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文
摘 要:农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比很高,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认为当前存在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的管理缺乏一定的重视、农业管理人员的执政能力较差等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包括提高管理人员对农业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完善群众利益、建立经济管理队伍等,为今后更好的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举措
现阶段属于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关键期,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可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农业建设业发展也进入关键期,因此需要重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各地的政府与部门都必须要践行惠农政策。考虑到我国当前属于小农作业模式,缺乏创新导致基层农村经济制度不够完善,以至于农村经济活力不足,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做好农业经济管理以此促成新农村建设脚步加快。
一、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相对滞后
现行的农村经营管理模式仍然为小农经济管理模式居多,故而推进大规模农业作业存在一定的阻碍。由于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设相对滞后,且农村中的劳动力多以老人妇女为主,甚至还有儿童,故而缺乏专门从事农业的壮劳力人员。加上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壮劳力决定进城务工,因此农村中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壮劳力人员紧缺现象日益加剧,这就导致了大规模机械劳动开展受限于劳动人员不足,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形成负作用。
(2)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性不足
农业生产技术老旧引发的技术创新性不足问题也是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农业生产技术老旧影响到农业生产力,生产力有限影响农业经济效益。虽然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已经投入了许多高新科技,但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将所有的农业用地都投入新型农业技术,就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这对于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指出,因此农业生产新技术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只能逐步推进,部分地区仍然在使用老旧的农业生产技术。
(3)农业生产的金融体系不完善
我国为达成2050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目标,不断推出惠民政策。当前为建设新农村,人力密集型农业生产方式已逐渐转变为资产密集型农业生产模式,个人或者公司大规模承包农田、池塘、山林进行农业生产的现象非常常见。鉴于这种农业生产模式转变需要大量资金支出作为发展基础,而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机构无法彻底发挥国家惠农政策,无法为农业经营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无法起到应有的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效果。
(4)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才能在复杂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农业资源生产、分配以及消费等一系列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与此同时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在组织协调的过程中要需要适当地鼓励与支持农业生产者。由于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存在专业素养缺乏的问题,处理对应的农业经济管理事务时受限于自身专业水平,极有可能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所作出的经济管理活动规划不符合农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加上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趋势缺乏完整的认知,不重视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划,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无法顺利推进。
二、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
(1)健全农业经济发展机制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为实现优化农业经济管理,需要分析以往农业经济发展机制存在的缺陷,健全农业经济发展机制。健全农业经济发展机制以保障管理工作科学化和有序化进行,首先,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针对具体的生产流程做一个详细深入的分析,得以制定出最符合当地农业发展实情的管理机制。其次,为解决农村壮劳力人数下降问题,有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就土地流转问题制定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合理利用荒废的农用天理,为后续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作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最后,农业经济管理者在农业生產者与企业之间需要承担沟通者的作用,让两者无畅沟通,节省两者之间的沟通成本,以保障农村经济水平处于良好的增长势头。
(2)加大力气开发农业新技术
由于农业生产沿用旧的传统生产技术,对于新农村建设不利,导致农业发展脚步停滞。为适应新时代的经济发展需求,保障新农村建设工作能够顺利的推进,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应该加大力气开发农业新技术。科学就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提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农业生产模式改进需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必须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加以淘汰。让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促进农业作业现代化,必须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则需要从建设农业电网和防护林方面人手,为后续的农业生产力提升打下坚持的基础。农业局需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设立高产田示范区,保障农业生产者能够获得最佳的经济回报率,用促使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3)融入信息化管理技术
农业经济管理中可融入信息化管理技术,用于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可在农村建设信息设施,扩大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积,为农业生产及后续销售提供便利。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有关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帮助农业生产者及时掌控市场动向变化,让其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规划农业生产活动,可有效制定生产与销售计划,以获得最佳的经济回报。
参考文献
[1]郑志生.简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路径[J].时代金融,2019(33):84-85.
[2]张业.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