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儒道的圣人观内涵看有情无情之辩

2019-07-30 07:01马镜涵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8期
关键词:道家儒家

摘  要:圣人观是中国哲学体系中特有的观念,先秦时期是圣人观的形成阶段,是后世该问题的发展基础,本文从先秦时期儒道圣人观的内涵入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构有情无情之辩。

关键词:圣人观;儒家;道家;有情无情之辩

作者简介:马镜涵(1994.6-),女,辽宁省沈阳市人,北京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01

圣人觀是中国哲学体系中特有的观念,先秦时期是圣人观的形成阶段,到了魏晋时期,成为当时哲学中的主要议题。魏晋乱世,哲人们一方面希望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弥补行动上的不自由;另一方面,他们又难以逃脱现实的苦难,因而不得不对“何为自足或致足的人格”进行深切的思考,圣人有情无情之辩也成为争论的议题。

儒家经典《论语》中,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在孔子认为能广施恩惠、周济大众的人就是圣人,既能立己又能立人的便是仁人。而孟子从儒家的伦理道德本位出发,更进一步明确地指出圣人的人格内涵就是“仁且智”。《孟子》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2]在周济天下的评判标准下,进一步对个人品格提出“仁且智”的要求。儒家非常尊崇圣人的人格形象,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3]在孔子看来圣人人格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连他自己也不能,但并没有否认圣人的存在。孟子则说:“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4]

与儒家规定的圣人人格内涵“仁且智”不同,道家老子则认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无为,则无不治。”[5]圣人应该是“自然”与“无为”的。庄子认为圣人的人格内涵是以道的本性为自己的本性,“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6]虽然庄子承认圣人以道的本性为自己的本性,但他是否定圣人的,“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7]庄子指出圣人之道是一把双刃剑。圣人用它可以便天下太平,但是心术不正的人用它,却可以为害天下。要是想实现天下大治,必须摈弃圣人之道,可见庄子是否定圣人及圣人之道的。

何宴的圣人无情说,是以孟子和荀子的“性善”、“性恶”说为基础的,《孟子.告子上》中孟子与告子有一个辩论,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8]告子认为,人“性”的定义,就是天生的自然之性,但是孟子反驳了他,所以,孟子认为人的“性”里除了“自然之性”以外,更应该有一个“道德之性”,而“道德之性”正是判别人与动物不同的标志。“道德之性”的内涵,就是仁义。

荀子也承认人是有“自然之性”的,“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9]。但是又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也就是“性恶”,仁义都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何宴提出圣人无情,《论语集解》中何晏注:“凡人任情,喜怒违理。颜回任道,怒不过分。迁者,移也。怒当其理,不移易也。不贰过者,有不善,未尝复行。”[10]何晏认为圣人无情、贤人以情当理,凡人任情,这就与孟子与荀子的观点是一致的,圣人就是“自然之性”与“仁义”相结合的产物,但何宴仍保持着道家圣人人格自然无为的特点,所以说圣人是无情的。

孔孟推崇“世俗圣人”,认为圣人虽然有着理想人格,但也是真实存在的,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和荀子的“涂之人可以为禹”也说明圣人是可学可至的,王弼认为圣人“同于人者五情也”,这一观点既与儒家的“世俗圣人”一致,也与老子对道的本体论观点一致,也就是道生万物,体用之不二,“故不能言静而废动,故圣人虽德合天地,而不能不应物而动,而其论性情,以动静为基本点。圣人既应物而动,自不能无情。”[11]

可见圣人有情说与无情说既吸收了儒家圣人观,也吸收了道家圣人观。从圣人无情到圣人有情的转变,也是受到当时的社会现状影响,汉魏之间名理之学的兴盛,开始关注人的“性情”,“所禀生者谓之性,随时念虑谓之情”[12]既关注人的自然之性,也关注人的情感,以性情为根本,论性情之用。圣人之情,是感物而动之情,却又无累于物,这就是圣人有情说。

圣人有情无情之辩,更可以看作是哲学思想的转变,从儒家思想的“性善”、“性恶”,道家的自然观念,逐渐到玄学中的性情说的转变。

注释:

[1]《论语·雍也》.

[2]《孟子·公孙丑上》.

[3]《论语·述而》.

[4]《孟子·离娄上》.

[5]《老子校释》第三章.

[6]《庄子·天下篇》.

[7]《庄子集释》卷四.

[8]《孟子.告子上》.

[9]《荀子·正名》.

[10]何宴《论语集解》.

[11]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

[12]《周易正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0.

[2]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何晏.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万丽华.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 中华书局,1984.

[6]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 中华书局,2006.

猜你喜欢
道家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界与域的环境伦理思考——基于道家自然观之凭鉴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漫画道家思想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太极拳与道家思想之大美无形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