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佼
我在伊斯曼音乐学院读书时,曾应咪莉女士之邀共进周末午餐。和这位老人的缘分,始于无意间看到的一则宣传单一一宣传单是由罗彻斯特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印发的,他们组织了一个当地志愿者与留学生的交流活动,目的是让国际学生更快了解美国的本土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习俗。
因为学的是钢琴专业,我与两名同学和这位酷爱古典音乐的咪莉结为一组。咪莉是在纽约出生、长大的,在纽约和芝加哥都工作过,之后选择到罗彻斯特市落户并养育下一代。退休前,她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如今两个儿子都不在身旁,只有她一人在这里生活。和我们“从小城市走向大城市”的步伐相比,咪莉有点另类。
走进客厅,如同步入一个小型画廊,能挂画的空间全都被用上了。咪莉指着其中一幅画介绍道:“这是我过生日时儿子送给我的。儿子问我喜欢首饰还是艺术品,我选择了艺术品,这栋玻璃大厦就是我最喜欢的一栋纽约的建筑。”客厅靠窗的角落里放着一台同样上了年纪的三角钢琴,对面的墙一边摆满CD,一边整齐地摞着《国家地理》杂志。
餐前,咪莉执意不让我们帮忙,全都自己应付;为了迎接我们三名学生,她还精心准备了她不吃的零食。餐间,咪莉兴致勃勃地讲起她十几岁时和哥哥去卡内基音乐厅看钢琴家鲁宾斯坦演出的情景。演出结束后她偷偷溜到后台,目睹了鲁宾斯坦用五种语言同时和身边的五个客人聊天,可能就是从那个瞬间开始,她对古典音乐有了兴趣,并且延续了一辈子。谈及听音乐会,她不时提醒我们:“在纽约,除非住曼哈顿,否则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出门。在罗彻斯特便不一样了,提前十五分钟就好,免费停车。”我有些不识规矩地插话:“您为什么选择留在和纽约、芝加哥完全不一样的城市?”她眨了眨漂亮的眼睛答道:“我想在纽约长大的人都愿意脱离它吧。”
一餐下来,她吃得很少,可见为款待我们,她一定耗费了不少精力。看着她,我想起了我的姥姥,每次带我出去吃饭时,看我一副狼吞虎咽之相,她吃上几口就满足了。记得上学时每次通电话,她从不过问我学习的事情,总提醒我要注意营养,学会平衡自己的日程。可惜,这只是“理想”中的生活,现实,并不那么理想。
而咪莉展现给我的,就是这种健康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忱,豁达乐观的她把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不緊不慢。在罗彻斯特,如今已满头白发的人看见咪莉时,依旧亲切地称她“校长”。当了几十年校长,咪莉一直为社区作贡献,到晚年还在倾其所能,为远行的游子提供帮助。临别时,她遗憾地说因为要去医院,感恩节时不能请我们来做客。我刚想帮忙,就被她拒绝了,安慰我说她有朋友帮忙。“养儿防老”在她身上没有一丁点痕迹,不知道这和她幸福的晚年生活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咪莉一再承诺下次一定带我们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还骄傲地说:“当年我经常带孙辈们去那里,如今他们都长大了。”她把我们当成她的孩子,在自己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给我们最不斤斤计较的爱,且不期望我们的回馈。
希望几十年后的我,也能拥有和她一样的胸怀。(资料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