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栋:心怀大地七十载 初心不改“地质人”

2019-08-03 03:23韦斗斗宋文芳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作

文/本刊记者 韦斗斗 宋文芳

“地质工作是一项永恒的事业,地质人是和平时期的游击队员。”李廷栋说。近90岁高龄的他在地质科研道路上已经走了70年,作为老一辈地质人,李廷栋见证了我国地质事业发展的历程。

“未到而立之年,却有花甲之容。”这句话常常被用来调侃地质人工作环境之艰苦。已到耄耋之年的李廷栋脸上却满是从容与朝气。他笑着说:“长时间的野外地质调查研究让自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让自己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如果你内心由衷地热爱一件事,是不会觉得累的,你总会找到让自己有幸福感的点。”

第一次来到李廷栋的办公室,房间里堆满了书和各种白布袋子包裹着的岩石标本,20几平米的房间三个人都显得十分拥挤。李廷栋说:“每去一个地方调研、考察必须要带一块石头回来。”与土为伴,与石相依,大概就是地质人最真实的写照。

李廷栋在叙述自己生平的时候,说到最难忘记的还是同事的牺牲。李廷栋说“因地质工作牺牲的人太多了,我亲身经历的就有几十人。”在地质工作中,死神多少次与李廷栋擦肩而过,这背后是什么信念让李廷栋如此坚持?

时间回到1949年,这一年,李廷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经济建设是当时的重中之重,矿产资源无疑成为了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筹码,矿产资源的勘察和开采是当务之急,而当时我国的地质人才仅300余人,人才极度匮乏。还是一名高中生的李廷栋机缘巧合之下在北京大学接触到了地质知识,被神秘地下世界所吸引,萌生了从事地质工作的想法。

1950年,李廷栋如愿考入了当时的北京大学地质系,大学期间李廷栋努力学习地质知识,积极参加野外地质实习,打下了较好的地质知识和实践基础。

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有一件事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1952年夏天,他们到北戴河进行野外地质实习,恰逢李四光先生在北戴河休假,他听说北大学生在这里实习,就亲自接见了他们,带他们到山区观察讲解地质现象。李四光这种诲人不倦、热爱青年的师表风范给李廷栋很大启发。北京大学科学院学风求实,老师严谨施教,人才荟萃。一批批科学家一生奉献、力图强国的事迹让李廷栋深知一名真正的地质人双脚所到之处,皆是立国之本,护国之盾。献身地质事业的决心与责任感深入李廷栋的内心。

1953年,毕业后的李廷栋被分配到地质部机关,先是从事地质科技管理工作,后又担任刘景范副部长的业务秘书。当时,李廷栋经常跟随地质部工作组和苏联专家到中国许多矿区调查研究,学习到了许多有关矿床地质和勘查技术方面的知识,搜集积累了大量有关区域地质和矿产地质的资料。

在回忆这一段工作经历时,李廷栋表示让他最难忘记的是1956年西北地区的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李廷栋说:“那是1956年,刘景范副部长去西北几个矿区地质考察,同行的有两个苏联专家,我作为业务秘书随行。从兰州下火车之后我们乘汽车沿河西走廊行进,一天行程约200公里,条件十分艰苦。其中一个苏联专家在路上因病牺牲了。”

他们第一站是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祁连山,冒着大雪抵达镜铁山铁矿区。6月的镜铁山仍寒若严冬、清风冷月。在镜铁山工作5天后,他们又到甘肃北山荒无人烟的花牛山铅锌矿区进行了四五天的调查。尔后,他们一行人又过当金山口,前往柴达木盆地几个矿区检查工作,因为路远,只能夜宿当金山口。6月的当金山口异常寒冷,大家只能以面包充饥,以冷开水解渴,在汽车上坐卧度夜。进入柴达木盆地以后,在锡铁山铅锌矿区工作五六天,在岩盐田上过大柴旦到格尔木,尔后过青海湖抵西宁,结束了那一次的野外地质考察,历时50多天。

1951年10月,李四光(第二排左二)与北大地质系二年级全体学生合影(第三排左四为李廷栋)

1956年6月,李廷栋(右一)在青海锡铁山矿区与原地质部副部长刘景范(右二)合影

对这一段经历,李廷栋至今仍感慨不已。在那次赴西北地区进行地质考察的同志大部分均已去世。李廷栋常常带着欣慰和悲伤的心情追忆那一段往事。2012年4月,当他再一次乘车重过河西走廊时,看着那里天翻地覆的变化,忆起50多年前的那一次西北行的情景,山水依旧,但斯人已去,颇有所感,曾写下七律一首,赋诗陈感:河西残春雾漫漫,寻梦五十二年前。祁连山上六月雪,清风冷月大河畔。嘉峪关楼赞长墙,千佛洞里叹困难。当金山谷寒宿夜,大漠烈日走盐田。平湖碧水美食鱼,深山荒岭宝藏探。山河依旧春常在,亲人西行永不还。

这一段经历也让李廷栋感受到地质工作并非有些人所想的那样轻松,也是这一段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野外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他多次申请去野外地质工作第一线进行地质调查研究。

西江可视化发展稳步推进,各部门可共享水上“千里眼”;多部门联合持续高压打击西江违法采运砂船,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市级自用船管理办法在省内率先出台……自去年平安西江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西江肇庆段水域的安全监管成果显著,安全形势愈发稳定,船舶航行放心,海事监管尽心,市民出行安心。

1957年李廷栋获批走进了大兴安岭,一去就是四年。

当时,大兴安岭基本是地质调查空白区,这里森林茂密、交通不便,每天都要徒步数十里进行地质观测研究。几乎天天浸泡在雨水、河水和汗水之中,还受到猛兽的攻击。有一次断粮,李廷栋和他的同事挖野菜、采蘑菇充饥。在这艰苦的环境之下,李廷栋和同事们填绘了大兴安岭北部1∶100万地质图,填补了该区地质研究的空白,初步建立了该区地层系统和侵入岩期序,总结了区域地质特征,提出该区构造的多旋回发展程式和构造的继承性、新生性、迁移性等演化规律;特别是得布尔干大断裂、前寒武系和热河动物群的发现,对于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地层对比和构造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1965年,李廷栋又调任地质部川西地质综合研究队队长,赴川西进行地质调查研究。这一去又是三年。

川西高原山高谷深,气候多变,李廷栋等为了及时完成工作任务,曾自己背着几十斤的行装,从海拔4200米的乾宁,连夜赶到海拔2000米的丹巴城,进行了丹巴地区地质构造及云母矿成矿地质条件的探索研究,获得一些创新研究成果。川西地质研究队在四川西部的三叠系及宝兴、金汤一带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中发现了丰富的大化石和微体化石,初步建立起宝兴一带古生代地层层序,查明了二叠系的构造轮廓及与三叠系的接触关系。在宝兴以北首次采获早泥盆世布拉格期镰形新单笔石,这也是国内的首次发现,并发现了丰富的珊瑚、虫牙、几丁虫、单细胞藻类化石及高等植物的孢子,实现了地层古生物研究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多次野外实战经验,也为李廷栋后期地质编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主持编制了多种地质矿产图件,并且不断地探索技术方法、总结编图经验。在编图中,他始终坚持“严格要求、精心设计、精心编绘、严格审校、力求创新”的指导思想。

1990年12月,李廷栋在南极半岛中国长城站

1958年9月,李廷栋(右三)和队员们在大兴安岭北部北二次河畔找到储粮点,驮回粮油的喜悦

2017年12月28日,河北地质大学李廷栋青年科技创新基金启动仪式

他先后主持编制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972年版)、1∶500万《亚洲地质图》(197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1973年版)及1∶500万《亚欧地质图》等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地矿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土资源地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976年版)、和《亚洲地质图》于1976年在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示,在国内外地质界、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使我国地质编图开始走向世界。

在主政地质科学院6年期间,李廷栋与其他院领导一起,拨乱反正,整顿恢复科研秩序,恢复了研究生制度,建立了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和李四光纪念馆,并提出地质科学院要发挥五个作用的办院方针。这五个作用是,在地质工作规划、部署和科技发展上发挥咨询参谋的作用;在重大地质科技问题研究上发挥攻坚作用;在先进地质理论、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引进研制上发挥带头作用;在高端人才培养上发挥摇篮作用;在国内外地质科技交流与合作上发挥桥梁作用。同时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使地质科学院步入先进科研机构行列。

中法喜马拉雅地质构造的合作研究是一次大规模的地质科学考察,先后参加工作的有四百余人。李廷栋作为中方联系人,参加并主持了历次中法双方的会晤和谈判,并先后三次进藏开展地质调查研究。

李廷栋作为主要作者之一,发表了《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总论》等专著。他从地质与地球物理的结合上论述了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构造及其演化模式,指出高原存在扬子、华夏、冈瓦纳三种类型的基底,提出“陆内汇聚——地壳分层加厚——重力均衡调整”的青藏高原隆升模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李廷栋主持了“南极岩石圈结构”的国家攻关项目,并亲赴南极进行了地质考察。为了在较短时期内掌握南极大陆地质概貌,取得几项高水平的科学成果,他提出并实施了“抓两头”的科学考察战略∶一头抓地质立典式的调查研究,一头抓区域地质综合研究。实践证明,这种科考战略是有效的。

他们一方面充分利用长城站、中山站的工作条件,选择前沿性、关键性的地质问题开展地质立典式的精细的地质调查研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科研成果:首次提出了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5.5—5亿年前泛非构造热事件及其地质含义;在南极首次发现罕见的硅硼镁铝矿;完善了南极地区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地层层序和构造格架;进一步厘定了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火山岩时代和成因;对陆地威德尔生物地理区和冈瓦纳古陆再造提出了新的证据和认识。

另一方面他们又狠抓区域综合研究,编制了1∶500万南极地质图,系统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和矿产资料,总结了南极大陆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和矿产资源的总体面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编制完成南极洲地质图的少数国家之一,为中国制定南极政策和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贡献。

七十年来,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变化天翻地覆。如今,地质事业已成为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一大产业。地质事业从业人员也从最初的不到300人到如今的百万大军。

李廷栋说:“地下资源是把双刃剑,但保护优化环境与地质矿产资源的开发并不冲突。我们要立足创新,在充分利用地下资源的前提下,减少环境污染,突破瓶颈,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家里有矿心里不慌。矿产资源是工业建设的粮食,没有矿产资源就是无米之炊,国家的经济建设寸步难行,在现在紧张的国际关系下,我们更需要立足国内。矿产勘探到开采,至少需要5至10年的时间,地质找矿工作必须提前进行。”李廷栋认为,地下资源就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地下长城。

“科技和教育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国家要富强就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走创新之路”李廷栋说。为此,他在河北地质大学设立“李廷栋青年科技创新奖”,旨在弘扬科技创新精神,奖金由“李廷栋青年科技创新基金”提供,对河北地质大学青年学生、教师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

作为河北地质大学的名誉校长,李廷栋特别关注地质人才的培养,他一直强调要尊重地质人才的成长规律。他说:“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存亡,一项事业的成败,一个单位的荣枯,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多少和发挥作用的程度。”地质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地质人才特殊的成长规律。李廷栋说:“地质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地质工作探索性很强,地质人才的成长需要长期的基础研究和野外地质实践,需要长期的科学积累与经验的总结。”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李廷栋依旧活跃在科研一线,心怀大地,不忘初心,步履不停。1930年李廷栋出生于在河北省栾城县,说起故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积极配合河北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安排高端人才引进和服务工作,为地质人才的培养和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李廷栋院士在办公室向本刊社长宋文芳介绍岩石标本

后记:

本刊为了配合河北省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在省科协建设“河北院士之家”工作,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上并专门设立了“河北籍院士”板块。本刊设有“院士天地”专栏,对“河北籍院士”进行系列报道。

猜你喜欢
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