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娟 张浩男 黄春丽
[摘要]“00后”大学生成长于新媒体环境下,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化的群体特征,表现为具有独立意识和务实精神,但同时也具有盲目自信、个人主义、信息辨别能力不足的劣势。为此,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发挥“00后”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优势,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将教育内容嵌入网络信息载体之中,并以学生熟知的网络化手段将其呈现出来。
[关键词]“0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化
[作者简介]刘桂娟(1983-),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6KSE01)。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6-0062-02
2018年高校新生报到数据显示,本科新生中有近3/4的学生是“00后”,“00后”将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与“80后”“90后”相比,“00后”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更具鲜明的个性特征。对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而言,如何采用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引导“00后”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00后”成长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自媒体”“融媒体”这些对于“00后”来说并不陌生,受网络环境的影响,“00后”群体更容易快速的接受外界的讯息。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一代群体更加张扬个性,对于物质需求和审美有着不一样的追求和感受。归结而言,“00后”大学生呈现出如下个性化的特征:
其一,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与独立行为。“00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更加强烈,主要体现在对学校、专业、地域等的选择过程中大多遵从自身的意愿,且能够独立完成入学的各项事宜,因此,外界也给这些学生贴上了“独特”“早熟”“自信”的标签①。受独立意识的影响,“00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为独立学习和自主生活的行为习惯,但是这种独立意识和独立的行为也并不意味着“00后”群体思想上的成熟,反而也会由于一些果断和盲目自信,导致其在面对挫折时不知如何应对。
其二,具有一定的务实精神与人生理想。“00后”大学生生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为丰富的物质享受,同时这一代学生也因此收获了更为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童年经历,由此一些大学生能够以更为客观和冷静的态度来看待世界,形成了相对理性的价值观念。“00后”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也比较务实,并且基本能够认识到学习和工作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来获得,所以“00后”也被称为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务实精神和比较注重实际的人生理想能够推动着“00后”大学生不懈努力,从消极的方面来看,“00后”的人生观念中比较注重自我,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
其三,娱乐化、网络化的生活方式,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足。“数媒土著”是“00后”大学生的又一个典型特征,他们也被称为“移动互联网一代”。“00后”大学生接触和使用移动互联网的频率非常高,由此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互联网思维,网络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与之前的学生不同,“00后”大学生选择空手去学校报到,行李、衣物等多通过物流公司邮寄,他们很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并且他们热衷于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想法、结交朋友、玩网络游戏等,受互联网信息更新速度快的影响,“00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的转移速度也很快。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资讯,其中不乏一些低俗、不良网络信息,这对于“00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尤其是“00后”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并非完全成熟,其对于信息的识别和筛选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也容易成为网络垃圾信息或不良信息影响下的“受害者”。
“0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这些个性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首先要正视这些问题,厘清“00后”大学生的优势、不足以及需求,进而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一)通过沟通了解需求,激发主体自觉意识
针对“00后”大学生具有独立意识和思维能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应树立学生主体思维,通过沟通和互动了解“00后”大学生的需求和思想动态,树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由于当前“00后”大学生的年龄约在16—18岁之间,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价值观念,他们更加需要外界的正确引导。在教育和引导方式的选择上,“沟通”是最佳途径,也是教育者了解学生需求的有效方式。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环境中,高校教师扮演长辈和学生朋友的双重角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和信任关系是教育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为此,高校教师不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还要与学生做朋友,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沟通的过程中可采取如下方法:其一,主动关注,通过侧面关注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动态。如借助微信、微博等关注学生的言论,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其二,主动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将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以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去關心学生,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其三,持续沟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持续的转变过程,而且学生的需求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一定差异,为此,高校教师应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沟通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学生内心,进而才能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的精神和品质是学生个体成长不可缺少的,如果学生的思想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当前限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的主要因素是内容更新迟滞,现有的一些核心价值观课程不能满足“00后”大学生的需求。基于此,建议从如下方面入手:其一,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课程。高校应结合自身的校园文化进行设计,对现有的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进行有机整合,将核心价值观培育嵌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形成校园文化精品课程。依据“0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对原有内容进行增补,如增加一些现代化的元素,体现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特征;增加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元素,充实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组织开展传诵经典的活动,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其二,以文化精髓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一种价值观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十分丰富的、优秀的文化元素,这些内容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此,高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将民族精神、传统故事等作为教学内容,逐渐增强“00后”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采取多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个性潜能
如前所述,“00后”大学生对于人生理想、学习和工作有着独特的看法,且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做到“对症下药”,瞄准学生的兴趣点,发挥学生现有的个性优势和潜能。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构造符合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的教学环境,结合“00后”大学生“数媒土著”的身份特点开展教学工作。首先,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的网络舆论氛围。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充分关注学生日常关注的网络媒体,如网络社交媒体、网络小站等,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坚决避免一些不良信息或错误思潮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可以将核心价值观嵌入学生的网络娱乐生活载体之中,如网络游戏、抖音等,以一种“娱乐”的精神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增添其趣味性。其次,基于“0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建议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竞赛。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制作、课题活动方案的设计等网上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②。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教育作品,在参与的同时,学生对于这些思想观念的认识也会得到一定的加深。再次,丰富社会实践活动,以“行动”促进“认知”。陶行知先生提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先行后知”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00后”大学生更加喜欢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并且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其影响也更为深刻。具体而言,高校应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鼓励师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学习,遵循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的教学规律。
综上所述,受全球化、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的多重影响,“00后”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大学生的异质性,这些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样也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00后”大学生逐渐迈入高校校园,其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为此,高校应全面了解“00后”群体的特征,积极的与之沟通,并尝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探寻更具针对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注释]
①殷鑫,窦立军.0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17):195-196.
②王海建.“00后”大學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475(10):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