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科学技术对于我国来说意义重大,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只有切实加强科技创新,才能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建设科技强国可以从加强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做好科普工作这几个方面加强。
一、建设科技强国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进入新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在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只有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才能带领我们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国家赖之以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十八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突破确实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促进。比如,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英国抓住时机,成为了世界第一;十九世纪中期,电力被广泛应用,美国乘势而上,成为了世界霸主。近代,我国故步自封,并没有在科技革命上有较大发展,结果就是落后挨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我们落后的原因就在于科技上的落后。因此,我国要想强大,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二)企业赖之以赢
一个企业,如果只做其他公司的代工厂,而没有自己的“杀手锏”,没有自己的创新,那这个企业是不可能走得长远的。企业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根本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近年来,美国越来越限制对中国出口芯片,并不断打压中国的企业,比如2018年的中兴事件,以及2019年对华为的限制。通过中兴事件和华为事件,我们就能看出,一个企业如果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有自己的科技优势,就能取得更好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自己的创新能力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走向了世界,比如大疆、海尔、浪潮,这些企业面对国际上的苛刻限制,并没有退缩,而是依靠自己的科技实力和技术含量,在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市场,获得了发展的主动权,实现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国内其他企业做出榜样。
(三)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科技改变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正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人工智能正在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技术,生态环境的治理也越来越需要绿色科学技术的创新,事实上科技创新可以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建设科技强国的途径
(一)加强基础研究
要想建设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研究是根本。因为任何一项高新技术的发明以及应用,都离不开深厚的基础研究。比如我们现在能在特高压输电技术、天河计算机、量子通讯方面取得重大技术进步,大都是依赖于上个世纪的量子科学和相对论等重大科学理论的突破,正是有了这些理论作基础,我们现在才能在这个技术之上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核心技术的来源,可以推动原始创新,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基础研究。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还相对较弱,我国基础研究的费用占整个研发费用的比例在5%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整个基础研究所占研发投入的比重一般都要达到两位数,因为他们把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到基础研究中去,所以才能建筑其科技创新牢固的金字塔地基,才能源源不断地推出更多的颠覆性技术。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的效能。在科技创新方面,重点强调的是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总结华为和海尔等成功企业的经验,逐渐引导企业增加技术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在制度创新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减少烦琐的行政手续,把科研人员从复杂的审批手续中解放出来,帮助他们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增加科研人员的工资,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技术创新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激情和活力。要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改变以前的作风,做好放管服工作,让政府从分钱分物中解脱出来,做好顶层规划和引导工作,发挥好组织优势。
(三)做好科普工作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腾飞的两翼。国民科学素养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土壤。新时代,如何运用互联网做好科学普及工作,对相关部门和科技部门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相关政府部门要重点关注网络上的各种舆论,及时、公开发布辟谣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科技部门要加大科普工作的宣传力度,经常深入社区和人群聚集的地方,进行科普宣传,让普通百姓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增强国民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中共新乡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