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沈二哥加了薪水》出自老舍的短篇小说集《集外》,原载于1934年11月《现代》第六卷第一期。小说塑造了沈二哥这个谨小慎微、平庸怯懦的小公务员形象,通过其争取加薪的故事表现最平凡的小人物最普遍的生活状态,折射出小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当“想想看”的生命哲学渗透了国民心理的最深一层,人就“像个盘中的橘子,一天比一天缩小”,走向无可挽回的空虚境地。
关键词:老舍;沈二哥;“想想看”;文化批判
作者简介:李春苗(1995-),女,汉族,山东枣庄人,青岛大学2017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01
一
“四十来岁,扁脸,冬夏常青的笑着”、“走路非常慎重”——小说开篇,老舍就抓住人物的外表要处,写意般地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1]精妙地道出如同老舍笔下的众多中年男性小知识分子一样,沈二哥的神态和做派都说明了他是“中庸之道”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沈二哥是一个相当具有典型性的形象。而深入人物的精神世界,沈二哥的“抽抽”也揭示了现代人普遍的人性弱点和苦闷心理——一贯遵行的中庸的处世哲学造就了麻木平庸的一生,生命最原初的力量在追求恣意驰骋的理想和作茧自缚的现实之间进退维谷。
“凡事他都要‘想想看,唯恐碰在钉子上”,这种近乎卑琐的怯懦不仅支配着沈二哥的日常行为习惯,更表现在他的精神状态上,成为他潜意识的一部分,内化为他的人格,统治着他的思想。沈二哥追求现世安稳、明哲保身,这种中庸的处世之道给他带来安慰——“他没碰过多少钉子”,却也使他“觉着受压迫,很悲观”。因此,沈二哥開始寻求改变现状的契机。
“想他妈的蛋!”——太太的一句简短有力的喝骂,虽粗俗不堪却是带着野蛮性和攻击性的原力,冲破了沈二哥以中庸之道聊以自保和自缚的茧,使他委顿的生命力找到一个突破口。
在对抗“想想看”的过程中,沈二哥也付出了实际的努力。然而,不论是下定决心给太太买自由呢,还是鼓起勇气向上司提议加薪,究其根本,都是只此一时的。沈二哥的热血被太太的骂声激发,又被“想想看”的习惯冷却。因为在他四十多年的人生中,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已经成为习惯,“想想看”已经融进了他的血液和骨髓。如果说这是一种病象的表征,那么此时的沈二哥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老舍仿佛是一个能识善断的郎中,稍稍一瞥,再一把脉,就精准地看出沈二哥的“病”。沈二哥自知患了“病”,却无能为力,只得接受,继续在“想想看”的灰色人生中继续消磨着生命,不碰钉子,也做不了伟人,这正是他的悲剧性所在。
二
小说里的沈二哥如愿加了薪水,从表面上看,他取得了胜利,但最终还是败给了“想想看”。这短短三个字仿佛一个咒语,它保佑沈二哥不碰钉子,同时也织就了束缚人性和生命力的茧。作为一套生命哲学,“想想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想想看”具有强大的心理暗示的力量,它支配着人的行动。沈二哥由思想上的犹豫不决导致行动上的踌躇不定,甚至连走路的姿态都非常“慎重”,这虽是一种夸张的笔调,也足以见其讽刺性。“在左肩左脚都伸出去,而右脚正思索着的时节,很可以给他照张相,姿态有如什么大人物刚下飞机的样子。”“做大人物”是沈二哥的理想,为着这个理想,他谨慎而老于世故,却也因此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过着最庸常不过的人生。
“想想看”寄生于人性中胆怯懦弱的一面。沈二哥向司长提出加薪时是受着一时的热血鼓舞的,而司长要将他邀到家中时,他“心中打了鼓,几乎说出‘想想看来”,可见他在面临权力带来的压迫感时,内心依旧忐忑不安。司长的一番寒暄,又让沈二哥回到了以往最惯常的姿态——循规蹈矩,谦恭有礼。这种姿态是他性格中怯懦的一面造就的,更是世故人情所规定的。
撕开“想想看”的表象,露出的是虚伪的内里。沈二哥的“想想看”,只是为“躲”,“像苍蝇”;“对谁,对任何事,想想看。精明,不吃亏”。“怕碰钉子”和“不吃亏”,都源于一个人生理想:苟全。“想想看”实际上是一种不进不退的苟且,亦是敷衍塞责的手段。就像作者在同一时期,同是描写小知识分子的小说《离婚》中曾明白地告诉读者的:“这种敷衍目下的办法——虽然是善意的——似乎只能继续保持社会的黑暗,而使人人乐意生活在黑暗里;偶有点光明,人们还许都闭上眼,受不住呢!”[2]
结语
“老舍最长讽刺的是什么东西呢?妥协、敷衍。统一了所有的老舍小说中的人物的性格的,是怯懦。因为怯懦,什么事情也不走极端,总是折中,在折中下求息事宁人,在折中下将人情安排在最终的圆通的余俗里。因为怯懦,事情可以退一步想,这样便永没有改革,永没有进取,用自欺的知足,平安地糊涂地沉寂下去。这样,灰色的人生便绘就了。拆开来,是灰色的人物,凑起来,是灰色的社会。这是老舍讽刺的总目标,大中心。”[3]沈二哥并非在自欺中假寐之流,他短暂的觉醒和对生命力的呼唤使他现出一丝天真,而在强大的惯性思维的支配下,他终究没能摆脱“想想看”的魔咒。这种结局并不出人意料,反而给读者带来一种宿命难逃的荒诞感和悲剧感:“抽抽”是人生的常态,个体难以克服人性的弱点,就只能在“想想看”中消磨生命,走向虚空。
参考文献:
[1]老舍.老舍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8).
[2]张书杰.以小说参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文化论争——论老舍的中短篇小说集《蛤藻集》及相关创作[J].社会科学论坛,2013(4).
[3]高莹莹.新世纪老舍短篇小说研究之再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7(6).
[4]海娜.生命在“想想看”中“抽抽”——由《沈二哥加了薪水》谈谈老舍先生对人性弱点的批判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J].文学界(理论版),2010(4).
[5]符传丰.老舍短篇小说论[D].复旦大学,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