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人生的意义

2019-07-30 07:01钟永丹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8期
关键词:自由激情梦想

摘  要:《死亡诗社》是一部经典的有关教育的电影,主要讲述了在美国的威尔顿预备学院,一位名叫基丁的英文教师运用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影响学生并改变学生的故事。这部电影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探讨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问题,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对生命问题的思考。本文将试着从电影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入手,对电影所体现出的生命主题进行解析。

关键词:生命;自由;梦想;激情;意义

作者简介:钟永丹,女,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英语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2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新学期开学了,美国的威尔顿预备学院来了一名新的英文老师。基丁老师用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反常规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生活,追求生命的自由和理想。在他的影响下,学生尼尔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爱上了戏剧表演,但由于家人的强烈反对而最终选择自杀。最后基丁老师不得不离开学校。这部电影揭示了传统教育体制对学生身心的束缚和压迫,展现了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在这种体制下勇于抗争的精神。这不仅仅是一部探讨教育改革的电影,更是一部探索生命意义的电影。正是这种对生命问题的探索,使得这部电影更加令人回味。

电影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现了关于生命问题的思考。在基丁老师的第一节课上,他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去看那些过去校友的照片,告诫他们生命很短暂,要抓紧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生命变得不同寻常。这是一节关于人生,关于青春的课,这节课让学生了解到了生命的本质。不仅如此,在随后的教学中,他也经常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他让学生把课本上有关诗歌鉴赏部分的内容撕掉,告诉他们欣赏诗歌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要受到一些条条框框的约束;他让学生认识到虽然医学、商业、法律、工程很重要,但诗歌、美丽、浪漫和爱情才是生活的意义;他引用惠特曼的诗歌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个人价值的存在,人应该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基丁老师表面上是在谈论诗歌,但他实际上是借助诗歌引导学生理解生命。在他看来,学生们应该拥有自由的思想,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突破自我,实现个人的价值,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基丁老师独特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查找到有关他的资料并询问死亡诗社的情况。在基丁老师的感染下,学生们自发成立了死亡诗社,并趁着夜晚休息的时间到远离学校的一个山洞里集会。他们轮流朗诵诗,甚至即兴作诗;他们肆意吸烟,谈论女性,甚至邀请女性朋友参加他们的诗社。正是在那个山洞里,他们体会到了诗歌带来的快乐和自由。这种自由是奉“传统、荣誉、纪律、卓越”为信仰的威尔顿学院无法给予的。学院在管理上一直强调规矩和服从,教师就是绝对的权威,学生的自由思想不被鼓励。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倍感压抑和窒息,但是又找不到逃脱的出路。而死亡诗社的成立给了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通过诗歌了解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可以说正是基丁老师的生命教育以及死亡诗社的各种活动让学生慢慢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尼尔在基丁老师的影响下找到了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当一名演员。他非常激动地告诉托德:“我平生第一次知道了我到底想做什么,也是第一次,我决心要做成,不管我爸同不同意”。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尼尔找到梦想时的那种快乐以及实现梦想的坚定决心。这种对梦想的热烈渴望促使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去参加表演。虽然表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尼尔并没有得到父亲的认可。父亲决定让他转学来斩断他的梦想。这让尼尔感到万分绝望,最后他选择了自杀来结束生命。很明显,这样的悲剧结局折射出电影对生命问题的探索。首先,父母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选择?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他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尼尔的父亲最后不得不承受丧子之痛,就是因为他没有尊重尼尔对表演的选择,而是以强硬的姿态对其进行压制,这是父权制造成的悲哀。其次,作为孩子,当梦想遇到阻挠时,应该怎么处理呢?尼尔想当演员,而父亲对此反对,那么他就应该主动与父亲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尽最大努力争取他的理解。事实上,基丁老师也曾建议他找父亲谈谈此事,但或许考虑到父亲一贯的专制和强势,尼尔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背着父亲去参加表演。很明显,尼尔在这件事上不够主动积极。试想一下,如果他能尽力向父亲争取,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即便父亲不同意,也可以做母亲的思想工作,再不行,他还可以暂时屈服,等以后有机会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如何,他不该自杀,没了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但对尼尔来说,死亡或许是唯一的出路。表演是他内心的渴望,是他释放生命激情,实现自我的方式。当梦想被阻断时,他无奈、绝望,但又不愿向父亲屈服妥协,不愿过任人摆布的人生。自杀就成了这种情况下的必然结果。尼尔是社会传统的牺牲品,他的死是对社会的有力控诉。

尼尔的死的确令人惋惜,但他至少为自己活过一次。他过去一直生活在父亲的专制下,按照父母为他设计好的人生路线走,这次他去参加表演是他人生第一次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他积极投身表演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某种意义上,他也算是活出了人生的精彩,实现了人生的意义。

尼尔不顾家人反对,敢于追求梦想,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而托德,从最初的胆小懦弱,不善表达到最后挣脱束缚,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也活出了真正的自我。托德从小就内向敏感,加上他哥哥是威尔顿学院最杰出的毕业生所带来的压力,致使他平时沉默寡言,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情感。但是基丁老师的课给了他不小的触动,课后他会默默地在纸上写下“seize the day”,随后又把纸撕掉;他会完成老师布置的写诗的作业,却不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它念出来;他愿意参加死亡诗社却不愿意念诗。所有这些都说明在基丁老师的引导下,他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渐觉醒,他已经慢慢认识到个人存在的意义,但暂时还无法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之后在读诗的那节课上,是基丁老师有力地推了他一把,让他闭上眼睛把出现在头脑里的画面说出来。基丁以这样的方式帮助他释放出自己的情感,也让他看到了真实的自我。托德最后的微笑表明了他对自己个人价值的肯定。在电影的尾声部分,当基丁老师到教室里来取他的私人物品的时候,是托德第一个站在了课桌上,对基丁喊出了“Oh,captain, my captain”。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同学也勇敢地站了起来,以这种基丁老师教给他们的看问题的方式表达对他的尊敬和留恋。相信在这一刻,基丁老师是欣慰的,他所教给学生的东西,学生全部都记在了心里。

托德是内向的,但在基丁老师就要离开的关键时刻,他是第一个站起来跟他说话的人。对于托德来说,在校长在场的情况下,他要踏出这一步非常不容易,这意味着他需要有足够的勇气与权威对抗,但是他做到了。不仅如此,就在基丁老师走出教室的瞬间,他勇敢地站在了课桌上,无视校长的警告和威胁,大胆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托德挣脱了传统的束缚,突破了自我,活出了生命的价值。

此外,电影中的另外一个学生诺克斯也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生命的意义。诺克斯对克丽丝一见钟情,但她却已经和别人订了婚,这让诺克斯非常难过和无奈。通过基丁老师的生命教育,他知道了爱情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之一,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尽管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他必须去尝试,于是诺克斯开始了艰难的求爱之路。他开始给克丽丝打电话,但一听到她的声音马上就挂了电话,因为他有太多的顾虑,担心克丽丝会恨他,父母会责怪他,但是稍微犹豫之后,他毅然决定打过去。这个电话让他获得了一个参加晚会,与克丽丝见面的机会。之后诺克斯采取了更加积极的行动。他拿着鲜花到学校来找她,把自己写的诗念给她听,尽管没有收到任何的回答,他卻是高兴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做了就好。当克丽丝来学校找他,要和他把事情说清楚的时候,他抓住了机会,让她和他一起去看表演,最后他成功地收获了爱情。在这个过程中,诺克斯用热情奔放的生命活力感染并感动了已经成为别人未婚妻的美丽姑娘,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很明显,许多学生在基丁老师的引导下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释放了生命的热情,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而基丁老师本人也在教学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利用自己的力量影响了学生,让学生了解到生命中的追求,这对于他来说也是生命意义的实现。所有这些都突出了电影的生命主题。此外,电影中出现了许多关于自然景物的场景,比如树林、草坪、河流、蓝天、白雪以及学生的活动,划船、击剑、跳舞和踢球等,所有这些都传递出了生命的美好。因此,电影真正想表达的主题是热爱生命,勇敢追求生命中的美好,释放生命的激情,活出人生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美玲.浅析《死亡诗社》中的自由与梦想[J].现代交际,2018,(03).

[2]孙瑶.浅谈电影《死亡诗社》的教育启示[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11).

猜你喜欢
自由激情梦想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梦想
梦想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
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