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旅游价值内化及社会责任感生成机制的网络文本研究*

2019-08-05 12:16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9年3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内化责任感

肖 悦

(桂林旅游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0 引言

公益旅游(voluntourism)是一种将志愿服务(volunteering)和旅游(tourism)相结合的新型旅游方式,是国际志愿者活动和世界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的产物[1]。公益旅游最早源于西方,起初主要是宗教朝圣旅游。现代意义的公益旅游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许多旅游者开始厌弃以消费为唯一目的的福特消费主义,转而追求注重个人体验的非大众性旅游消费形式,并将可持续发展、志工服务和自助背包等新旅游理念融入旅游活动中,使公益旅游得到快速发展[2]。由于公益旅游中为当地社区提供的无偿义工服务与西方国家的公益慈善理念相吻合,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益旅游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回应,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全球许多国家的重要旅游活动类型。

公益旅游是旅游休闲与公益活动的有机结合,在“旅游”的过程中添加“公益”的元素,使参与者在身心放松、享受“旅游”带来的愉悦感的同时,能通过“公益活动”增长见识,培养和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公益是一种精神修养,旅游是一种物质文化。公益旅游既能服务于当地社区的物质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服务于旅游者的精神文明建设,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获得直接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体验。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环境中对社会所应承担责任的强烈意识[3]。而缺乏社会责任感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面临的难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能否牢固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到个人理想信念的实践, 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密切相关[4]。为此,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对策,其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个人们普遍认同的有效途径[5]。传统的高校社会实践具有形式化、随意化、被动化和理论化的弱点,难以担当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的重任,而公益旅游的公益性、社会性、自主性和实践性则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并在角色承担中深刻体验和培养社会责任感。基于此,本文更多关注公益旅游中大学生价值内化过程与机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阐释公益旅游的个人与社会价值。

1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1.1 文献回顾

公益旅游是一种将“旅游度假”与“公益活动”深度结合的现代型旅游活动[6]。Edward提出,公益旅游是旅游者由于某种原因,通过集体组织的形式在度假的过程中自主从事公益活动,包括对有需要的弱势群体提供降低贫困程度的服务,保护自然环境,并对环境展开相关研究等行为[7]。公益旅游者在旅游参观的同时自愿对目的地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8],帮助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又提高了公益旅游参与者的实践技能,是一种低碳健康的旅游活动[9]。Keese提出,公益旅游包括两个重要元素,即志愿主义(volunteerism)和旅游活动,其中志愿主义的利他性(altruism)和旅游休闲的利己性在公益旅游活动中相互融合,促进了参与者的自我发展[10]。Anne、Alison提出,从本质上看,公益旅游是一种能使心灵得到净化的全新旅游形式[11]。Lee认为,参与公益旅游的动机主要包括旅游度假、志愿行善和社交互动等,而其中志愿行善占主要位置[12]。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或集体作为社会成员对所应承担责任的强烈意识[13]。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自己应履行的社会义务、责任的认识、担当的自我意识[14],或者说是个体对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职责和使命的认识[15];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社会责任心是个体自愿承担社会所赋予自己社会角色道德标准和社会担当的心理品质[16];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责任感是通过社会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内化而形成的,是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对其相应社会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情感及行为[17]。大学生作为社会最重要的成员,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大学生能否树立强烈的社会主人翁意识,是否具备坚定不移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着个体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更与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大学生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十三五”规划把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我认知和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也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以及中国梦的顺利实施。

与单纯的义工活动和志愿项目不同,公益旅游是以度假休闲为主、公益实践为辅的新型旅游方式。公益旅游者可以自主选择公益活动的方式和地点,在寄情山水放松身心的同时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在对目的地社会做出自己贡献的同时获得自我认知重塑和自省的一种体验。那么,大学生在公益旅游的过程中能否发现隐含的公益文化精神及价值认同?能否通过公益旅游,意识到自己作为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应当履行的各种义务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公益旅游能否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社会实践途径?这些都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

1.2 分析框架

公益旅游作为新兴的志愿旅游形式,巧妙地以旅游为平台,以志愿活动为核心,带给旅游者全新的公益体验,使其在对目的地社会做出自己贡献的同时获得自我社会价值认知重塑和自省,促进参与者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内化和构建[18]。公益旅游不同于大众旅游,前者不仅可以体验目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同时可以在体验过程中改变参与者对社会的认知[19]。公益旅游体现出的是一种对社会对他人无私奉献、关爱弱势群体、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文主义精神。公益旅游追求的是一种公共利益,通过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意愿,为社会贡献个人力量,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担负起一个当代大学生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公益旅游使大学生通过在目的地社区从事志愿者活动,无偿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为社会自愿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他们在整个过程中获得对公益旅游文化的精神认知,在志工服务中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其公益价值观得到重塑和内化,在公益体验中自我反思和自省,进一步升华为对他人对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基于此,可以建立一个“公益旅游文化精神认知→公益旅游价值内化→公益旅游社会责任感生成”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并由此探究公益旅游社会价值观重塑、社会责任感生成的正向提升过程。

图 1 基于价值内化的公益旅游价值认同的分析框架

通过志工服务,大学生将公益旅游文化精神内化成奉献、助人、友善、敬业的社会价值观。所谓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因素或教育者的作用下,认同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责任体系以及思想观点并转化为自己价值观的过程[20]。这是个体真正接受和认同社会赋予个人的道德要求及社会责任,并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责任感是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也体现着价值观的基本取向。在公益旅游整个过程中,大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将价值观具体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促使社会责任感的正向生成。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有研究表明,旅游审美可以分为旅游前的预期、旅游中的体验感受和旅游后的回忆反思,并在这个旅游过程中产生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21]。基于“公益旅游文化精神认知→公益旅游价值内化→公益旅游社会责任感形成”分析框架,需要验证公益旅游的价值内化过程,特别是社会责任感的生成过程。使用旅游后的体验数据,能够更好地分析和验证这一过程。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旅游者在旅游后制作的大量网络文本,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反映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也包含了对公益旅游文化精神的认知以及对公益旅游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直观表达。因此,本文采用网络文体分析,验证上述分析框架。

本文借助ROST CM6.0数据处理、文本分析和情感性分析,使用内容分析法实现文本内容的挖掘,将定性研究科学量化。

2.2 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格林卫中国(http://www.greenwaychina.org/index.php/zh/)、EASIN 亦旅义行网(http://www.easingoer.com/)、益游网(http://www.cnvt.org/)、Gapper国际义工旅行(http://www.gappernet.org/)、义客YIKIV(http://www.yikiv.com/)等网络平台,寻找“故事分享”“旅行回顾”等板块搜索游记。筛选游记的原则如下:首先,仅采纳游客身份为大学生的游记,年龄段集中在18岁至25岁之间,男女比例为1∶1,以保证游客主观感受不会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具有代表性;其次,有效选择旅游目的地,尽可能全面包涵国内外公益旅游热门景点,排除旅游地点对旅游体验的干扰因素;第三,根据游记描述的地点、时间、景点和内容感受鉴别游记的真实性和亲历性,以达到排除具有广告和网络推手性质游记的目的;第四,游记样本必须内容结构完整,同时对整个旅游活动具有较为深入及细致的过程体验描述和情感表达;第五,剔除具有明显抄袭、复制以及重复痕迹的游记。游记时间是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过筛选,确定85篇游记作为研究样本,参加者男生为43人、女生为43人(说明:其中一篇游记署名两人,1男1女),年龄最大的为25岁,最小的为18岁,均为在校大学生。游记涉及的地点有国内和国外,参与的公益项目也尽可能多元化。

表1为代表性公益旅游经典项目以及本研究数据来源表。从表中可看出:从组织的形式来说,我国的公益旅游组织以民间组织为主,大型的公益旅游组织相对较少;从旅游地点来说,旅游地点选择较为多样化,国内国外均有涉及,国外旅游地点以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老挝、马来西亚、尼泊尔等发展中国家为主,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的项目相对较少,体现出公益旅游帮助弱势群体降低贫困程度、保护自然环境、提供人道主义关怀的公益主旨;从公益旅游中志工活动的内容来说,项目活动类型较为丰富,以人文关怀和自然保护为主,其中游学支教、社区服务和动物保护较为普遍。

表1 代表性公益旅游经典项目与研究数据来源

3 数据整理与分析

3.1 高频词的分析和内在机理探究

笔者将收集到的85篇文本数据整理成TXT文档,导入到ROST CM6.0软件中,进行分词和词频分析。在对分词进行频率分析、筛选出游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500个词汇并过滤掉与社会责任感无关的词汇后,得到与价值观内化、社会责任感相关的高频词汇(如表2所示),其中词频代表词条在游记中出现的次数。

在表2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把表2中的高频词汇再一次输入到ROST CM6.0软件中,进行公益旅游价值内化的内容挖掘和文本分析,得出进一步的高频词汇(如表3所示),为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根据表3可知, “孩子”“志愿者”排列在第1位、第2位,“志愿者”是公益旅游的参与者,而“孩子”不是作为旅游的参与者,而是作为公益活动中的参与者被多次提到,在游记中出现的次数居然远远高于“志愿者”位列第一。这说明了在公益旅游游客的心目中,公益活动已经不是简单作为一个旅游环节,而是作为旅游过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表2 基于代表性公益旅游游记高频词汇分析

表3 高频词汇的二次分析

“文化”“旅游”“当地”“体验”分别为第3至6位,反映了公益旅游的本质还是一种旅游形式,体验当地的文化民俗也是大学生选择公益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教学”“英语”“学生”“学习”“老师”“学校” “单词”“游戏”“教室”分别为第7至11位、第13位、第23位、第25位,反映了教学支教是大学生选择公益旅游中所从事公益活动的主要形式。 “帮助”反映了公益旅游的主要目的指向。“热情”“感谢”“微笑”反映了公益旅游中当地居民对公益旅游志愿者的正向感情色调。“可爱”“美好”“阳光”“第一次”“志愿”“经历”这些体现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正面情绪和情感的高频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志愿者对公益旅游公益文化精神的价值认同和社会责任感生成的信息编码解码过程。

3.2 情感倾向及情感倾向高频词分析

本研究采用ROST CM6.0中的ROST Emotion Analysis Tool情感倾向性,通过对文本内容中的语句进行语义分析,以判定旅游者的情感倾向。情感倾向分为积极、中性和消极情绪3种类型。根据分析结果,积极情绪占比为100%,其中高度积极情绪占到所有情绪的50%,而消极情绪则为0.00%。由此可见,公益旅游参与者对公益旅游文化精神给予了非常积极的评价和价值认同。

3.3 高频词分析与标签云

为进一步提炼公益旅游者对公益旅游的情感倾向,在词频与词义分析的基础上, 从150个高频词中筛选出能够直观反映出公益旅游感知的27个形容性词汇,如表4所示。

表4 公益旅游情感高频词分析

通过把表4的数据导入ROST CM6.0中对标签云进行分析,得出公益旅游情感的高频词条标签云(如图2所示),可更直观地反映公益旅游文化精神的价值认同和社会价值观生成的基本关系。在图2中,词目字体的大小代表在文中出现频率的高低,出现次数越多的词汇,字体会越大越显目;反之,次数出现越少的词目,则字体会越小。

图 2 公益旅游情感的高频词条标签云

在标签云中,可以看到“热情”的字体是最大的,代表出现的频率最高,之后依次是“可爱”“感谢”“美好”“阳光”和“微笑”。“热情”“可爱”“阳光”反映出公益活动中,受助者普遍在旅客心中留下了良好印象和评价。由“温暖”“开心”“美好”等词可看出,参与公益旅游的大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了幸福美好等的正面情感体验,体验到了“助人为乐”公益旅游文化精神带来的“难忘”感受,“爱上”公益旅游并转化成下一次对公益旅游的“期待”,这些情感的细微变化体现出大学生对公益旅游与公益文化精神从正面认知转向价值认同、再转化成社会责任感的整个价值内化过程。

3.4 语义网络分析

本研究采用ROSTCM 6.0分析软件中的“语义分析”模块,进一步分析高频词条背后的深刻含义,通过分析整理后形成语义网络图(如图3所示)。图3中线条的疏密程度代表了共同出现频率的高低,即线条越密,代表着共现次数越多,在公益旅游参与者感知中两者的关联更为紧密。

从语义网络结构图可以看出:(1)文本总体上以“志愿者”“孩子”和“当地”为中心簇布,并且彼此之间高度紧密相关,表明为当地小孩提供的志愿服务受到了志愿者的高度重视,公益活动给大学生参与者在旅游过程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和体验。(2)“志愿者”辐射出的语义网络是一种综合价值感知,并且与“体验”“感受”“当地”“文化”“第一次”“学习”“旅行”等词条关联紧密,这表明参与公益旅游的大学生在“旅行”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了“当地”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也通过参与给孩子义务“教学”的公益活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同时也在助人和交流中,平等、互助、关爱等现代公益核心理念得到实践、认同与价值内化,“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应当对社会承担起的重要责任和社会担当;(3) 综合来看,整个语义图主要都围绕着公益活动的目的、形式、主体、内容和体验,说明公益旅游中所隐含的公益文化精神在大学生中具有共同的集体心理基础和价值认同,由此引发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正向生成。

图 3 公益旅游价值认同语义网络结构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构建公益旅游所隐含的公益文化精神价值分析框架,通过在各大公益旅游网络平台上收集85篇游客游后感数据,采用ROST CM 6.0软件对网络文本进行大数据分析,从游记中进一步验证分析框架。研究表明:

第一,公益旅游的本质是一个“旅游”形式,但核心则是“公益”理念的实践。许多学者认为公益活动只是公益旅游中一个“形式化”的活动环节,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公益活动不但没有“走形式”,反而成为了公益旅游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核心环节。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与学习当地文化、体验当地特色的传统旅游目的相比,公益活动显然给游客在旅游结束后带来的印象更为深刻,影响更为长远。公益旅游除了可以带给参与者一般旅游活动中的休闲感、舒适感、娱乐感之外,还可以促使参与者在旅行结束后深刻反省和思考个人价值,进一步反思和重塑其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成为许多参与者再次选择公益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公益旅游实现了公益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参与的大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公益旅游通过为大学生提供真实的道德实践场所,使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将课堂上得到的社会责任的教育认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帮助他们提升社会价值观的总体感知,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和生成。数据表明,大学生在参加公益活动后,受助者普遍在大学生心中留下了十分正面、良好的印象和评价,大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了幸福美好的情感体验,体验到了公益活动带来的“难忘”感受。大学生在参与公益旅游的过程中,不仅对“平等、互助、关爱”的公益文化理念有了全面认知和了解,也在与受助者的互动和同行者的群体交流中,对公益文化价值也产生进一步的认同和内化,意识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翁,对国家的振兴和富强具有不可推卸的使命,同时也明确了对他人、对自然应有的社会担当和责任,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增强。

第三,公益旅游可以成为当代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相对于高校形式化、单一化、被动化的志愿者活动(如三下乡、志愿扶贫和义务支教等),公益旅游具有多样化、自主化、灵活化的独特优势。大学生可自行选择公益旅游路线以及志愿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由对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转变成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公益旅游可以使大学生参与者在旅游休闲放松的同时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难忘的公益体验,进一步认识自己作为“社会人”对其他社会成员和社会环境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因此,高校可以积极组织公益旅游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和号召学生参加,通过为大学生参与者提供真实的公益实践机会,促使其在具体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发现、思考自身价值和社会责任,强化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个人-集体的良性认同与共同促进。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内化责任感
红色旅游地文化氛围生产与旅游者价值观内化关系研究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澳中经贸促进会“慈善之光”系列公益活动圆满举行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试论责任感的评价与培养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