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论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重要讲话

2019-07-29 09:35新华社评论员
中亚信息 2019年6期
关键词:互利典范赤字

□文/新华社评论员

盛夏六月,天山脚下,中亚山城比什凯克迎来“上合时间”。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明确上合组织未来发展目标,为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犹记一年前的青岛峰会,中方提出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全球治理观,丰富了上合组织合作理念,发出了携手发展、共创繁荣的时代强音。从青岛到比什凯克,在“上海精神”指引下,成员国各领域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当前,国际形势风云激荡,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严重威胁,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的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团结互信、安危共担、互利共赢、包容互鉴的典范,不仅合乎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福祉,也将为世界发展提供重要启迪。

打造“四个典范”,团结互信是正确方向。“生存的力量在于团结。”回望历史,上合组织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成为促进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繁荣的重要建设性力量,根本原因在于始终遵循“上海精神”、不断加强团结互信。当前,国际竞争摩擦呈上升之势,地缘博弈色彩明显加重,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更加展现出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牢记合作初心,增进政治互信,加大相互支持,扩大利益汇合点,不断赋予“上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上合组织就能汇聚起实现共同目标的强大力量。

打造“四个典范”,务实合作是不竭动力。“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是上合组织合作的优先方向。面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严峻威胁,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多措并举打击“三股势力”,加强去极端化合作,才能扎牢安全篱笆,为地区发展提供根本保障。置身地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从倡导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到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再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倡议顺应时代大势,回应各国呼声,助力上合合作走深走实。

打造“四个典范”,人文交流是源头活水。“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交融汇聚,相得益彰,赋予上合组织地区文明多样性这一宝贵财富。加强文明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体现了中国推动上合组织发展的长远眼光。无论是深化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媒体等领域合作,还是推动医学创新,将地方合作打造成人文合作新亮点,只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上合组织才能永葆活力、枝繁叶茂。

中国谚语说:“有志者,事竟成。”吉尔吉斯民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说,“努力的人定会成功”。明年,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将在俄罗斯迎来第二十次会议。新征程上,秉持“上海精神”,凝心聚力,务实笃行,上合组织必将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岛浮山湾夜景。去年6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闭幕。在“峰会效应”的持续滋养下,青岛持续扩大开放,与上合国家的经贸往来、人文交流不断升温,城市发展注入“上合”动能,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图/新华社

猜你喜欢
互利典范赤字
深化交流持续赋能 相互借鉴互利共赢 孟加拉驻华大使一行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参观考察
典范秦山 创新之源
中민영기업,한국과 협력해 ‘호리공영 ( 互利共赢)’
极简设计的典范 徕卡 TL2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探底基层 互动互利
互信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