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导向下对会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9-08-04 07:30李丽萍
财讯 2019年33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李丽萍

摘  要:本文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导向下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为重点分析目标,首先介绍事业单位会计的工作情况,接着通过介绍其改革的基本要求,进一步阐述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导向下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措施,期待本次分析可以给这方面的工作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完善策略。

关键词:会计制度;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

一、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现状

(1)新旧会计制度需要良好对接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以后,大部分事业单位都落实了对自己核算主体、会计类目、财务报表等的规范化管理,反映着规范要求输出,反映着事业单位的财务职能不会由于制度的区别化而出现不一样的要求、造成管理区别化的产生。特别是采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主体的平行核算方式,引入资产折旧与费用分摊,增加了些新的会计科目,提出了新的业务要求。这就需要事业单位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全面接受新制度,业务上提高能力,能够实现新旧制度衔接,财务软件与新制度相适应,确保账目对接顺利。

(2)会计核算实务操作流程繁杂

当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流程多、报表系统操作频繁、工作量大、人员配置不合理,从侧面造成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任务繁重,主要体现在既要处理财务核算、住房公积金、个税等软件系统操作,还有必要完成与社保、人事、财政等各类业务的对接,还要完成资产、负债、采购信息系统统计等各类报表的上报。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以后,给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很多会计工作者在整个业务过程中感觉费时费力,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失,工作失误的情况经常发生。

(3)绩效评价能力有待提高

新会计制度对绩效评价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其实也是很多会计工作者的短板所在。一方面,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日常接触并不多,财务人员对绩效评价的指标、概念往往一知半解,经常无法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需要多渠道配合才能完成。另一方面,绩效评价并不是财务一个部门的独立工作,所涉及的群众满意度调查、达标测评、经济社会的效益评估等方方面面,都必须通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实施,但是实际工作中这些工作往往由会计人员承担,工作压力大,难以胜任。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

政府会计改革是基于国内外现代化财政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也对政府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会计制度是对政府财政收支的流程、总量、属性和使用情况开展精准和齐全的记录,是对政府机构预算开展情况最全方位和合理的体现。对现在其会计职能的沿革导向和内在需要开展了深入明晰的完善,其要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规范了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让其可以在规范化的要求中开展管理和工作;二是对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开展了重新明确;三是优化了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系统和报表框架;四是健全资产项目,增设“资金结存”科目,全面摒除基建会计;五是形成“平行记账”的核算方法,精准体现资产负债价值的同时,更严谨统计跨期分摊开支。

事业单位应当及时核算总结当前资产状况,尽快调整和更新当前财务体系,优化工作流程,使其更符合新准则新制度的规定;引进新的会计信息系统,完成新老系统的对接过度,同时分阶段、分步骤地完成信息目标规划。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导向下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措施

(1)积极推进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

本次改革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由以往的单一的核算基础过渡到将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双核算基础,从预算会计决算报表制度过渡到决算报表与政府会计报告并存的双报告制度。让会计要素当中的核算方法、计量都出现了明显的转化。全部会计类目中的余额开支都必须重新进行评估、重新进行明确。针对这个情况,事业部门的财务工作者要落实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顺利衔接,就必须利用定期学习和培训的方式,来掌握新会计制度的有关内容和操作要求,从本质上提高所有工作者的思想理论和业务技能。

(2)简化会计核算实务操作流程、创建信息共享平台

会计制度改革持续健全和完善的当下,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主体、范围、规划提出更高的标准,也造成事业单位基层财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面临更高的压力和工作困境。针对这个情况,事业单位必须利用完善会计核算实务工作的手段,进一步优化财务核算管理软件,如精简科目规划、完善计量要求、健全核算口径等,简化操作流程。另外针对报表系统繁多的情况,可以开发些综合型信息平台来适应各类信息需求,以此简化财务人员报表频多繁琐作业的紧张局面。

(3)推进高效绩效评价制度的落地

由于会计人员对单位很多项目并没有全程参与进来,他们对这些项目进行的过程并不了解。因此,必须对相关的绩效评价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对工作流程进行及时更新,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促进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起能够揭示绩效全貌,不重复、不漏掉,尽量细化的指标,设定目标明确、合理、依据充分、易于操作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引进专业绩效评审机构进行客观全面高质高效的综合评价,实现财务人员精准对接的整个流程,對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小结

为了让健全后的会计制度尽可能发挥应有的效能,最大限度的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对财务工作者这方面的日常学习和培训,让更多的高素质财务人员充实到工作中来,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尽量将会计核算业务与社保、人事、税务、绩效评价等业务进行彻底分离,使其更好地为财务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薛瑞涵.关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16).

[2]任艳.评审实务中对绩效评价的若干思考[J].山西财税,2019(1).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探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在校生勤工助学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