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平
摘 要 一把成功的紫砂作品必然是形与神的完美统一,唯有形神兼备的造型,才能引人注目、发人深思,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精神的享受。本文以紫砂壶“四方传炉”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紫砂壶;四方传炉;文化意境
“人间珠宝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彩纷呈的造型为人所熟知,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发展,融合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与时俱进,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紫砂壶作为传统文化的深厚载体,每把壶都有独特的意境和价值,给人以精神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共鸣,实现人与壶的交流。
以形显神、以神统形,紫砂壶作为传统手工艺品,有别于现代机器的批量复制,每把壶都有独特的造型和气质,一把成功的紫砂作品必然是形与神的完美统一。只有恰到好处、形神兼备的造型才能渲染出独一无二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让人身临其境,达到心中的世外桃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紫砂壶造型题材丰富,简单的传统器型经由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在艺人的智慧匠心下不断创新延伸,形成精彩纷呈的造型工艺体系。
“四方传炉壶”是一款经典器型,频繁出现于清末民初时期,经由后人的改良演化不断传承,发展至今成为历经时代洗礼、兴久不衰的器型。关于传炉的来历有两个说法,其一是人们认为传炉是古代道家炼丹所用的丹炉,东晋时期著名道教领袖葛洪,常常游览天下名山,专攻医道、炼丹术。一次,他游玩至麻姑神功泉,其泉水清冽脱俗,令他流连忘返,于是他以传炉炼丹,此丹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而一直以来,人寿之极致又称为茶寿。延年益寿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以紫砂壶仿传炉之型代表饮茶延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心理。其二是,古时有“金殿传胪(炉)”一说,明清时期采用科举选拔制度,皇帝于殿试后两天召见新科进士。考取的进士们穿着公服,与百官一起分列正殿左右,恭立于门前听候传呼,听候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这就是“金殿传胪”,是一种荣耀。这里的“传炉”有登科高中、榜上有名、飞黄腾达的象征意义,比喻事业成功或地位高升。此壶以传炉为原型,寓意丰富,既体现了传统道家思想,有延年益寿的祝福之意,又体现了努力进取、奋勇攀登、改变人生的精神意志,丰富了作品的意境,给人以人生的指导,让人在玩壶品茗的悠闲时光中,感受到深刻的人生真谛和无形的激励。
就造型而言,紫砂壶大致可分为光素器、花器和筋纹器,三大类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紫砂壶造型的艺术宝库。“四方传炉壶”属于紫砂光素器的范畴,欣赏此壶,其器身以四方为基本形制,造型沉穩,四条棱线曲中带直、直中带曲,棱角方中寓圆、圆中有方,比一般方器多了一份圆润之美。行话说,一方抵十圆,可见方器制作难度之高,方圆相济更是极为体现制壶功底,因此,“传炉壶”为方器中最具挑战的器型之一。“传炉壶”又称“四猪脚”,四个猪脚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底足采用短柱形鼎足式样,古韵盎然,仿佛潜藏着无尽的历史风云,“传炉壶”厚重磅礴,钉足来源于古代青铜鼎,青铜鼎起源于商周时期,是古代礼器,象征着权力和威严,以鼎足入壶,彰显了磅礴大气之风。四个钉足架高壶身,中和了壶身的敦厚,使整壶显得挺拔有势,有不怒而威之感;壶流为三弯流,与壶身暗接,从壶身蓄势而出,转折有度,出水浑厚有力,壶嘴流口收势利落,处理难度极大;圈把呈上扬之势,挺括有力,与壶流相互呼应,提升整壶气势;壶盖制作精良,为压盖形式,与壶身通转合缝,子母线吻合,面面俱到,延续了全壶神韵;壶钮可谓此壶的点睛之笔,饱满而不笨重,珠圆玉润,立于盖面中央,仿若吸收着天地灵气,平添了作品的神韵。老子曰:“大象无形,大巧不工”。这形容的不正是“传炉壶”吗?整器简单却不简约,整体造型比例协调,各部位搭配和谐,线条强劲有力、浑厚端正,再加上此壶以原矿紫泥制成,紫泥沉穆稳重的色泽更是与造型相辅相成,彰显了青铜器般的威严与大气,整壶精、气、神俱佳,棱角藏锋却刚寓于柔,恰到好处地演绎了刚与柔、儒雅与温婉相结合的美,体现了方圆相济的处世哲学,深化了作品的主旨内涵。
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说过:“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对此我深以为然,身为一名紫砂艺人,必须以传统为基础,保持守静的态度和精神,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艺,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创意,让作品形神兼备。
参 考 文 献
[1]袁国强.浅谈紫砂茗器“四方传炉壶”的处事哲学[J].江苏陶瓷,201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