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深度旅行记

2019-08-05 02:39白蓝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丹霞地貌大院桂林

白蓝

桂林,这个印在二十元人民币上的山水胜景,拥有全国最大最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貌群,它早已成为中华大地上独一无二的美学符号,一幅定格图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桂林山水在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一切美的限定都可以成为桂林的前缀。但即使是这样,这块广达2.8万平方公里的宝地,仍然被人们低估了……

1桂林山水里的桂林城 跨越唐宋明清直到21世纪

逍遥楼、东西巷、王城三个地方,跨越唐宋明清直到当下,毫无过渡痕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无意间促成了桂林主城历史文化体验的最佳打开方式。

中国高铁版图不断扩张。大地之上,纵横交错的铁轨无限延伸,将探寻的触角伸到了各个角落。桂林,这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旅游城市,早在2013年就开通了高铁。前往桂林,首选当然是高铁。

在桂林西站下车,扑面而来的是春夏之交独有的泥土清香。驾车的师傅告诉我们:这个季节的桂林,日日晴空万里,夜夜电闪雷鸣,冷热相抵,温度刚好。

桂林的两江,桃花江和漓江如同缎带一样缠绕在圆融的山丘之间。灯火璀璨的城市也好,安静恬淡的村庄也罢,温柔的河水静静流淌在天地之间,一视同仁地对待两岸的所有事物。

从城市边缘新建的桂林西站到老城,大约需要半小时车程。两旁的景物迅速后退,上一秒还惊诧于桂林新修筑的高楼将低矮的丘陵挡在视野之外,下一秒绿色的山包群便不甘示弱地出现在视线所及的每一处。在这些山包群的中间,点缀着村庄屋舍,那是山水之间寻常的烟火气息。每栋屋舍前,往往有着一棵姿态优雅的小叶榕。越接近老城中心,小葉榕愈多愈大愈肆无忌惮,和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的山体互相呼应。

晚餐后,我们前往桂林的文化地标“逍遥楼”。逍遥楼位于漓江边,距离著名的“解放桥”不过百米,是一幢飞檐翘角的二层三檐楼阁式建筑。这座楼既旧也新,始建于唐朝初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曾经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江南名楼齐名。包括宋之问在内的历代诗人们,来到这里总爱登楼赋诗,而“逍遥楼”之名,是大书法家颜真卿所题。这座见证了桂林城变迁的古建筑,曾数度被毁又数度重建,命运坎坷令人喟叹。如今我们看到的逍遥楼,是2015年再度在原址进行修缮和重建的。我们去的时候,华灯初上,逍遥楼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中带着古朴和典雅。站在原址原样重建的逍遥楼上,举目环顾,风清月朗,我们眺望到的风景,无论是东西南北的山峰还是水声清幽的河流,和千年前宋之问颜真卿们看到的大抵一样。

从逍遥楼的后门走出,前往著名的“东西巷”。首先要经过一个刻有历朝历代桂林状元雕像的状元桥,这个过程如同完成穿越时空隧道的仪式,让你瞬间来到明清时代的桂林。东西巷是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唯一一片历史街巷。相对于逍遥楼的文化中心象征,东西巷给人的感觉充满烟火气和市井味。夜晚的东西巷没有过多摩肩接踵的人潮,优哉游哉地行走在青石板路上,会发现道路两边的建筑除了入驻的商户,还零星点缀着名人故居和许多老字号。“又益轩”传统桂林老米粉、“张永发”染布、“黄昌典”毛笔、“鸿庆隆”月饼等十余家桂林老字号散布在东西巷的各个角落,坚守着传统和匠心。

此时已是深夜,我们漫无目的地往前,不知不觉间穿过了一堵厚厚的城墙。两颗巨大的榕树各自占领道路一旁,好像两个威严的侍卫傲然伫立,“靖江王城”的大门陡然出现在眼前。靖江王城修建于明代,倚著名的独秀峰而建,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藩王府邸。王城景区内的“独秀峰”,得名于吟咏桂林最早的山水诗词——南朝大文学家颜延之所题的“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就连那句出自宋代王正功之口,大名鼎鼎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也题刻在独秀峰的石壁上,王城景区的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桂林的人文与山水是水乳交融的,任岁月更替,朝代更迭,桂林的山水都千年如一日地将人类造就的景观尽数包容。

王城是桂林重要的景区之一,我们误打误撞地反其道而行,从逍遥楼进入东西巷,再从东西巷闯入王城。三个地方,跨越唐宋明清直到当下,毫无过渡痕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无意间促成了桂林主城历史文化体验的最佳打开方式。

2秦家大院和灵渠 有一种最美的资源就叫资源县

我们流连在桂北之地的历史文脉和壮美绚丽的自然风光之中,无论是兴安的灵渠和秦家大院,还是资源县的丹霞地貌,都令人叹为观止。

第二天,我们前往桂北的兴安县,开始探寻广西“紫禁城”秦家大院和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灵渠。

秦家大院,距离湘江发源地不足两公里,又叫“水源头村”。相传,唐朝大将秦琼的后人,在明洪武年间到桂林做官,看上了这片群山环绕的风水宝地,选择在此扎根。根据遗留下来的秦氏家谱推算,秦姓后人在古村落已延绵了13代。苍莽600多年,朝代更迭、岁月沉浮,藏匿在桂北群山之中的秦家大院依然如故。我们穿行在秦家大院的小路上,发现这个村落依山而建、傍山而居,三进三开的院落方方正正,规划得体。每家每户的门头刻有名字,大都是“吉门余庆”“紫气东来”“永振家声”“朝照乾坤”等等。它的建筑细节十分值得推敲:门窗上精美的木雕,板壁石墩上栩栩如生的龙凤花饰,充斥在每一个老院落之中。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明清时代老百姓的家中,古建筑的原汁原味让人感动。

从秦家大院离开,我们到了兴安的第二站灵渠。灵渠和都江堰、郑国渠齐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秦始皇统一天下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水利工程。它被郭沫若称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融合中原岭南两种文明,直到今天仍在发挥作用。兴安灵渠景区的范围,包含了铧嘴、大小天平、南北二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的渠首区域。我们去的时间恰逢雨季,滚滚湘江抵达渠首,铧嘴将其三七分流,“湘漓分派,湘江北去,漓水南流”的景象很是壮观。

遗憾的是,无论是秦家大院还是灵渠,这两个原不该成为“小众”景点的代表性人文景观,似乎都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特别是秦家大院,由于缺乏保护加上距离较远,大院周边和一些中间区域甚至修筑起了突兀的现代屋舍,最常造访的人是当地建筑学院的学生和老师。

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资源县是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资源,一应其名,它是全桂林最密集的自然旅游资源所在地,也是全桂林唯一拥有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两种大型地貌景观的县。路上的时间足够我们休息,醒转过来,便开始期待资源的第一站: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所在地——八角寨。

八角寨,这个名字对大众来说是陌生的,毕竟中国最美七大丹霞,能够脱口而出的永远是出现频次最高的那几个:广东韶关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甘肃张掖的丹霞地貌等等。任意排列组合,前三都不会有八角寨的名字。这对于丹霞地貌遍布80多公里的八角寨而言,可以说是真正的“养在深闺人未识”。八角寨景区的基础建设完备,从山脚开始攀爬,经过一片簌簌作响的竹林,一转头便是颜色深浅不一的巨厚红色砂岩。这些红色砂砾的纹理相互平行,长时间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将如同星辰的丹霞红砂裸露在外。一伸手,触摸到的便是造山运动和时间配合造就的自然藝术纹理。短短数步,陡峭的小道将我们带到了第一个观景平台。气势雄浑、通体红色砂石覆盖,只山顶和山腰泥土堆积处显有绿意的丹霞山群出现在我们眼前。远远望去,形态不一,气宇非凡的丹霞奇峰各自兀立,我们一边被眼前的丹霞地貌所震撼,一边惊诧发育得如此丰富的丹霞地貌居然默默无闻。而这,不过是偌大八角寨的小小一隅,主峰八角寨的景致会有何等美妙,令人心旌神摇。但由于天色将晚,我们未能上到山顶,整个八角寨譬如“降龙岩”“群螺观天”“龙头香”“眼睛石”“龙脊天梯”等130多处纯天然景观,也只看到了很小一部分,留下了无尽遗憾。

从八角寨返回资源县城区,我们还沉浸在大规模丹霞地貌带来的震撼中,久久不能忘怀。晚上,沿着资源长达好几公里的河灯走廊踱步,了解并体验了当地的河灯文化,又再次浸入到一地的文化长河中……这次旅行,就这么在自然和文化交替沉浸的体验中度过。我们愈发肯定:桂林,实在是被低估了。

猜你喜欢
丹霞地貌大院桂林
美丽丹霞地貌
桂林行
感受自然风光,学习革命精神
“大院子弟”说“大院”
乐!乘动车,看桂林
中国大院故事多
中国大院故事多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
恒大院线未来3—5年将建影城33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