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2019-07-29 02:41朱贝子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针灸神经

朱贝子

腰椎间盘突出为临床常见腰腿痛疾病,且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发病率有逐步上升趋势。该疾病主要为椎间盘变形、纤维破解、髓核突出以及刺激神经根等综合性症状引起。由于此种疾病长时间不愈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作息,因此需选取合适方式进行干预,帮助患者恢复生理能力。有研究认为针灸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疗效显著[1]。现选取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7例,男23例,女24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8.36±2.67)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病程(5.16±0.62)年;观察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8.29±2.52)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病程(5.24±0.53)年。患者基础性资料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牵引治疗。用腰椎主动牵引床牵引骨盆间隙,在力量控制上以患者可承受为准,1次/d,30 min/次,治疗时间为10 d。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患者为俯卧位,取腰眼、委中穴、肾盂穴、阳陵泉穴、昆仑穴以及足三里、百会等穴位。对不同穴位,用不同长度毫针,首先取75%乙醇棉球消毒,施针时保持快针,深度为1~3寸。提、插、捻的方式使其得气,1次/d,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之后,每2 d针刺1次,治疗10次。在患者起针后也可实施拔罐,留罐时间为5~10 min。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患者血清内炎性因子变化状况,主要对比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情况。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主要分析腰骶疼痛、腿部疼痛。选取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共0~10分,评分越高,疼痛情况越严重。③对比各种治疗方式下临床疗效。痊愈:患者腰腿疼痛消失,抬腿时高度在70°以上,且可正常进行工作;显效:腰腿疼痛明显缓解,腰部活动自如,可正常生活;有效:腰腿痛稍有缓解,腰腿有改善,活动受限;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表1)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单位:ng/m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单位:ng/mL

组别 例数 IL-6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7 138.16±18.13 122.16±14.26 1.91±0.34 1.49±0.18观察组 47 138.26±17.62 107.36±8.34 1.90±0.29 1.20±0.24 t值 0.027 6.142 0.153 6.627 P值 0.489 0.000 0.439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表2) 观察组患者腰骶和腿部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腰骶疼痛 腿部疼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7 8.16±1.12 5.16±1.26 8.01±0.34 5.49±0.48观察组 47 8.25±1.32 4.06±0.84 7.94±0.41 4.20±0.34 t值 0.356 4.980 0.901 15.035 P值 0.361 0.000 0.185 0.000

2.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表3)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7.87%高于对照组的8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机制为突出椎间盘对神经的机械压迫。此种病症会对神经根产生严重损伤,持续加重神经根水肿、发炎等症状,继而导致神经内张力提升,引发各种疼痛[2]。此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足部、大腿外侧以及下腰位置放射性疼痛,严重状况会出现脊柱畸形。

此种疾病现阶段治疗时,主要为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非手术以牵引和针灸最常见,多数研究认为此种治疗方式对提升临床疗效有显著效果[3-5]。腰椎间盘突出属中医“腿股风”“腰痛”,为风寒以及湿气引发,进而出现经络阻滞不畅。也有分析认为由风寒侵袭肌肤、跌扑损伤、经络闭阻继而造成血运不畅。临床治疗以活血通气、温经通络为主。在进行针灸时,对舒缓经络、释放神经中枢止痛物质有显著作用[6-8]。针灸治疗主要结合具体病情、疼痛位置,选取穴位,此次治疗中取委中、足三里等穴位,对患者有活血化瘀、恢复微循环的效果,同时也可促使腰肌炎症逐步恢复正常,帮助患者各生理职能恢复正常。也有分析认为,此种方式可促使血液循环、改善水肿、降低压迫神经根[9-10]。本次研究中发现,采用针灸治疗时对降低患者炎症因子,缓解腰椎间盘症状有显著作用。其中IL-6为多效细胞因子,该因子在刺激炎症递质释放、炎症细胞激活、促使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均有重要作用。分析本次治疗过程可知,观察组患者IL-6、TNF-α等炎性因子状况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腰骶疼痛、腿部疼痛VAS评分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治疗后,由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神经压迫、降低腰椎疼痛,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疼痛情况显著缓解、炎症因子降低,疗效有显著提升,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针灸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神经”病友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