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
中午有个朋友问我,你能做几道菜?我想了想告诉他,可能在你的想象之外。
那我能做出多少道菜呢?没试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你给我多少种食材,我就可以做出多少道菜。道理很简单,我只要把基本的技艺和想象力转化成菜品,还真估量不到我能做出多少道菜品。也许,我还可以利用一切材质,创造出最具想象力的菜品!有没有商家敢给我一个用武之地?
想象力支撑创造力,有这干豪气做背,不会流于俗类的!我这点自信,来自一个家庭妇女。书归正传,来说糕圐圙。其实,我之所以在前面啰唆或吹了半天牛,只是在夸一个蒙古族妇女,也就是糕圐圙的诞生。话说元朝的某一天,一个妇人正给战士煮茶,战事爆发,拔锅便走,几天下来,发酵过的糕面有一股奇香。战争中的粮食多么珍贵,妇人不忍浪费。却又天天行军,普通的食物没法携带,妇人灵机一动,就做出了糕圐圙,串于绳中,系于马脖子下,饿了就取下一个充饥。以后,糕圐圙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先看圐圙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不可谓不气势逼人啊。先生女士们,你们看看,并想一想,将四面八方圈起来,不说他的能耐,单就这非凡的想象力,也不是等闲之辈。其实圐圙是蒙古语,库伦的意思,通俗一点,汉译过来就是草场。
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1924年前叫大库伦。长年累月走西口的边商,就将大库伦叫大圐圙。在蒙、晋、陕方言中,圐圙有圆满的意思。小孩十二岁开锁,行成人礼,颈上所戴之吉祥物,名曰金圐圙或银圐圙。北方很多地方,把城池叫土圐圙,凡圈状物皆称为圐圙。比如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平遥古城,当地老百姓就称作大圐圙。本地老乡把月晕称为风圐圙,看这人又胖了,叫又大了一圐圙。
准格尔这样语言丰富的地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汇融合,诞生了许多极具形象性的语言。
圐圙这两个字实在很豪迈,让人遐想无穷。那么,你知道这两个字是谁创造的吗?是康熙皇帝。那一年,康熙皇帝平叛噶尔丹,驻跸准格尔十二连城,当时称湖滩河朔。鄂尔多斯蒙古王公贵族设宴招待皇帝,其中敬茶时,就有糕圐圙。皇帝就问,这两个字怎么写,很多人说不出。第二天,康熙皇帝把当时大清帝国最精锐的火炮营布置在御营的右翼,也就是今天的十二连城古城,时称城圐圙。康熙在不到一天中,两次遇见圐圙二字,众人皆不能写出。次日召开御营会议,皇帝写下了《平定准格尔方略》的战略文献。在会后,顺便给糕圈取名糕圐圙。这两个字便诞生了。就像武则天造“曌”字一样,将一个帝王的政治理想寄于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