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志
猎头圈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阿里的人才最难挖,能留下的都是死忠粉,不认同的早跑了。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在这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人才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对企业来说,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个企业拥有了大量的人才就代表拥有了实力,拥有了未来。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更是不必多说。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类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全行业用人需求持续扩张。
2018年,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2018求职旺季人才趋势报告》。该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旺季人才最为紧缺的五大行业中,互联网位居榜首。
2019年,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19Q1中高端人才报告》。报告显示,对比互联网行业与全行业过去15个月的TSI(人才紧缺指数)走势,互联网行业每个月的中高端人才紧缺程度都明显高于全行业水平,这表明互联网行业依然是最有活力的行业之一。
当今时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企业和员工却是一个双向自由选择的过程。如何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是企业所关心的。
一直以来,对于科技人才来说,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巴巴”)都存在着不小的吸引力。
2019年4月,房地产服务商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技术城市进行时》2019全球报告。该报告显示,作为全球走在技术前沿的中国城市,杭州榜上有名。这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纷纷排列了杭州上榜的原因:很多人都表示,现在杭州的科技氛围很好。更是有人表示:有阿里巴巴在,给技术创新加了很大的码。
那么阿里巴巴是如何吸引人才的?如何判断哪些人才是企业需要的?通过什么留住人才?阿里巴巴能为人才的成长带来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新时代》采访了阿里巴巴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全球负责人陈蓉女士。
选人的关键词
猎头圈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阿里的人才最难挖,能留下的都是死忠粉,不认同的早跑了。
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2018年,脉脉数据研究院对31家国内知名IT互联网及电子通信公司员工平均司龄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BAT三家中,员工平均在职时间最长的是阿里巴巴,2.47年;其次是腾讯,2.28年;百度则为2.19年。其中,蚂蚁金服技术岗员工流失率低于5%,低于行业平均值。
找到合适的人才,然后留住他们,在这方面阿里巴巴没少下功夫。这一点,从最初的招聘选用环节,就可以看出来。
2015年,阿里巴巴提出新的人才战略——“非凡人平常心做非凡事”。
什么是“非凡人”?在阿里巴巴,“非凡人”需要具备的特质有四点——聪明、乐观、皮实、自省。
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前首席人才官彭蕾对这些特质曾做过专门的阐释。聪明,即“专业的能力和开放的思维,智商与情商都高”;皮实,即“经得起折腾,棒杀和捧杀都没关系,能抗压不骄傲”;乐观是指“充分客观理性了解当下真实情况之后仍充满好奇心和乐趣,爱折腾”;自省则是“经常反省自身,建议采用团队复查的方式,不自大傲慢”。
陈蓉介绍,这几个特质成为HR团队在招聘过程中选人的“精髓”。
而在这几个特质中,陈蓉对聪明和乐观这两点更为看重。她解释道:“在招聘的过程中,我把阿里人要具备的4个特质浓缩为两个:聪明和乐观。因为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最大的区别不是不犯错误,而是聪明的人不犯同样的错误。聪明的人一定会自省。乐观就是一个人在面对今天糟糕的状况后,依然相信明天很美好。乐观的人自然而然变得很皮实。”
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HR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标准来对人才进行筛选。一旦应聘者具备了聪明、乐观、皮实、自省等特质,就有机会成为阿里巴巴的员工。
当然,在符合了这些特质之外,想要成为阿里巴巴的员工,还要满足其他要求。业内人士透露:“阿里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样的人,阿里选人有个理念——要的不仅是能力强的人,更重要的是跟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所需要的那种价值观体系相同的人。所以阿里巴巴会为每个岗位的人才画像。”
尽管不同的岗位需要做不同的“人才画像”,但是毫无疑问,聪明、乐观、皮实、自省这几点对于阿里巴巴所需要的人才來说,是必选项。
让人才服务“有温度”
阿里巴巴要打造成一家具有幸福感的公司,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就需要HR们去尽情发挥他们的能力。
2016年,阿里巴巴正式开始了全球化战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阿里巴巴拥有了多元化的人才团队。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阿里巴巴员工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化人才越来越多。
如何为这些多元化的人才提供服务和支持,考验着阿里巴巴的众多HR。为此,阿里巴巴的HR提出搭建要求:可扩展性、敏捷性和客户(员工)第一。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全新的人力资源服务运营模式——海外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HRSSC)成立了。
在人力资源三支柱体系中,HRSSC是HR标准服务的提供者,他们负责解答管理者和员工的问询,帮助BP和COE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并对客户的满意度和卓越运营负责。
不同于一般HRSSC所发挥的作用,在阿里巴巴,陈蓉认为这个部门“更具有灵动性”,所有的人才服务工作都是“跟着业务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陈蓉介绍:“传统意义上的HRSSC聚焦在效率和产能上,因此它要求所有的流程都标准化,因为只有实现了标准化才能更高效。而阿里的HR共享服务中心第一考虑的是员工体验。如果海外员工体验不佳,从入职到合同管理都没有人为他们服务,就不可能实现阿里在海外市场‘抢滩的业务目标。因此,我们当时的首席人才官童文红就要求一定要把HR的中台搭起来。从功能性考虑,HRSSC作为中台,既需要借助系统和智能化为海外员工提供便捷服务,又要为不同的海外市场提供量身定制的员工体验。”
作为大中台一部分的HR共享服务中心,在做好国际化人才服务、海外供应商接洽、政策制度与风俗文化的对接工作时,陈蓉强调共享服务中心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改善客户体验,为阿里员工及HR提供有温度的服務,同时有效传递阿里的核心文化”。
传递温度,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特有的人文关怀,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
针对不同的业务诉求,阿里巴巴的HR团队也在不断尝试改变和调整。“我们要对业务做划分归类,分清楚哪些业务是可以标准化的,哪些业务要体现出‘温度。举个例子,外企往往会把热线服务放在国内,或者放在一个人工成本较低的国家集中处理。但在阿里,我们把热线放在业务集中区域,原因是我们希望能够更加贴近业务,增强前线的员工服务体验。”陈蓉如是说。
留住人心
2019年5月15日,阿里巴巴发布2019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及2019财年业绩。新浪科技消息显示,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截至3月31日的2019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在2019年第一季度(自然年),阿里巴巴的股权奖励支出达到了人民币71亿元,同比增长14%。
得益于对人才投资的持续增加,阿里巴巴如今的人才战略已经显示出了全球化、多元化、可持续化等特征。
阿里巴巴在福利方面,更是下足了功夫,一直提倡阿里的福利是一家有温度的福利。
陈蓉特别介绍了阿里巴巴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一整套福利方案。“iHome置业计划”“iBaby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年轻员工的生活压力。
同时,阿里巴巴还推出了“康乃馨”关爱父母计划(员工除了自己每年一次的公费体检外,还享有2名公费体检的名额用于父母体检)、“iHelp蒲公英计划”(员工或员工家属得了重大疾病的援助金)、“iHope彩虹计划”(家庭特别困难的员工,提供特困援助金)。
一系列福利方案的推出,增强了员工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把员工和组织连接在一起了”,陈蓉表示。
事实上,关心员工就是关心企业。按照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定义,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的责任,改善提升员工的生活品质,让员工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更能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关心员工,为阿里巴巴带来了更多的认可以及良好的口碑。2019年,领英(LinkedIn)在中国首次发布“顶尖公司排行榜”,阿里巴巴名列榜首,成为中国职场人最向往的公司。
不仅为在职员工提供优越的薪酬福利待遇,对于已经离职的员工,阿里巴巴同样给予关怀。
阿里的同事间互称同学,而从阿里离职,被称为毕业。阿里给离职员工定期组织聚会,称为阿里校友会。虽然校友们毕业离开了阿里,但是阿里仍然为他们保留工号和花名。此外,阿里巴巴合伙人蒋芳曾表示:“要给阿里的校友们也提供福利啊,现在阿里的体检系统已经向校友和校友家属开放了,以后,包括阿里集团协议价格采购的酒店机票等,也会向校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