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视角下《圣经和合本》汉译研究

2019-07-30 07:01袁露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8期

袁露

摘  要:《圣经》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在众多《圣经》汉译本中,《圣经和合本》以《英语修订版圣经》(English Revised Version)为翻译蓝本,是迄今为止在华语区使用最为广泛的《圣经》汉译本之一。本文旨在通过运用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从语言符号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来探究《圣经和合本》的汉译。通过分析发现《圣经和合本》较好地传递了原文的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但在传递原文指稱意义上还有待改进。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圣经和合本》;汉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3

1.引言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圣经》为人类文明注入了丰富的血液,特别是对英语语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圣经》“不仅记录着犹太民族1000多年的文化史,而且从基督教诞生后近2000年来,它又对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所以,研究《圣经》也成为研究人类文化的一门学问”(文庸,1992:7)。

19世纪,《圣经》汉译版本被不断出版发行。由于各《圣经》汉译本在用词和翻译原则上不尽相同,传教士忧虑中国信徒面对诸多译本无所适从,于是《圣经和合本》应运而生。1890年在上海举行的传教士大会成立了三个委员会,以“《圣经》唯一,译本则三”为目标,分别负责翻译官话、浅文理(浅白文言)及深文理(文言文)译本,适用于不同的读者群。1919年,《文理和合译本》出版。同年《官话和合译本》正式出版,现今大多数华语教会采用的就是1919年出版的和合本《圣经》。“和合本”出版后销数以百万计,对五四新文学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这个译本是“最早用白话文翻译的著作中最为准确的好译本,是经过创造、反复实验、并适用于对外开放的新文化译本”(马祖毅,1999:237-249)。

2.社会符号学翻译法

20世纪是翻译理论蓬勃发展的时期,许多跨学科理论与方法被不断引入翻译研究中,与翻译研究擦出新的火花。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就是将符号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中,为翻译理论注入了新的血液。

我国陈宏薇教授(1998)认为“意义(meaning)与功能(function)应是衡量译文质量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制定翻译标准应将它们包含其中。”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衡孝军,2003:23)。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核心是符号学意义观。按莫里斯的符号学意义观,任何符号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实体,它们是:(1)符号载体(vehicle)(2)符号的所指(represent of a sign)(3)解释者(an interpretant),即符号对符号接受者(解释者)产生的效果(陈宏薇,1996:91)。莫里斯将此三者运用到语言研究中,分别对应于“言内意义”,即由符号承载的、符号相互之间关系体现的意义;“指称意义”,即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关系体现的意义;“语用意义”,即符号与解释者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意义。

莫里斯的这一研究成果对翻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奈达认为“通过符号学研究意义的方法,具有一个明显优势,即要求对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给予同样的重视,因为无论何种性质的符号,都必须根据整体交流语境并联系所有其他与语言符号结合的符号来加以理解”(奈达,2001:155)。这样就跳出了传统译论止步于文本层面对等的圈子,从而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有助于译者深化对语言、文化和社会的了解。

3.案例分析——《圣经和合本》的汉译研究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认为,翻译即翻译意义。符号学的意义观适用于翻译。符号学一词可包含符号的语义(指称意义)、句法(言内意义)和语用(语用意义)三种特征,也可能只包含其中的一种,或任何两种。任何文本可同时具备上述三种意义,也可以只有两种意义,甚至一种意义(陈宏薇,1998:12)。本文就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意义观,从“指称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三个维度,分析探讨《圣经和合本》汉译本是如何传递原文《英语修订版圣经》(English Revised Version)的上述三种意义。

3.1 指称意义

指称意义涉及到语言符号和它所指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因此译者在选词上准确把握源语中的词汇有利于原文“指称意义”的准确传递。试举两例:

例①

原文: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John 1:1)

译文: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 1:1)

例②

原文:The stone which the builders rejected is become the head of the corner.

(Psalms 118:22)

译文: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诗篇 118:22)

例①的译文将英文中“the Word”对应为汉语的“道”,以至于在后来的许多英译本中,也有许多人把汉语的“道”直接对应为“the Word”。“the Word”在《圣经》希腊原文中是“λ?γο?”,即英文“logos”,表示“话语、道理”。在《英语修订版圣经》中,“the Word”将“word”首字母大写,并加上了定冠词“the”,可能是为了表达神的话语是具有权威性和哲理性的话语。而“道”是我国道教的核心,古代中国的哲学理念之一,绝不等同于此处基督教的“道”。在天主教思高译本中,“λ?γο?”被译为“圣言”,既区分了神的“道理”不同于寻常人的“话语”,又避免了“道”产生的歧义。此处“the Word”的指称意义值得进一步商榷。

例②译文中“房角的头块石头”比喻匠人(世界列邦)所看不起的石头,已成为国度的重要基石。这块基石隐喻为弥赛亚(耶稣基督)。当时以色列人(匠人)拒不接纳已在他们中间的弥赛亚(耶稣基督),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但耶稣已复活了,成了神家(教会)的房角头块石头(白云晓,2015:86)。“房角的头块石头”只是译出了原文字面的部分意思,而隐含的比喻意义并没有体现出来。根据“the head of the corner”隐含意义,“head”并不是只指數量上的单位,更多的是指地位或者重要性。因此“房角的头块石头”没有很好地传递出原文的指称意义。

3.2言内意义

言内意义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它具体体现在语音层次如音韵、格律、重读等;词汇层次如谐音双关等;句法层次如排比、倒装、重复等;语篇层次如句子衔接、语序等。试举两例:

例③

原文:bone of my bones and flesh of my flesh (Genesis 2:23)

译文: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创世纪2:23)

例④

原文:There is that scattereth, and increaseth yet more;

And there is that withholdeth more than is meet, but it tendeth only to want.(Proverbs 11:24)

译文:有施散的,却更填增。有吝惜过度的,反致穷乏。(箴言11:24)

例③是亚当说的一句经典语录,称女人是男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为后世广泛引用。这句话原文由两个“of”结构组成,每个“of”结构分别由相同的词根构成,读来朗朗上口,让人过耳不忘。译文也是采用两个相同“的”字结构,且由重复的字构成,尽量在形式上与原文的“言内意义”达到一致。

例④使用了悖论修辞手法即英文中的“paradox”。在一般人看来,金钱和财富再多也不足为过,不去好好吝惜,反倒施散,怎能填增?这是因为,《圣经》教导人们“施比受更有福(It is more blessed to give than to receive)”(使徒行传 20:35)。译文在选词上尽量将原文的悖论修辞表效果达出来,“施散”对“吝惜”,“增添”对“穷乏”,对比意味表现强烈,将原文悖论修辞的含义准确地传递了出来。

3.3语用意义

语用意义建立在符号与阐释者的关系上,反映了符号使用者的主观态度与情感(李明,2005:144)。语用意义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表征意义,即话语中反映人的身份、性别、年龄、阶级、教育背景等;表达意义,即指语言符号所表达的说话人的情感;社交意义,即语言符号在交际过程中建立或保持人际关系的功能;祈使意义,即发讯人企图改变收讯人的行为或心态的意向;联想意义,即附加在指称意义上的意义,是语言符号唤起收讯人对其他事物的联想。试举三例:

3.3.1表征意义

例⑤

原文:Hearken unto the voice of my cry, my King, and my God: for unto thee do I pray. (Psalms 5:2)

译文:我的王我的神阿,求你垂听我呼救的声音。因为我向你祈祷。(诗篇5:2)

《圣经》中神的地位和权威是至高无上的,神的话是真理,是脚前的灯,人只能匍匐在神的脚下听从神的教诲。例⑤中“hearken”的基本含义是“to give heed or attention to what is said; listen”,与之较为接近的中文意思是“聆听”。译文则在原文的基础上增译“求你”,放低自己姿态的同时并且使用敬语“垂听”,更加能表现人的虔诚之心,体现了神与人的不同地位。

3.3.2表达意义

例⑥

原文:As the hart panteth after the water brooks, so panteth my soul after thee, O God.(Psalms 42:1)

译文:神阿,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诗篇42:1)

例⑥中“pant”意为“to long eagerly”,表达了人迫切渴望得到神的恩泽的愿望,译文灵活地处理了渴望这种情感的程度。“切慕”在汉语中属于偏正结构,“切”表示“迫切”,“慕”表示“渴慕”,“切”修饰“慕”,在程度上加深了译文的感情色彩,较好地传递了原文的表达意义。

3.3.3社交意义

例⑦

原文:And the Word became flesh, and dwelt among us (and we beheld his glory, glory as of the only begotten from the Father), full of grace and truth. (John 1:14)

译文: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福音1:14)

上文在指称意义的例子中讨论到“the Word”译成“道”就指称意义层次而言是不合适的,“the Word”指神的“圣言”,而“道”却容易让中国信徒想到道教,二者指向的并非同一现实。但在例⑦中“道”能与中国信徒建立一种社交关系,让中国信徒对“the Word”有一种崇敬之情,这种归化的翻译方法让中国信徒更容易接受。

3.3.4祈使意义

例⑧

原文:My son, hear the instruction of thy father, and forsake not the law of thy mother. (Proverbs 1:8)

译文: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箴言1:8)

《圣经》中含有大量经典教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基督徒的行为:“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 3:16-17)。在例⑧中,所罗门告诫世人,要尊敬和顺从父母。译文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祈使意义,明确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简洁明了,具有号召力。

3.3.5联想意义

例⑨

原文:The LORD killeth, and maketh alive: he bringeth down to the grave, and bringeth up.(Samuel 1 2:6)

译文: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撒母耳记上2:6)

朱光潜先生(1998)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例⑨中,“down to the grave”字面意思为“下到坟墓里去”,译文没有直译,而是译为“下阴间”,“grave”何以对应为“阴间”?这是因为据《圣经》记载,死了的人灵魂暂时到阴间,自耶稣钉十字架寿司并复活以后,信耶稣的人死后,灵魂可到乐园与耶稣同在。例如在《启示录》中有一例:

原文:And the sea gave up the dead which were in it; and death and Hades gave up the dead which were in them: and they were judged every man according to their works.(Revelation 20:14)

譯文: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人所行的受审判。(启示录20:14)

可见例⑨中的“grave”实际上指的就是“Hades”,因此译者只有通读原文全文,准确把握上下文的联系,才能准确地传递了原文联想意义,保持译文的前后一致。

4.结语

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视角出发,结合《圣经和合本》中的具体例子,分析讨论了《圣经和合本》的“言内意义、指称意义、语用意义”三个维度在汉语中的传递效果。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圣经和合本》较好地传递了原文的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在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并且尽量传递出原文的语用功能。此外,在指称意义上,《圣经和合本》还有待改进,译文尚存在指称有误或指称不当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翻译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如上文“the Word”与“道”能否对等,有时为了凸显原文的语用意义,可能会牺牲原文的指称意义,反之亦然。总而言之,《圣经和合本》之所以在中国流传广泛、经久不衰,与其优美的语言和强大的感染力不无关联。《圣经和合本》中的丰富例子,可以为我们提供早期《圣经》汉译的情况,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圣经》汉译本。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2]白云晓. 圣经语汇词典[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

[3]陈宏薇.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3):93-98.

[4]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5]衡孝军. 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J]. 中国翻译, 2003, 24(4):23-25.

[6]李明. 翻译研究的社会符号学视角[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7]马祖毅. 中国翻译史.上卷[M].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8]圣经·简化字体和合本[M].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 2000.

[9]文庸, 王云桥. 宗教文化全书, 圣经蠡测[M].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2.

[10]朱光潜. 朱光潜全集, 第四卷[M].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