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春耕之时,江东一带老百姓都在热议一场与耕田有关的赛事。事情是这样的——
一位北方商人来江东贩货,得知李家庄出绝世好犁,就订制了一批江东犁,打算运回北方去牟利。谁想到了约定交货的日子,他却发现所谓江东犁不仅又短又小,犁辕还是弯曲的。这哪是什么“绝世好犁”,分明就是糊弄人的残次品!
北方商人一怒之下跑到县令衙门击鼓鸣冤,状告李家庄人以次充好、蓄意欺诈。他还义愤填膺地表示,如果县令不能主持公道,他就要去京城敲响登闻鼓,请皇上评评理。县令也不生气,只说犁是用来耕地的,江东犁好不好下地耕一耕就知道了。
北方商人一听确实是这个理,就同意了。不过他也长了个心眼儿,表示得证明江东犁确实比北方犁好,自己才认可,否则还要继续告状。这才有了这场江东犁与北方犁的比赛。为了赢得比赛,他特意运来了一架北方犁和两头油光水滑的大黄牛,还专门请了一位耕田好手。
比赛前一天,北方犁和江东犁就陈列在县衙外,供大家参观比较。都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北方犁高大,犁辕又直又长,江东犁矮小,犁辕又短又歪。这赛事还没开始呢,江东犁就被压了一头。
比赛当天,看热闹的人把城外的荒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县令和诉讼双方到场后,比赛正式开始。两位耕田好手各自吆喝,赶牛拉犁耕田。北方犁采用“二牛抬杠”的方式,江东犁采用“一牛牵犁”的方式。犁是借用畜力耕田,两头牛肯定比一头牛给力。不久后,北方犁耕田的速度就超过了江东犁。北方商人心里很得意,李家庄人心里直打鼓。
从荒地的一头耕到另一头后,就得转向。北方犁高大,又是由两头牛拉的,转向很困难。江东犁趁机追上来,并仗着小巧抢先转了向。接下来,双方不断重复“领先—赶上—领先”的过程。最终,北方犁以微弱的优势赢了江东犁。
正当县令要做出判决时,北方商人却表示江东犁确实是绝世好犁,自己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原来,北方犁耕田的速度虽然比江东犁快了一点点,但养两头牛的成本比养一头高多了,所以从综合成本考虑,江东犁确实比北方犁更好。这桩官司最终以和解告终。北方商人带着江东犁回到了北方,江东犁由此在北方盛行。
《耒耜经》是我国古代唯一一本专门论述农具的专著,作者为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陆龟蒙。全书 600多字,记载了爬(耙)、砺礋(zé)、碌碡和曲辕犁4种农具,其中又以对曲辕犁的记述最为详尽
陆龟蒙在正文开头就表示,“耒耜”是农书中的用语,在民间人们还是习惯把“耒耜”叫作“犁”。这就是说,《耒耜经》中的“耒耜”,其实是“犁”的代名词。也是因此,《耒耜经》是研究古代中国犁最基本也最可靠的文献。
《耒耜经》问世后,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元代的陆深曾将《耒耜经》《汜胜之书》和《牛宫辞》誉为“农家三宝”。《四库全书提要》也说 《耒耜经》“叙述古雅,其词有足观者(此书很值得一看)”。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白馥兰认为:《耒耜经》是我国农学著作中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本著作,该书问世6个世纪以后,欧洲才出现类似著作。
犁是一种借用畜力耕地的农具,其用途是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为播种做好准备。
江东曲辕犁简称“江东犁”,是曲辕犁的代表。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详细记录了江東犁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用。
早在唐代,中国犁就传入了日本,对其农业生产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17世纪时,荷兰海员率先将中国犁带回了荷兰。当时,有一些荷兰人受雇于英国人,来到东英吉利沼泽和萨姆塞特高沼地排水。于是,他们又将中国犁带到了英国。也是因此,荷兰和英国成为最早使用中国犁的欧洲国家。此前欧洲人所使用的犁,因为犁壁与犁铧不能紧密结合,翻土时常夹入杂草和土粒,导致拖动很费力。中国犁克服了以上弊病,提高了劳动效率,因此很受欢迎。不久,它又从荷兰传入了美国。18世纪70年代,中国犁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欧洲犁,成为最便宜好用的犁。
曲犁辕的制作是木质曲辕犁制作的关键所在。一根合格的曲犁辕,不仅要有上下的弯势,还要有左右的弯势。只有这样,制作出来的犁在耕田时,土块才会向上翻起,而不是堵塞在犁辕和犁壁之间。
工匠在实践中发现,曲犁辕的弯势无法通过锯割木料获得。因为人工锯割而成的曲犁辕强度不够,无法承受牛的拉力,使用时很容易断裂。只有那些自然生长形成的曲木才能被做成犁辕。在寻找中,他们总结出了“利用叉枝,借用主干”的经验,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树的主干与叉枝形成的弯势。
由于好辕不可得,经验丰富的工匠还会人工培养木材,以获得理想的好辕。他们会先选出一些合适的树木,对它们进行人工加压,迫使其树枝弯曲生长。待一两年后,树枝的弯曲度被固定下来,就是适合做犁辕的曲木了。
炎帝发明耒耜前,部落一直采用刀耕火种和刺穴播种的方式进行种植。这种种植方式不但效率低、广种薄收,还会导致土地日趋贫瘠。因此每隔几年,部落就不得不迁徙。
一天,炎帝看见野猪在拱土——野猪将长长的獠牙插入土中,将土拱起,翻找埋在土里的食物。野猪一路拱过,身后就留下了一片被翻松的土地。炎帝试着在这片翻松的土地上播种,结果收获了很多粮食。
野猪不可能每次都来耕地,炎帝就开始尝试制作功能类似野猪獠牙的农具。经过反复改进,他发明了“耒”。所谓“耒”,就是下方绑了一根短横木的尖木棒。使用时将脚踩在短横木上施力,让木制尖头深深插入泥土,再压下木柄撬起板结的土块。如此连续操作,就能撬松一片土壤。
后来,木制尖头被变成了木制板状刃,这就是“木耜”了。木耜的外形有点儿像现代的铁锹,一次能翻起更多的土,是一种比耒更先进的工具。因为木耜容易损坏,人们又制作了不容易损坏的石耜、骨耜和陶耜。
再后来,大家发现容易损坏的只有板状刃部分,于是就将耜分解为若干可拆装的部件,并根据实际损坏情况进行部分更换。正是这种分解和组合的方式,催生了“犁”。最早的犁,其实就是用牛来拉的耒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