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NP+VP+得+出来”句式结构中的名词可以是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也可以是指代物的名词。“NP”在这个句式结构中具有选择性,“VP”的选择也是有限制。从语义特征分析法的角度出发,能够进入“NP+VP+得+出来”句式的“VP”与“得+出来”相配合,需具有由内向外的语义特征。本文将对该句式中“VP”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NP+VP+得+出来”;语义特征分析;由内而外
作者简介:薛新月(1998-),女,河南安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1
“语义特征”原是语义学中的概念,指的是某个词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①陆俭明先生认为,语义学中分析、描写词的语义特征,大致有以下三个目的:一是从某个特定角度对某个语义类再细分;二是凸显同一语义类下的不同词语之间的差异;三是用来区别看似同义却实际不同的词。[1]在“NP+VP+得+出來”这一构式中,动词“喝”和动词“吸”属于同一语义类,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分析其语义特征:
喝:【+动作,+对象为液体,-对象为固体,……】
吸:【+动作,+-对象为液体,+-对象为固体,……】
(参考陆俭明先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对动词“吃”与“喝”的语义特征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动词“喝”与动词“吸”的语义特征基本相同,但前者不能进入“NP+VP+得+出来”句式结构,后者则能够进入该句式结构。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观察实例,分析能进入该句式的动词语义特征
1.看得出来你一定来得及反应。
2.世界冠军的棋,你哪能想得出来。
3.我们听得出来他是北京人还是河北省人。
(例句来自CCL语料库)
以上实例中的动词:看、想、听等具有以下共同语义特征:
【+动作,+由内向外的趋向】
以上动词能够进入“NP+VP+得+出来”构式,原因是这些动词本身具有【+由内向外的趋向】的语义特征,同时“出来”这个趋向动词也具有由内向外的方向性,因此,实例中的动词在与“得+出来”的搭配使用中方向一致,不产生矛盾。
二、不能够进入“NP+VP+得+出来”构式的动词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喝”不能进入“NP+VP+得+出来”句式结构,而“吸”可以,例如:
4.这个口这么小,你能吸得出来么?
5.吸尘器能吸得出来这些卡在缝儿里的污物。
6.你喝得出来这瓶奶吗?
以下为动词“喝”与动词“吸”不相同的语义特征:
喝:【+动作,+对象为液体,-对象为固体,-由内而外的趋向……】
吸:【+动作,+-对象为液体,+-对象为固体,+由内而外的趋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能否进入“NP+VP+得+出来”构式的决定性语义特征为【+由内而外的趋向】。“喝”是一个具有由外向内或者是由上向下的特征的动词,而“吸”则具有由内而外的与语义特征,从无到有。由于“出来”这个动词具有向外的趋向性,在组合时方向要保持一致,确保语义上不产生矛盾,因此,动词“吸”能够进入“NP+VP+得+出来”句式结构,而动词“喝”则不能。
由此类推,“感觉、想象、喊,读,唱,计算、编、回答、念”等具有由内向外的语义特征的动词均可进入“NP+VP+得+出来”构式,以下为实例例证:
7.你能感觉得出来他喜欢你么?
8.从这段文字中给我们就可以想象得出来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9.只要你能喊得出来,我就奖励你。
我们还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NP+VP+得+出来”构式中,动作的对象是共知的,“NP+VP+得+出来”构式在陈述句中一般表现说话人对动作事件的肯定态度,肯定动作的可实施性;若在疑问句中使用,则可表现说话人对动作事件的怀疑态度,对动作的实施或完成不敢肯定;若在感叹句中使用则可表现说话人对某种动作事件的贬责和否定。[2]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够常常听到“喝得出来”这样一个句式结构。例如:
10.这酒的种类,你喝得出来吗?
11.这汤里面放了什么?你能喝得出来吗?
12.小明一向能喝得出来可乐的品牌。
在上述句式中,“喝得出来”并不违和,在语义上似乎是不具有错误的。但这些语境中的动词“喝”具有了“感觉”的意味。即上述例句中的动词“喝”并不是指液体由上而下或由内而外的趋向,有了更多的“味觉”类语义特征。
三、小结
分析动词能否进入“NP+VP+得+出来”构式,需看动词的趋向性语义特征,注意与句式中补语“出来”类趋向动词的联系,避免在语义特征上产生矛盾而产生错误。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结论的确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从多方面考虑。动词“喝”在有些情况下能进入“NP+VP+得+出来”构式,而另外一些情况中则不能,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通过上述分析,也能体会到语义特征分析可增强对语法现象的解释力及语法研究的实用性。[3]
注释:
[1]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03,109.
参考文献:
[1]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09-110.
[2]李林.汉语中表可能性的动作表达构式“NP+VP+得+出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2,05.
[3]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