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博
[摘要]新媒体环境与党员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时代赋予的一个崭新课题。因此,必须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上有所改进,提高对新媒体的运用能力,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功能,使新媒体与党员教育充分结合,以提高新媒体对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党员教育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并提出了一定的改进策略,以使新媒体更好地与党员教育有机结合。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党员教育;新机遇;新挑战;策略
[作者简介]田立博(1982-),男,汉族,河北清河县人,邢台学院,政工师,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6-0030-02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已经被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同时党员的生存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媒体必将对党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十八大以来,围绕“鉴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号召,给党员干部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定和新的要求,要求各级组织和党员加强对理想信念的教育。现在,广大党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受到新媒体的深刻影响,如何将新媒体与党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更好的党员教育之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媒体与党员教育的结合延伸了教育党员的平台功能。研究者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员教育的新机遇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党员教育时空的拓展。先搞清楚新媒体和党员教育的关系是研究问题的方法。研究者认为新媒体对党员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教育阵地的转换,还应体现在时空的拓展。相关学者主张在“互联网+”趋势下不能把新媒体和党员教育技术简单的结合。因为传统党员教育在传播上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单向传播,如果新媒体也是这样一种传播方式,即便它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巨大优势,传播效果并不会增强。因此,新媒体对党员教育带来时空拓展这一新的机遇,相关人员要认真研究,找到新媒体与党员教育的深度融合的方法。
(二)党员教育手段的增加。一般形式的党员教育手段比较简单,比如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主题党课培训、专题座谈会和参观访问等。这些形式虽然体现出党员教育集中学习的特点,但是受到时空的限制,教育效果不十分理想。新媒体在党员教育的运用可以有效规避这些不足,扩大教育面,即刻更新信息,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新媒体具有个性化和亲民性,能够多方位满足人民的需求,并且新媒体操作起来十分简单,几乎没有门槛,交互作用强、传递信息快,使其成为“互联网+党员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有利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的廣泛传播。
(三)党员教育主客体的互动。信息传达的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因此区别于传统媒体,对于党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一种方便的沟通通道。吴荣军认为,党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的状态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改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各自之间的关系可以处在平等交流、自然相处的状态,彻底改变了过去党员教育生硬灌输的做法,特别改变了教育者居高临下,受教育者惟命是从的感觉,从而更好地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
自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新媒体发展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已经被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跟传统媒体是根本不同的,它的互动性更强,传播主体和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也能互相即时传递信息。新媒体环境下党员教育面临巨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
(一)多样的信息来源对党员价值观的冲击。当今世界具有多种意识形态,它们之间相互碰撞又相互融合,处在一场无形的战争当中,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的主导理论思想,但有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自媒体努力对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宣传普世价值和文化渗透,企图从思想上改造我们。聂晓愚对当今自媒体时代青年党员的价值观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媒体时代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新媒体大大提升了青年党员获取信息的范围,却容易形成特点各异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青年党员的认知范围,又促使他们价值观认识没法引导;如果青年党员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那么青年党员价值观实践就会功利化。吴荣军分析,人们之间的长期虚拟状态存在,不利于党员健康人格的养成。综上所述,困境与制约都会对党员价值观统一化造成不利影响。
(二)便捷的信息传播对教育效果的消解。完成党的宏伟大业需要依靠一支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广大党员干部队伍,党员的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并非一下子就能形成的,而是党员们终身修炼的一个过程。当前研究表明,不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下,党员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媒体对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的教育效果应该引起重视。张世爱、王传中等一致认为,青年党员的马克思主义觉悟普遍不够高,还存在一定的不成熟,尤其是好感性而发,看待问题多是单一角度,对政治话题的敏锐性和辨别性不高,思想很容易被有关事物影响。新媒体是互联网的产物,上面存在各式各样的信息,受教育者在接触这些信息之前并没有进行筛选,对党员教育效果的厘定提出了一个难题,对于统一化的党员教育工作开展有些不利。
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新媒体环境下对党员教育采取策略的研究可以从宏观、微观,对策与建议四个方面考虑。
(一)把握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意识形态属于哲学上的形而上的内容,它是依附于具体的事物发挥作用的。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了效率极高的交流体验,多元化的交互信息在新媒体上互相传播与碰撞,如何保持信息的正面性给党员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黄伟认为,党员组织要各尽其用,明确党组织的教育职能,党务工作人员要合理安排党员不定期地接受党的教育;从事网络教育研究的党员要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要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党员教育的方法与策略,深化理论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党员主体要积极引导,以促进健康舆论生态的形成。
(二)党组织的党员教育对策。2015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广大青年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守。”青年人初入社会,思维活跃,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因此对高校青年党员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党内教育既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针对性。李加强基于“点击率就是生命”的新媒体模式,提出新媒体信息更加高效传播的机制,采取高效的营销方法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传播内容对青年的可阅性,把新媒体从“点击率、参与度、影响力、执行力”等方面评估传播效果的测量模式制作出来。张立青、罗小松非常关注平台建设,平台可以创造平等沟通的环境,提高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效率,增加了党员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从多个方面提升高校党员的教育效果。
新媒体环境下农村党员教育研究也是研究者的一个课题。截至2017年6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01亿,占全体网民比例为26.7%。新媒体环境下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也不容忽视,它对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皮艳清、逵建澍解析了自媒体在农村党员教育平台建设,以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使广大农民党员深入心中、脑中、行动中。
(三)党刊类媒体应对党员教育新举措
党刊类媒体是党员教育的主流媒体,怎样转型对接新媒体,是当前党员教育的重大问题。在机制上,打破各自为政的现状,形成宣教凝聚力;在思想上,打破陈旧观念,促进创新发展;在技术上,改变人才紧缺的状况,提供综合性服务;在内容上,对多种类型的媒体进行协调,采取多方位、多渠道的方式进行传播以满足受教育者需求。韩建平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等党刊类媒体作了综述,肯定了省内各地市创办的党建类、内刊类以及党刊创办的微信公众号等党刊类媒体对党员教育发挥的深刻作用,也指出这种模式所存在的优势与弊病。这些党员教育平台对党员教育也有一定的制约。韩建平还进一步整合了党刊类媒体资源,借鉴媒体快速转型过程中的用户观念,对用户进行细分,践行各自理念,以期在大数据背景下,科学调整新时期党员教育内容,可视数据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皮艳清,逵建澍.自媒体时代农村青年党员核心價值观培育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6).
[2]李加强,王永强.以新媒体为载体创新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路径探析[J].法制博览,2015(21).
[3]张立青,罗小松,杨铖.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
[4]黄伟.新媒体时代对党员教育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J].福建党史月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