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2)

2019-07-27 01:30梁冰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0期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种子

梁冰

近年来,伴随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粮食作物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而大豆作为现阶段重要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种植质量和种植效率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且由于北方区域与南方地区的气候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种植技术方面也存在本质不同。位于小兴安岭南缘,松嫩平原腹地,隶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克山县是我国著名的大豆出口基地县和马铃薯基地县,一直以来享有“北国粮仓”和“大豆之乡”的美称,是首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从地形地貌上来看克山县位于地处小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北部、中部为丘陵漫岗区,地形起伏变化大,南部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这种地形地质结构从某方面来讲非常适合大豆的种植和生长。除此之外,克山县天然水资源储量和可利用水资源储量充足,主要河流有润津河、乌裕尔河等,且经大量科研数据分析可知,克山县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五百毫米左右,雨热同季,降雨集中在六到八月份,这些外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给大豆的种植创造了良好条件,具体来看,其种植技术如下:

1、大豆种植技术要点

①品种的选择

从某方面来讲,在进行大豆的种植过程中,种植技术选择的科学性与否在一定程度虽然对种植质量和种植效率具有一定影响,但大豆种子的选择才是最终影响大豆生长的重要因素,故此为从根本上实现大豆“高产”、“稳产”的种植目的,在进行品种的选择过程中,一方面不仅需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还要选择与生态类型相契合的大豆品种,避免盲目引种,而另一方面为初步保证大豆产量,在选择品种时还需尽可能地选择抗病虫害性、抗倒性以及适应性强的品种,以此切实为大豆种植产量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②整地处理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可知,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地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有效地降低大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杂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此外在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提升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作用。除此之外,众所周知大豆是一种根系农作物,土壤的透气性和含水量在从某方面来讲对其生长质量和生长效率具有直接影响,故此为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大豆的整体种植效益,对土地进行合理耕翻是十分必要的。

③播种作业

从目前来看,适时播种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有着直接影响,故此为从根本上促进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率,一方面在播种前需对其进行种子处理,即通过浸泡、曝晒等处理作业,以此来提高种子的抗性,进而从根本上降低后期病虫害的发生,为基层产业整体种植效益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而另一方面在进行种植时,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讲:

其一,垄断分层种植技术。所谓的垄断分层种植技术简单来说,其实就是通过在垄体下部分进行施水、施肥作业,以此通过借助调节器械将大豆种植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一项种植技术,其核心在于大豆种子的筛选,而在播种时也大多是通过机械播种的方式,来提升种子的发芽率与成活率。

其二,窄行密集种植技术。简单来讲相较于垄断分层种植技术,窄行密植技术较多运用到苗矮品种当中,若是大豆株高较高、生长到周期比较长也就不适合采用窄行密植方法,故此在进行种植过程中,为促进大豆的高产,综合考虑大豆种植地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整大豆种植的管理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④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在从某方面而言对于大豆的种植效益具有直接影响,而目前来看大豆的田间管理主要包含了三方面内容,即:中耕除草、合理施肥以及科学灌溉,从某方面来讲其具体施作业内容如下:

其一,中耕除草。据调查在大豆种植过程中,杂草的生长对于大豆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故此为从根本上实现“高产”、“稳产”的种植目的,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和病虫害植株,为大豆生长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环境,是从根本上提高大豆產量和品质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其二,合理施肥。大豆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于肥力的需求不尽相同,故此为从根本上确保大豆的科学合理生长,一方面在正式种植前,加大基肥的施用范畴是确保大豆有效生长的重要基础,而另一方面在全面了解大豆生长阶段对各类营养物质含量需求的基础上,追加适量的尿素、氯化钾等也是极为必要的。

其三,科学灌溉。为避免因干旱或过度灌溉而导致大豆减产情况的发生,在进行灌溉作业时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需当地的气候特征,进行及时有效的灌溉。

2、大豆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

经大量科研数据分析可知,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大豆根腐病、大豆霜霉病以及大豆霉霜病,常见的虫害有大豆根潜蝇、大豆食心虫以及大豆蚜虫,从某方面来讲不同的病虫害其防治策略也不尽相同,具体来看其防治策略主要有:

其一,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从某方面来讲,为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病虫害防治质量和防治效率,首先需在大豆的选种环节,选择具有一定病虫害能力的品种,以此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再者当发现有病苗时需及时将其进行清理,以此来为其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其二,生物防治。所谓的生物防治其实就是对“生物链”的科学合理应用,即在大豆种植和生长过程中,通过借助害虫在生物界的天敌,来达到降低虫害数量的同时克制病害虫的繁殖,为生态环境的平衡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作为我国主要的油料和粮食作物,为实现高产量、高质量和高收益的种植目的,革新种植技术,采取有效地病虫害防治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作者单位:161600黑龙江省克山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大豆病虫害种子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