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百里蒙山沂水,悠悠五千年,既是碧树如烟绿色之城,又是忠魂萦绕的红色之都。如今,山东沂水县又有了一张新名片:中国基层殡葬改革的“地方样本”。这次改革,针对殡葬陋习,既下县委主导、全员参与的猛药,也有“三为主、三不准、三严禁”久久为功的调理,可谓刚柔并济。
沂水每年去世8500人左右,放在过去,办一场丧事平均花费2.5万元,全县一年需要2亿多元,每年大约需要三四亩地;而现在,财政只需要每年投入2000万元左右,两年来安葬逝者仅占用了64亩地。这只是经济账、土地账,更不用说殡改带来的,环境的改善,政府形象的树立,以及民风民俗的更新。
今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破除丧葬陋习,树立殡葬新风,推广与保护耕地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殡葬习俗。
如今,距离沂水2017年5月开启殡葬改革已经两年多了。回头看,沂水殡改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他们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基层推进;他们面对难题,如何找到出路;走过殡改,他们有哪些意见建议;初步成功后,他们如何进一步完善、提炼、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