府良好的制度环境。任何一项变革或是创新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撑,合理的制度是企业创新的土壤,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是影响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消费模式创新过程中,政府应合理利用其职能,做到“放管结合,以放为主,以管为辅”,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机制,让消费者自主选择产品,使企业有足够的空间来发挥想象力,研发出新的产品或商业模式,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不作为,政府应适当引导市场方向,着力培养消费的新的增长点,大力支持创新领域、中高端消费、共享经济、绿色环保消费等领域,以消费结构的变革来拉动经济增长。因此,政府在消费模式创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消费模式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应该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应通过一些新的政策,释放市场活力,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发展现代流通,改善消费环境,完善市场体系,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2、企业的创新诉求。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都会不断寻求创新,否则就会被淘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不仅包括企业层面的产品或服务创新,也包括消费者层面的消费模式创新。企业的创新是基于消费者的价值诉求的,包括便利、实用、愉悦体验等。产品或服务的创新应基于消费者现有和未被发掘的需求,既能满足消费者主要的价值需求,又能给消费者带来较高的附加价值,从根本上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形成顾客忠诚。消费者层面的消费模式创新是以产品或服务的创新为基础的,在产品或服务创新的基础上,从消费者层面改造消费模式,即通过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来实现消费模式创新。例如,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颠覆了原有的消费模式,“线上预订、线下体验”的消费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正是因为企业创新的精神才衍生出新的消费模式。

(二)需求主体。消费模式的创新不仅在于企业,更在于消费者的观念升级。消费者对于产品或服务感知的价值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从改革开放以来,消费者从看重实用性和性价比慢慢升级为注重体验和享受,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升级,消费者不再贪图“便宜货”,反而更青睐于品牌产品。苹果手机在国内的大卖就反映出当代国内消费者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去消费价格水平高的产品,并且也愿意花钱为更高的价值买单。另外,消费者不再看重产品的所有权,更注重使用权,共享经济的兴起可见一斑,从网约车平台到共享住宿等,这些新兴领域的兴起源自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变革。

(三)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在消费模式创新的供给层面,有政府的制度环境和企业的创新诉求,在需求层面,有消费者的价值感知。那么,供给与需求是如何寻求均衡的呢?一方面企业的创新应基于消费者的价值感知,致力于将产品或服务根植于消费者内心,形成消费者粘性,从而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的观念,为消费者的消费模式的变革提供推力;另一方面政府应作为消费制度的提供者应充分发挥市场的活力,让消费者自主选择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特殊关键领域,应制定相应政策进行扶持,重点扶持高端消费市场,发挥消费推动经济的重要作用。

三、消费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

(一)供给层面

1、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大数据、云计算与互联网融合形成的虚拟市场平台为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人们可以在网络平台获取有效的消费信息,通过对商品或服务的品牌、质量或价值的比较与筛选,在与自身消费需求进行匹配的基础上,最终获得满意的商品和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能有效推动消费模式创新,近年来电子商务和新零售等新兴模式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在未来,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必将巅峰现有的消费模式,为消费模式创新提供新动能。

2、政府宏观政策的作用。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各部门联合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其中强调了系统勾勒形成国内强大市场的全新消费版图。由此可见,政府对于消费的重视,一方面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是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法宝;另一方面消费市场的优化升级更能改变居民的消费模式,由此带来整个社会的消费模式革命。政府宏观政策的作用不仅在于稳定消费市场,更在于合理引导消费结构的变革,促进高端消费、绿色消费的发展。因此,政府宏观政策对于消费模式创新的影响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二)需求层面。在需求层面,影响消费模式创新的因素主要在消费者,消费者的收入、年龄、家庭组成等各方面都对消费模式产生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消费者的观念,不同收入、不同年龄消费者的观念都是不一样的,而消费观念能有效引导消费行为。消费观念在消费模式的创新变革中占主导地位,那么如何有效引导消费观念呢?可以通过消费动机的内部催化。以往人们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只要求实用的消费品,而如今,我国已逐步步入小康社会,居民消费能力也有巨大的提高,人们消费产品更看重个性化、定制化的体验。

四、促进消费模式创新的建议

(一)充分的政策激励与驱动。虽然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例已经接近发达国家,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消费市场存在短板。在供求结构上,存在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以及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的政策激励,政策的创新应当紧贴市场脉搏与精准选择市场方向才能取得最大化效果。因此,紧跟消费模式多样化潮流、顺应消费提档升级的大趋势、切合消费创新的时代特色与突出质量供给可以作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政策制定的基本主题。具体激励消费的政策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例如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创设非补贴性激励杠杆,包括新能源汽车高速公路行驶收费折扣、绿色与智能化家电产品公共场所投放减免增值税等。

(二)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在消费市场供需均衡的背景下,如何推动消费模式创新成为主要难题,其中企业作为消费的供给主体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致力于提供创新的产品或服务,企业创新的條件则包括良好的外部环境,既包括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也包括推崇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政策制度应大力鼓励创新企业,为企业提供创业融资优惠措施;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应提倡创新的文化,鼓励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思维,真正为消费模式的创新提供多方参与、释放众智的发展空间。

五、小结

本文在界定消费模式创新内涵的基础上,从供需均衡的角度来分析消费模式创新的主体,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介绍影响消费模式创新的因素,最后从政策激励和鼓励创新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促进消费模式创新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锐.国内消费新格局与政策调整新聚焦[J].广东经济,2019(3).

[2]周星,程坦.我国转型社会背景下的消费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论坛,2019(1).

[3]张长元.消费模式的演替[J].生态经济,2001(1).

[4]张志乔.浅析消费升级引领下的零售模式转型与创新[J].山西农经,2018(23).

猜你喜欢
需求供给
发力供给侧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