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春
针对规模化土鸡养殖场的主要疫病,阐述了防治建议,目的在于降低土鸡养殖疫病发生率,保证养殖质量,控制疫情的发生,从而推动我国家禽养殖行业发展。
规模化土鸡养殖是目前家禽业养殖的主要发展趋势。土鸡养殖过程中,放养之后一般需要通过人为的方式对疫病进行控制,但是这带有一定难度。为了保证土鸡养殖质量,需要针对规模化土鸡养殖场内部的疫病展开分析,并制定放置策略。
一、规模化土鸡养殖场主要疫病
1、寄生虫病
寄生虫主要生长在土鸡的体内,一般以球虫、蛔虫和赖利绦虫等为主。
2、新城疫
通常土鸡养殖户都接受了免疫程序,然而接种疫苗主要使用弱毒疫苗,油乳剂疫苗免疫接种规范性有待提升,无法彻底抵抗新城疫的发生。
3、禽流感
禽流感是土鸡养殖最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一般是在冬季出现,免疫程序落实完善的养殖场发病情节较轻。
4、支原体病
支原体病主要出现在雏鸡、青年鸡群体,发病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日龄、养殖所在地气候、饲养管理等。一旦爆发支原体病,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超过20%。个别土鸡养殖场依然采用粗放式方法,育雏室条件无法满足相关要求,监测不到位,加上鸡群密度较大,通风条件不好,便会加大鸡支原体病的发病几率。如果青年鸡感染支原体病,初期的呼吸症状不明显,病程延续时间比较长,症状为眼睛流泪、肿胀,且有黄白色干酪样分泌物。
5、球虫病
土鸡养殖期间,患群球虫阳性的几率非常高,可达100%。这种疾病的主要对象为雏鸡,一旦患球虫病,鸡群的生长速度减缓,引发肠道疾病,虽然并发症较多,但是致死率整体来说较低。
二、规模化土鸡养殖场主要疫病防治方法
1、常规防疫建议
养殖场内要有完善的疫病预防制度,特别是规模比较大的土鸡养殖场,建议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设置专门的防疫管理岗位,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巡查,了解鸡群生长状态,将病死鸡从鸡群中检出,并且进行深埋处理。鸡群栖息区域的粪便及时清理,对于鸡群饮用的水源做好消毒工作,如果天气出现变化,需要在养殖区域内进行预防性投药处理。若出现情节严重的疫情,土鸡晚间栖息时段,需要马上接种疫苗,并且将所有养殖用具消毒。
2、优化土鸡养殖免疫流程
因为土鸡主要是以野外养殖为主,放养之后很少能够人工进行干预,所以防疫控制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对土鸡养殖免疫流程进行优化,具体如下:①针对1日龄的土鸡。在土鸡的颈部皮下处接种1倍量的马立克氏病多价疫苗;②针对4日龄的土鸡。采用滴鼻点眼的方法接种2倍量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③针对7日龄的土鸡。同样使用滴鼻点眼的方式接种2倍量的新城疫L系疫苗;④针对12日龄的土鸡。接种4倍饮水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⑤针对13日龄的土鸡。第二次接种4倍饮水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⑥针对16日龄的土鸡。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在胸部接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油乳剂灭活疫苗;⑦针对18日龄的土鸡。采用滴鼻点眼免疫的方式接种4倍量新城疫L系疫苗;⑧针对20日龄的土鸡。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接种2倍量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⑨针对24日的土鸡。采用胸肌注射的方式接种1倍量禽流感灭活疫苗;⑩针对28日龄的土鸡。在翅部接种2倍量的刺种禽痘弱毒疫苗。
3、常见疫病防治
①球虫病
规模土鸡养殖期间,球虫病是诸多疾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制定该疾病的防治方案,需要参考流行病学以及症状结合剖检的方式进行确诊。治疗过程中,防治人员可以在饮用水中掺加磺胺哇恶琳、马杜霉素钱盐,养殖场主要为分散养殖,一旦发生死亡现象,无法及时发现。养殖人员需要时刻观察鸡群,如果发现病鸡没有及时饮水食料,便可以确定投药这种方式效果不佳。为此,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在饲料中定期放置左旋咪陛驱除肠道线虫,一旦到达球虫发病发时期,同样要运用磺胺哇德琳、马杜霉素钱盐替换饮水,在不加量的情况下连续引用3天,7天左右可以投药1次,便可以降低球虫病发病率。
②组织滴虫病
组织滴虫病一般出现在球虫病的高峰时期之后,一旦养殖人员发现病死雞之后,便要在饮用水中掺加浓度为0.05%的甲硝陛溶液,持续5天之后便可以见效。
③新城疫
如果新城疫疫苗接种已经免疫,土鸡养殖过程中便会出现新城疫。一般在土鸡养殖的后期,无法确定鸡群的免疫情况,导致出现遗漏的现象便会导致新城疫疾病,这种疾病的治疗并没有直接有效的药物,需要养殖人员做好防治工作。
综上所述,针对规模化土鸡养殖,因为养殖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疫病,一方面要及时治疗,另一方面则要做好防治,找出疾病发生根源,保证土鸡养殖效果,为市场提供安全的食品。
(作者单位:362324福建省南安市乐峰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