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剑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玉米种植技术的研究,有效的玉米栽培技术能够保证农业经济发展。为此,总结更加合理有效的栽培技术,从而确保农民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刻不容缓。我们目前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玉米的总产量在不断下降,而对玉米的需求还在不断上涨,所以,玉米价格曲线是不断持高的。因此,在目前大环境下如何保证玉米高产来平衡粮价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大兴农场积极应对当前粮食生产现状,开展玉米钵育摆载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来保证玉米产量。
一、玉米钵育摆载技术
玉米的钵育摆载技术主要是使用塑料大棚培育玉米苗,用营养钵对玉米苗进行培育,培育后可以采用田间移栽的方法,来缩短玉米的生育期,从而可以促进玉米的优质高产。
1、营养钵苗床整治
①苗床选址
对玉米苗种植地的选择上,应该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段,选择地势比较高,水资源充足,便于灌溉和管理。
②苗床面积
每亩按5000个营养钵计算,备足育苗塑料大棚。
③苗床整治
床面要整平,以便摆放营养钵。
2、营养钵制作
①营养土配制
选择山林里的腐质土过筛,除去杂物,以防制作时卡营养钵皿,按每亩1000公斤备足营养土,对土壤的湿度要求方面,土壤湿度应该可以达到用手可以捏成团、摔到地上可以散开的程度,含水量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
②制作与摆放
用营养土填实钵体,摆放时要一盘靠一盘,高矮一致,上面平整,做到边制作边摆放。
3、播种
①播期
在当地月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时就可以播种,4月20日以前播种结束。
②播量
每个营养钵播一粒种子。
③播种方式
播种的方法主要采用催芽再播种,在催芽之后可以对种苗进行挑选,挑出芽势好的可以促进出苗率的提高,以免造成对营养钵多余的浪费。
④播法
采用科学的播种方法,可以根据播种土地的宽度挑选一塊差不多宽的木板,放在池梗子上面,然后站在板子上逐盘向后播种。
⑤盖土
在播种结束之后,要用筛过的细土把籽盖好,用细土把营养钵的缝隙也要填实,土盖的厚度不要过厚也不要过薄,厚度掌握在一厘米是最佳的。
⑥低床浇水
播种之前,要对苗床进行喷洒,使苗场湿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
⑦插拱盖膜
使用无纺布对面床进行覆盖。
4、苗床管理
①保湿保墒
在对幼苗进行播种前,要将苗床进行浇水,因为育苗期不需要浇水。但是由于使用营养钵进行育苗,土量比较少,水分容易散失,所以要随时检查苗床,避免因缺失水分导致幼苗死亡。同时也要对补水次数进行控制,一般出现了严重干旱才需要进行补水,补水时要在早上进行一次性的补水工作,而且补水的水温要适宜,防止幼苗受到冻害或者烫死。
②揭膜
幼苗出出来之后要把无纺布揭掉。
③注意通风,防止烧苗
幼苗长出两三片叶子时,在晴天的上午十一点到下午的四点,可以揭开两头,进行通风降温,苗床比较长的中部也要开个孔,使膜内的温度可以保持在25℃上下。
④炼苗蹲苗
在长到四五片的时候,要加长通风的时间,出现五片叶子一个心的时候要进行昼夜通风,进行炼苗蹲苗,要及时查看,防止发生高温烧苗,或者出现寒潮时幼苗被冻伤。
⑤病虫鼠害防治
定点投放鼠药防治鼠害。
5、移栽
①施好叶面肥
移栽前喷腐殖酸类叶面肥。
②田块整备
移栽前,机械铺设,一次完成覆膜、铺设滴灌带根,保证水肥供养。
③施足底肥
按测土配方肥量,施于设计行距内分别距离苗带5厘米处。
④移栽密度
1.1米大垄,垄上双行移栽,行距42厘米,株距25厘米,亩保苗4848株。
⑤移栽叶龄(时间)
5叶1心(苗床35天左右)。
⑥分级定向移栽
对幼苗进行移栽时,要进行分级别定向移栽,把幼苗分为壮和弱、大和小几种不同类型,进行分开移栽,更有利于管理。同时,也要进行定向移栽,幼苗的叶子生长方向要和移栽的方向形成四十五度,而且在行与行之间要进行错位栽种,这样有利于幼苗的叶子充分得到光照,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二、大兴农场水肥一体化系统分为两个部分
1、第一部分
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工控机,包括工控机、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超声波水位计,电磁阀门组成。
2、第二部分
压力滴灌施肥系统由水源和首部枢纽和输配水管道以及灌水器这四个部分构成。水源包括:蓄水池和机井。首部枢纽中有:水泵、施肥器、电机、过滤器和保护装置。输配水管道又分为主道、干道、支管道和毛管道。灌水器主要是迷宫滴灌带。
三、大兴农场水肥一体化技术管理措施
1、玉米膜下滴灌灌溉制度
①拔节期灌水
玉米移栽缓苗后即开始拔节,这个阶段的生长特征为植株生长迅速,叶面蒸腾强,环境气温也升高,土壤失水速度加快。要求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水量的65%以上,灌水定额25—35方/亩。
②抽雄吐丝期灌水
抽雄吐丝期是作物的需水高峰时期,降雨集中期,一般情况下,6-8月降雨量占到全年降雨量的60-75%,正常年份里降雨量能够满足作物需水要求。在非正常年份,降雨量不能满足灌水需要时,应在该生长期进行灌水,灌水定额应根据降雨量、气温等因素进行判断,保持田间持水量在80%左右。一般如有15天不降雨,作物就需要补充灌溉,灌水定额15—25方/亩。
③灌浆成熟期
玉米生长后期,进入灌浆成熟期后,需水量有所下降,此阶段保持田间持水量在65%。灌水定额20-30方/亩。
一般玉米生长周期内,灌水5-8次,总灌水定额120—160方/亩。
2、 玉米滴灌施肥方案
结合玉米养分需求规律及东北地区玉米灌溉制度,安排玉米施肥方案如下:
① 苗期:每亩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氢钾1公斤,随水施入。
② 拔节期:每亩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氢钾1公斤,随水施入。
③大喇叭口阶段,施尿素8公斤,磷酸二氢钾1公斤,随水施入。
④ 抽雄期:每亩施尿素8公斤,随水施。
⑤灌浆成熟期 每亩施尿素5公斤,随水施入。
总之,大兴农场玉米钵育移栽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三节”(节水、节肥、节药)、“三省”(省工、省力、省心)和“三增”(增产、增收、增效)的良好效果,是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促进农业技术改革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
(作者单位:156303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大兴农场第一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