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柳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养殖产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养殖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养殖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诸多问题,动物疫病就是其中问题之一,目前动物疫病的防治是影响畜牧业是否能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对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以下分析。
一、畜禽养殖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养殖场地选择不当。大部分畜禽养殖者都不是专业畜牧人员,在建造养殖场地时缺少专业知识,养殖场建造不合理规范,同时养殖户也不愿意向专业的畜牧人员请教,导致有的养殖户将养殖场建在政府规划的限养区或禁养区,也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
2、养殖场的饲养功能区分划不合理
生活、办公、饲养、隔离区都没有做到严格分离;畜禽养殖区也未建造消毒设施,进出养殖区的人员以及车辆都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养殖场内道路没有污道、净道区分、污水和雨水不能做到区分,给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3、畜禽病死与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不规范
部分养殖场与养殖户在畜禽发病时,短时间治疗未见好转就将畜禽出售,甚至有的养殖户以及养殖场将已经病死的畜禽售卖;还有将病死的畜禽丢弃在道路、河流、山地、树林里,不仅环境受到污染,病菌和疫情也会扩散;在处理粪便时,未将粪便放到干粪池中堆积发酵,随意堆放在空地上,污水横流、使得蝇虫滋生,有的养殖户没有沉淀池、沼气池、粪液净化设施,即便有的养殖户修建了沉淀池、沼氣池、净化池,但也未加以利用。粪液不仅污染较为严重,当中还含有大量的病菌,是畜禽疫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得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下去受到了阻碍。
4、生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部分养殖户与养殖场对购进的药品、疫苗、饲料等生产厂家、批号、使用以及保质期的时间记录的不清楚,没记或保存不当;在畜禽购进、售出、病死畜禽的数量上发生逻辑性的错误;在引种、补栏前不去养殖场内观察,调种后不隔离就混群;使用的消毒药品的品种、消毒的次数、操作的消毒人员记录不够详细;免疫标识的使用数量与畜禽出栏的数量不吻合,佩戴率较低;生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疫病发生时,不利于疫病的追溯,也不利于畜禽产地的检疫开展。
5、免疫程序不够合理
部分畜禽养殖场无法根据本区域以及场所疫病流行的特点,制订出比较合理的免疫程序,片面的套用网络、书上或其它免疫程序,在或者多年使用一个免疫程序,缺乏针对性的免疫程序;很少开展免疫抗体的检测,甚至于拒绝当地动物监督局的抽检,最终导致免疫抗体的时间不清,一但发病原因不明。
6、散养畜禽免疫密度难以全面覆盖
在农村都是采用散养方式进行饲养,人畜混居、多种畜禽采用混养,对环境不仅造成污染,也会有疫病交叉感染,在农村畜禽养殖户文化知识都比较薄弱,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对畜禽防疫认识不到位,畜禽防疫的水平也较低,一但有疫病发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最终导致疫病扩散,给人员、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二、动物防疫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①农村畜牧工作者一般是一人多职,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既管防疫又负责监管工作,导致在开展工作时难以受到约束;还存在着动物防疫队伍与技术跟不上;配备的仪器与基础设施不匹配;因经费不足原因,很难开展深入的工作;另外,农村畜牧防疫工作者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的积极性不强,甚至于有很多专业技能型的防疫员另谋其它职业。因环境与待遇原因很难招揽和留住技术人才;导致基层畜牧工作人员老化,目前有很多农村动物防疫员都是当地农民,因文化水平有限,知识结构业较陈旧,并且很少有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严重的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②农村动物防疫员的工作量大,一人身兼防疫、检疫、疫情监测、畜牧发展等多个身份,缺少专业化的学习。
③经费不足,因受经费的限制有很多农村监测、检测设备陈旧老化不能得到及时更新,条件也比较简陋,无法确保重大疫情防治工作的需要。
2、建议及对策
①提高认识,加大畜牧防疫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动物防疫的基本知识,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媒体、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条幅等方式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让养殖户明白谁养殖、谁防疫的道理。宣传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户与养殖场业主的防疫意识,争取让养殖大户做到主动防疫,散养业主积极配合防疫,并且树立好“防重于治”的观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查处,为能更好地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创造良好的宣传和舆论氛围。
②提高畜牧人员整体素质,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畜禽防疫本领。农村兽医是动物疫病防御的第一线,应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农村防疫员熟练掌握疫苗的运输、保存、稀释、应用等全套的防疫操作技术,也要加大畜禽养殖的最新技术、动物疾病防控方面的推广力度,全面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与畜禽养殖水平,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③提高畜牧工作者待遇,提升农村畜牧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应提供开展实验室研究的硬件措施;加大对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对农村畜牧站在工作岗位设置、职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便于吸引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加入。政府作为动物防疫经费投入的主体,应将每年需要的防疫经费列为财政预算,保证现有的农村畜牧员每月可以领到补贴基础,也可以适当增加一定类别的预算补贴,让在免疫过程中出现死亡现象的养殖户给予一些补助。完善最基本的易耗品补充,对防疫时所需的必要物资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基本易耗品的消耗。
④重组农村防疫员队伍。将目前现有的农村防疫员进行整合,全面培训、提高防疫员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村畜牧站的管理体制,不再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确立农村防疫员的资质,例如将年龄设置到5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设置在高中以上,固定农村防疫员的工资,让农村防疫员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
(作者单位:125001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