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汉学系教授罗梅君作为1974年第一批被联邦德国派往中国交换学习的德国女大学生之一,是第一位将中国女性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德国女汉学家。本文将通过厘清其汉学研究之路,全面梳理其汉学研究成就,以展现德国当代女性汉学家独特的汉学研究视角和德国女性汉学家为中华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德国女性汉学家;罗梅君;德国汉学研究;近代史研究;妇女研究
作者简介:丁逢(1993-),女,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文学、德国汉学。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3
19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在100多年时间里,德国有记载的女性汉学家可谓屈指可数。在德国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学院派汉学家中都没有女性汉学家的身影 (顾彬,2013)。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中国陆续与西方国家建交,越来越多的德国女大学生进入汉学系,选择汉学专业。她们其中一些人,已经成为欧洲汉学界的中坚力量,活跃在汉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罗梅君教授(Prof. Mechthild Leutner)是第一位将中国女性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德国女汉学家。本文将以罗梅君教授为代表,通过梳理其在华经历与汉学研究经历,整理其在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社会史、妇女史、中德关系史、中国共产党史和汉学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现德国现当代女性汉学家独特的汉学研究视角以及其对中华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
一、与汉语结缘及在华经历
1948年,罗梅君出身于当时属于西德的北威州(Nordrhein-Westfalen),从小开始对亚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而她真正系统的中文学习开始于1967年,罗梅君就读德国波鸿大学(Universit?t Bochum)汉学系。据她回忆,当时所有的德国大学的汉学系学生都是从古代汉语开始学习的。曾经教过她汉语的一位教授,三四十年代曾经在中国短暂停留过,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而现代汉语只讲授了一个学期。当时德国大学的汉学学习特点是重阅读,轻口语。罗梅君很早便认识到这种学习方法的不足,自己便制定了汉语学习计划,在德国买到了1958年在北京出版的汉学课本,每天自学两个小时,后来开始自己看报纸。在这种困苦艰难的学习情况下,她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离开了汉学系,但罗梅君坚持了下来。1973年,随着联邦德国和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中德之间的学术交流也日渐频繁,罗梅君终于等来了由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资助派往中国交换学习的机会,成为了第一批从联邦德国派往中国交换学习的德国大学生之一。
罗梅君第一次交换到中国学习是1974年1月到1975年3月,正值“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先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后来转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学习中国近代史。历史系是她个人的选择,原因是她在波鸿大学时就开始学习历史,。
对于她个人而言,在中国学习的这段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一方面,她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开始看待中国,不仅仅局限于德国教科书式的古老研究传统;另一方面也为她的硕博士论文以及其日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丰富材料。1975年她回到德国,完成了题为《翦伯赞研究》的硕士论文。1978年获得了柏林自由大学助教的职位。这期间开始准备博士阶段学习,1980年在波鸿大学凭借题为《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论文通过了博士考试(罗梅君,1997),1983年评上副教授,而后在1988年通过了教授资格考试后成为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
自被评上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后,罗梅君分别于1997年和2004年被北京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其中几乎每一年,罗梅君都会抽时间到北大收集资料,参加研讨会,也曾经为北大历史系学生做过多次专题讲座。自2000年以来,柏林自由大学历史系和北大历史系还与美国哈佛大学的柯伟林(William Kirby)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叶文心教授一起多次共同举办研讨会,研讨中国国际化以及文化关系的理论和方法问题。这些研讨会分别在德国、美国、中国举行,吸引了很多学者和研究生参加,成为国际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很有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如2004年在北大历史系成功举办了研讨会,出版了中英文论文集。北大的师生的研究成果在罗梅君主编的杂志《中国社会与历史》(Berliner China-Hefte)上发表,以方便西方读者阅读。
在与北大多年的合作基础上,罗梅君推动了其所在的自由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同在2006年4月在德国柏林成立了孔子学院,并担任了该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由罗梅君领导下,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在2007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汉学研究大会上被评为优秀孔子学院,并且于2008年再次被评为优秀孔子学院。柏林自由大学的孔子学院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即该孔子学院不仅仅只是进行汉语教学,同时还重视组织文化和学术活动。在罗梅君眼里,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体,不可分割(任飞燕,2017)。该孔子学院的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是对德国的中学汉语教师进行系统的职业培训。学术方面的培训由专题讲座、讨论会等组成,例如关于中国當代经济发展、当代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和讨论。在文化活动方面,则通过举办展览,教授气功和书法、绘画和举办音乐等方面来进行。同时,该孔子学院也对其他柏林内外的其他学生或者社会人士提供课程,为德国人提供更多了解中国文化、历史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情况的机会。2007 年 8 月,罗梅君教授因在汉学研究方面的出色贡献,获得中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华图书贡献奖。
二、罗梅君的汉学著述
自成为教授后,罗梅君的汉学著述丰富,成果斐然,其汉学研究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中国女性研究、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的研究、德国人的中国观研究和汉学学术史的研究。
2.1女性研究
1991年,罗梅君在柏林主持召开了汉学界的中国妇女问题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德国的三十多位学者。会议决定出版通讯《中国与妇女》,同时编辑了会议论文集。通过这次会议,罗梅君希望鼓励更多的博士生参与和关注女性研究。从此时开始,罗梅君也开始在柏林自由大学增加开设女性研究的课程。2002年,罗梅君参与召开了主题为“民国时期的中国妇女”(Women in Republic China) 的国际研讨会,会议出版了英语论文集,之后还在台湾出版了中文的论文集《共和时代的中国妇女》(Leutner, 1982)。在该论文集收编了横跨了一九四九年前后两个共和政权下的女性历史,并涉及知识界、政治界、金融界、宗教界、政党、报刊杂志、商业广告、近代小说以及漫画。罗梅君本人也撰写了多篇关于中国女性研究方面的成果,比如在其论文《多重视角看1897-1914年中国胶州地区的妇女问题》中,罗梅君基于中国研究的历史事例,展示了在非正式的日常生活动态在性别、种族和社会阶级的层面上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着重展现了胶州(1897-1914)在德国殖民时期存在的不同形式的统治关系和权力形态,以及揭示了性别、阶级和种族的交叉和如何影响着所有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并得出在当时的德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互动中,以及妇女与自己族群的男人和其他族群的男人的互动中,所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等级制、个人和集体的身份认同以及行动空间,总是处于不断地重新建构和相互融洽之中的结论(罗梅君,2014)。
2.2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的研究
在此研究领域上,羅梅君代表的柏林自由大学东方学院与俄罗斯社会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开展了合作,出版了大量的莫斯科档案馆中的新的资料,既有俄文,也有德文和中文版的资料,丰富了国际上的民国史研究的基本资料,为学者提供了民国史研究的新启发,给重新评价民国时期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001年,在此项目的基础上,罗梅君出版论文集《1920年代的中国革命:胜利与灾难之间》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1920s.Between Triumph and Disaster)。此外,罗梅君还出版了专著《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 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Geschichtsschreibung zwischen Politik und Wissenschaft: Zur Herausbildung der chinesischen marxistischen Geschichtswissenschaft in den 30er und 40er Jahren)。
2.3德国人的中国观研究
罗梅君从80年代以来就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通过研究19世纪和20世纪德国学者、哲学家、传教士、旅行者等主体描写中国历史和当代社会如中国民间文化与民俗的情况,来分析中国的变化。难能可贵的是,罗梅君脱离了欧洲传统汉学研究的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以及摒弃了德国舆论界对中国的观点,站在中立的角度来评价中国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例如在其专著《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 19世纪至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Geburt, Heirat und Tod in Peking: Volkskultur und Elitekulturvom 19. Jahrhundert bis zurGegenwar)中,罗梅君通过考察生育、婚姻、丧葬这些同每一个中国人都相关的生活礼俗在近年以来的变迁,从民间文化与上层文化的关联中来探究中国现代化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特性。罗梅君在文章中以西方学术的角度解释了“坐月子”、“门当户对”、治丧等中国民间风俗和文化背后的含义,因此提出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变迁中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相互关联的两个特点和结论。(Leutner,1989;王艳生译,2001)。此外,她还发表了多篇关于德国人的中国观以及中德关系史的文章,例如《20世纪的中德关系:跨文化视角》(Chinese-German Relations in the 20th Century: A Transcultural Perspective)、《1890-1945期间德国人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观点以及德国人在中国的角色》(Deutsche Vorstellungenüber China und Chinesen und über die Rolle der Deutschen in China, 1890-1945)以及《普鲁士,德国和中国:发展线和参与者》(Preu?en, Deutschland und China: Entwicklungslinien und Akteure)等。
2.4 汉学学术史的研究
在汉学学术史研究方面,罗梅君主要通过研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福兰阁(Otto Franke)、高延(Jan. J.M. de Groot)、何可思(Eduard Erkes)等有影响力的汉学家和他们在汉学界作用,梳理了德国汉学研究史的脉络和发展。在罗梅君看来,汉学研究不应该把学术和社会分开,要用反思和批判的态度来研究中国和考虑自己的出发点。在《世界观·科学·社会:对批判性汉学的思考中》中,她通过对四位汉学家对中国宗教,包括儒教的不同看法的研究,表达了学者对社会责任的某些反思,罗梅君提出了需要一个批判性的汉学来反省自己的作用和打破时下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化范式(马汉茂、汉雅娜、张西平,2005)。
三、出版刊物与职务
罗梅君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负责出版了很多刊物,如《柏林中国研究》(monographicalserial, Berliner China-Studien),该刊物会刊登有水平的博士或硕士论文,以及研讨会论文集。此外,还有《中国历史与社会》(Berliner China-Hefte),该刊物每年发行两期,每期有一个专题,主要为专题研究论文、书评,会议报告和其他方面的论文等。另外还有《殖民地历史丛书》(Schlaglichter der Kolonialgeschichte), 该刊物由罗梅君与学术界的其他人参与编写,讲述世界各大殖民地曾经的历史。例如已经出版了《1900年中国的殖民地战争》。 在该书中不仅谈到了义和团,还有将反对义和团的八国联军的军事行为定义为殖民地战争。此外,还出版了《殖民地和妇女》,介绍了当时在德国殖民地当地生活的中国、非洲和德国的妇女,以及德国国内妇女当时支持或者反对殖民地的活动。
除了教学和科研工作外,罗梅君从90年代开始担任了一些行政职务。一方面担任了柏林自由大学东亚和中东研究所的所长,两次在历史文化系担任副主任;另一方面,在柏林自由大学促进妇女平等委员会担任委员和主任,也曾担任过柏林高校促进女性在教学科研中平等地位项目的主任。90年代以前,柏林女教授的数字不到百分之十,因此从90年代以来,柏林为了提高女性教授的数量,每一年都会分配一些专门资金给大学,为了支持和帮助更多的女学生和女学者做研究和学术。罗梅君所领导的项目组专门配合柏林市政府,将这笔资金专门用来支持女性,为年轻的女学生、女教授提供奖学金。到今天为止,因为这个项目的资助,柏林大学女教授的比例已经翻倍,超过了百分之二十。每一年,柏林自由大学会延续这个传统,在每一年大学的妇女日会为有特殊成就的个人或单位颁发妇女奖。
四、结语
德国女汉学家罗梅君在投身汉学研究的四十多年里,作为北京大学的资深校友,为柏林自由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学术交流、并为搭建中德两国交往与合作之桥作出了重大的奉献。从孩童时期的梦想,到大学选择学习历史、中文和漢学专业,再到成为教授投身汉学教学与研究的事业,一路走来,罗梅君代表了德国一群在学术道路上转客为主的女性汉学家,展现了德国女性汉学家在汉学研究道路上新的研究视角和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罗梅君对自己研究生涯总结道:“我想引用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的说法,来总结我四十年的学术生涯:在许多治理工作的模式之中,毫无疑问,只有中国学/汉学的研究,让我十分幸福!”
参考文献:
[1]顾彬(2013)《听顾彬讲汉学:汉学研究新视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罗梅君(2001)《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 19世纪至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北京:中华书局.
[3]罗梅君(2014)《多重视角看1897-1914年中国胶州地区的妇女问题》,《亚太研究论丛》第11期.
[4]马汉茂、汉雅娜;张西平(2005)《德国汉学 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郑州:大象出版社
[5]任飞燕(2017)《外方院长的孔院情怀——访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罗梅君教授》,《纪实》第1期.
[6]游鉴明、罗梅君;史明(2007)《共和时代的中国妇女》,台湾:左岸文化.
[7]臧健(2011)《两个世界的媒介:德国女汉学家口述实录》,北京:北大出版社.
[8]Leutner, Mechthild (2005) Womens, Gender and Mainstream Studies on Republican China: Problems in Theory and Research.Women in Republican China: 57-85. Münster: LIT.
[9]Leutner, Mechthild (2006) Parteigeschichte pluralistisch? Neukonstruktionen der 1950er Jahre in China in Historiographie und Literatur der VR China. Berliner China-Hefte: 64-89. Münster: LIT.
[10]Leutner, Mechthild (1989): Geburt, Heirat und Tod in Peking: Volkskultur und Elitekultur vom 19. Jahrhundert bis zur Gegenwart[M], Berlin: Reimer,1989
[11]Leutner, Mechthild (2006): Chinese-German Relations in the 20th Century: A Transcultural Perspective. Women and Gender in Chinese Studies. Münster: LIT.
[12]Leutner, Mechthild (2014): Preu?en, Deutschland und China: Entwicklungslinien und Akteure. Berliner China-Studien 53, Münster: 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