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7日,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警备区在沈阳警备区大礼堂,联合举办陈广生同志先进事迹宣传推介会,现场组织观看了陈广生同志先进事迹专题片,并为官兵代表赠送陈广生撰写的《雷锋在我心中》等雷锋系列书籍。
书写雷锋事迹,获毛主席亲笔题词
“本人病故后,不发讣告、不通知亲友、不送花圈、不设灵堂、不组织遗体告别仪式……”遵照陳广生遗嘱,其骨灰撒于黑土地,没有墓地、墓碑和墓志。
50多年来,他满怀激情地写雷锋、讲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陈广生的妻子张赤回忆,就在住院的前几天,她一觉醒来,还看见丈夫在这张书桌上修改书稿。 “广生总是说,自己岁数大了,马上写不动了,要抓紧、要抓紧……”
陈广生的雷锋情结很深、很浓。
雷锋牺牲后,以各种形式写雷锋的文章和人不计其数,但透过文章发现,陈广生是这些作者中最早写雷锋的人。
他既是雷锋事迹的采写人,又是雷锋的战友。雷锋入伍的时候,陈广生正担任这个团的俱乐部主任,比雷锋大了9岁。
雷锋刚入伍两个月,陈广生发现这个小战士很活跃,会吹口琴,写黑板报等这些宣传方面的活儿总少不了他的身影。于是把他招进战士业余文艺队,参加群口快板节目,与雷锋共同生活战斗了两年多。
那时,陈广生未曾想到,从此,自己的命运会和雷锋紧紧联系在一起。
1963年3月,陈广生与崔家俊合作撰写了《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一文,被刊登在《中国青年》杂志上,毛主席就是在该期杂志上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3次到雷锋家乡采访,带病完成35万字著作
1964年,组织上安排他去黑龙江搞社教,他却主动要求去条件更艰苦的雷锋的家乡湖南望城,既搞社教又采访雷锋。为了写出一个真实的雷锋,他经常顾不上亲人、顾不上家。连春节都是在雷锋的乡亲邓德和家过的。
数月之后,陈广生带回了几大包关于雷锋的第一手资料,130多斤的人瘦到110斤,头发也掉了不少,家人都认不出来了。
“他就是个犟脾气,在写雷锋这件事上,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后来我习惯了,也就更理解他、支持他了。”张赤说。
陈广生先后13次到雷锋家乡采访,多次往返雷锋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潜心创作,出版了《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雷锋传》等17种体裁的几十本雷锋专著,多部作品在全国、全军获奖,他还发表了宣传雷锋事迹的通讯、散文、报告文学、诗歌、评论等作品千余篇。2002年,他带病完成了35万字的《雷锋在我心中》,半年时间体重又下降了20多斤。
“传播雷锋精神要坚持经常,我讲一课是一课,写一本是一本,雷锋的故事只要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就会生根发芽。”陈广生经常这样说。
任百所院校校外辅导员,作雷锋事迹报告千余场
经粗略统计,这些年,陈广生先后担任全国100多所院校的校外辅导员,在军内外作雷锋事迹报告1000余场,直接听众达百万人次,家里至今收藏着1000多条红领巾。
离休后,陈广生又先后来到北海、东海、南海舰队给海军战士作了30余场报告。其中有一次,半个月时间里,连续作了12场报告。回家那天,张赤去干休所大门口接他,陈广生说:“老伴儿,不能歇啊!我很幸运,前半辈子遇雷锋、爱雷锋、写雷锋,后半辈子就要讲雷锋、学雷锋、做雷锋,这是我的任务。”
为了让青少年对雷锋有更清楚的认识,陈广生主动加入省、市、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动上学校、走军营、进社区,为青少年讲理想、讲传统、讲政治,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函坚持有信必复,经常写信到深夜,竭尽所能教育他们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
2008年3月,他不顾年老体弱,与干休所工作人员一道,亲自前往贫困地区——法库县冯贝堡乡一所年久失修的山区小学送去捐款,改善学校条件;还给孩子们讲雷锋故事,赠送他新出版的书籍。同年5月,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他带头捐出8000元党费,还让工作人员给灾区临时学校寄去他新出版的雷锋书籍。
“我相信,没有过时的雷锋精神”
一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某网络电影,引起了雷锋生前战友的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几代人的精神楷模雷锋,不时受到质疑、歪曲和解构,以至于围绕“真实的雷锋”发生过一次又一次的网上争论。这让陈广生非常苦恼,雷锋精神如果倒了,人人做利己主义者,国家和民族会怎样?
“我相信,没有过时的雷锋精神,只有不当的舆论引导,绝不能让‘西风压倒‘东风。”自此,陈广生走上了捍卫雷锋精神之路。
每每听到有人歪曲雷锋,他就以笔为剑,奋笔疾书,先后发表了《雷锋的母亲》《雷锋的“姐姐”》等大量报告文学,澄清雷锋史实。不仅如此,陈广生还多次到雷锋家乡和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搞调查,证实这部电影里的故事完全虚构。最终,这部网络电影被国家广电总局明令禁止。
2018年1月6日,陈广生生命中的最后一篇日记,记载的是雷锋小学书记、校长、大队辅导员的名字,并承诺他们:出院后去学校看望孩子们,给大家讲雷锋的故事。
可惜的是,2018年3月9日7时,解放军原第202医院一间病房里,88岁的陈广生永远地睡着了。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面对社会变革、市场经济大潮诱惑,他始终心无旁骛,一心写作,不怕辛苦、不惧嘲讽、不讲特殊、不吃请、不收礼,与攻击、诽谤雷锋的人作坚决的斗争。
他先后被辽宁省、沈阳市授予“老有所为贡献奖”“青少年良师益友奖”“20年突出贡献奖”,还被评为全军“先进离休干部”、辽宁省“学雷锋标兵”“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原沈阳军区树立他为“学雷锋标兵”,并向他颁发了学雷锋金质荣誉勋章。
(《沈阳晚报》201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