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长琪,郭 毅
(江西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江西 南昌330013)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指出,“产业转移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对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区域经济布局将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板块,其中东部板块因为其独特的沿海地理位置,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迅猛,位于产业转移的高梯度区域。根据产业转移理论,东部板块的边际产业将会向位于低梯度区域的中西部和东北部转移。然而现有事实表明,尽管中国东部板块向中西部板块转移的产业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并没有发生[1]。宏观的东中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并不明显,但是微观的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却很激烈[2]。为什么本该发生的大规模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没有发生?为什么有些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却又实现了?已经发生的局部产业转移的模式和次序又是怎样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产业转移粘性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解释。产业转移粘性是衡量产业转移阻碍力的重要指标,对产业转移粘性进行测算,对于后发地区利用产业转移契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区域产业转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产业转移粘性进行测算已经成为当下之急。本文基于物理学中的牛顿粘性定律,提出新的产业转移粘性测算方法,对中国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进行测算,以期为消除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规避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雷区,促进区域协调与共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粘性的研究并不深入,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准确定义。Van Dijk等从推因素和拉因素两方面定义了企业转移粘性,认为企业转移是一种特殊的区位调整形式,意味着经济活动的空间重新分配,所以影响企业转移和企业经济发展的推因素和拉因素就是企业转移粘性[3]。国内最早的产业转移粘性概念由宋炳良提出,认为产业转移粘性是区域对产业的吸引能力[4]。杜传忠等则从产业内部因素、市场因素及政策因素三个方面对产业转移产生的阻碍作用定义了产业转移粘性[5]。无论是从推因素和拉因素视角还是从吸引力和阻碍力视角来定义产业转移粘性,都只是从产业转移粘性的外在表现对其进行定义,尚未切入到产业转移粘性的内在实质。产业转移粘性是一种自身属性,影响产业转移粘性的只能是自身内部因素,与其它外部因素无关。现有产业转移粘性的定义没有契合产业转移粘性的实质,所以无法得到一个客观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产业转移粘性测算方法。
现有关于产业转移粘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是定性分析和总结,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素流动性,高流动性的生产要素会带动其它生产要素的流动,低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则会粘住其它生产要素。罗浩认为在劳动要素无限供给(流动)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大量的劳动力会涌向东部,导致东部地区实际工资增长缓慢,当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迟滞[6]。二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带来的集聚效应会增加产业转移粘性。郭丽从劳动力跨区流动对要素结构的影响、产业集群的“极化效应”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性(沉没成本、地缘联系、制度安排)三方面,分析了它们对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机制[7]。三是转移成本,现有研究从生产成本、交通成本、沉没成本等各种转移成本要素方面,分析了产业转移粘性形成的原因。马子红认为中国产业转移粘性的主要动因应着重考虑成本因素,并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制度成本三个角度出发研究了其对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8]。四是组织创新。袁开洪将创新集群因素引入产业转移粘性的分析框架,认为东部地区的制度、技术、组织创新集群优势是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粘性的主要原因[9]。五是制度环境,区域制度环境是影响产业转移的决定性因素。刘嗣明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市场经济体制等角度,解释了中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粘性存在的原因[10]。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还有学者对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进行了总结,提出劳动力流动说、转移成本说、产业集群说、制度环境说、区域能力结构说、产业转移力说六个说法[11]。本文认为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其中内部影响因素是指要素流动性、产业集群、转移成本等区域自身属性,是产业转移粘性存在的根本原因。外部影响因素是指制度、环境、组织创新集群等区域外部环境,是产业转移粘性形成的助推器。产业转移粘性是区域的自身属性,是产业转移内部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关于产业转移粘性的测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建立灰色聚类粘性模型度量中国梯度推移粘性的程度。具体做法是选取中国人均GDP、GDP比重、企业经营效率、财政能力、对外贸易五个指标,根据这五个指标将中国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梯度,利用灰色聚类模型计算出中国不同梯度之间的特征值,用特征值之间的差异来代替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粘性差异。另一种是利用改进的梯度系数与产业成长系数的乘积来测度制造业区际转移粘性程度[12]。现有产业转移粘性测算方法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乏对产业转移粘性的实质性探索,没有准确定义要测算的转移粘性究竟是什么,只是用一些简单的替代性变量如梯度差距来代替转移粘性,缺乏科学性;二是现有的经济理论并没有提出产业转移粘性的计算方法,没有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这导致目前关于转移粘性的测算方法都只是简单的指标合成,缺乏合理性。
以上关于产业转移粘性的研究反应了三个问题:一是未从本质上剖析产业转移粘性的涵义,二是对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因素边界定义模糊,三是产业转移粘性的测算方法不合理。本文基于物理学中的牛顿粘性定律,提出了新的产业转移粘性测算方法,根据中国经济和数据可得性情况,利用2016年中国省、市及上市公司数据,对中国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进行了测算,比较分析中国不同板块和地区之间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差异,以期为中国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的规划提供参考。
图1 流体流速转移与产业相对创新要素转移示意图
产业转移粘性和流体之间的流动粘性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本文从研究尺度、转移对象、转移形式、转移实质、转移的适用条件五个角度研究牛顿粘性定律嫁接到产业转移粘性测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表1 牛顿粘性定律嫁接机理
从研究尺度看,在流体动力学中,微观分子结构决定宏观性质,其分析的对象为流体质点。流体质点是流体分子的一个小集合。而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物质的宏观性质是微观性质的统计平均,分析的对象为企业,企业是产业转移要素的一个小集合。本文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牛顿粘性定律嫁接到产业转移粘性测算的可行性。
从转移对象看,在牛顿平板实验中,研究对象为两个流速不同的层流,层流与层流之间互不相交,流速快的层流会向流速慢的层流进行速度转移。不同层流内部之间会产生一个相互作用的粘滞力,这个粘滞力会对流速快的层流施加“阻力”,对流速慢的层流施加“拉力”。而在梯度转移理论中,研究对象为两个梯度不同的区域,区域与区域之间不相交,高梯度区域的边际产业会向低梯度区域转移。不同区域之间会产生一个相互作用的粘滞力。高梯度区域在损失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将边际产业转移到低梯度区域,低梯度区域通过承接产业吸收技术获得发展动力。在边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尽管高梯度区域会损失一部分经济发展速度,但是通过转移边际产业为高梯度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从转移形式看,在牛顿平板试验中,流速快的层流对流速慢的层流的速度促进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流速快的层流的流体质点通过跨流层接触对流速慢的层流的流体质点的推动作用;二是流速快的层流的带有更高流动速度的流体质点直接扩散到流速慢的层流之中。同理,结合这两种流体转移的形式,本文从微观视角定义了产业转移的两种形式:一是高梯度区域通过溢出效应,包括知识溢出、技术溢出和经济溢出等方式,推动低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这种转移形式的外在表现为产业市场份额的转移。二是位于高梯度的带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直接扩散到低梯度区域。这种扩散也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全转移,企业由一个地方转移到当地的另一个地方,是企业为了靠近产品和人员供给,为了节约成本而发生的转移;另一种是部分转移,主要发生在大企业身上,为了分割不同的生产线进而节约成本,这种转移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区位变换[13]。
从转移实质看,在牛顿平板实验中,不同层流之间的转移外在表现为速度的转移,即流速快的层流通过粘滞力将速度转移到流速慢的层流,使得层流之间的速度趋于一致。层流之间速度转移的实质是流速快的层流的微观分子将相对于流速慢的层流的微观分子的相对速度转移一部分到流速慢的层流之中,所以牛顿流体粘性阻碍的是微观分子速度的转移。而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的外在表现是产业从高梯度区域转移到低梯度区域,进而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产业转移的形态主体是企业,转移的实质是高梯度区域相对低梯度区域创新要素的转移。高梯度区域提供劳动、资本、技术、生产链、创新链等要素的创新成分支持,而低梯度区域则提供基础设备环境[14]。由此,本文将产业转移粘性定义为阻碍不同梯度区域之间相对创新要素转移的力。
最后,从牛顿粘性定律的适用条件看,第一,牛顿粘性定律仅适用于层流运动,不适用于湍流运动。当流体流速不是很大,各流层之间彼此不相混合而只作相对滑动,流体的这种运动叫做层流。随着流速的增大,流体将作不规则的运动,产生各种分速度,发生紊乱,此时流体的运动称为湍流。在速度未使层流跨越到湍流时,流层之间的粘滞力对速度快的层流来说是阻力,但是当流速快的流层的速度快到一定水平,粘滞力对它来说就是动力,因为粘滞力能够稳定流速快的层流使其不成为湍流。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当产业还未成熟达到边际状态时,盲目地进行产业转移只会阻碍该产业自身的发展。此时产业转移粘性的存在会对其产生保护作用,稳定产业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趋势。而一旦产业的生命周期达到边际状态,如果不进行产业转移,那么它的存在只会挤压其它高技术优势产业的发展空间,此时产业转移粘性的存在将会阻碍产业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第二,牛顿粘性定律仅适用于牛顿流体,不适用于非牛顿流体。满足流体速度递减变化的流体即为牛顿流体。而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从东部往中部再往西部依次递减的现状,满足牛顿流体的适用条件[10]。
由以上分析可知,流体之间的粘性和产业转移的粘性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契合性。根据牛顿粘性力的计算公式和产业转移粘性的定义,得到产业转移粘性的计算公式为:
(1)
1.区域自身属性η
在牛顿粘性定律中,η表示流体的自身属性,η的大小与它的材料本身息息相关。在产业转移粘性测算中,区域产业的自身属性指的是区域产业在转移过程中与区域自身相关的影响产业转移粘性的因子,这些因子是影响产业转移粘性的内部原因。现有研究认为这些因子主要包括要素流动性、产业集群、转移成本[6-8]。
1)要素流动性。要素流动性差异影响着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流动性低的要素往往会粘住流动性高的要素[15]。现有研究主要以流动性高的劳动力要素为研究对象,但是关于劳动力流动性对产业转移粘性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作用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16]。本文不采用劳动力流动性对要素流动性进行衡量。除劳动力流动性外,例如基础设施这类流动性低的要素对产业转移粘性也具有重要影响。基础设施作为流动性低的要素会粘住流动性较高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知识要素,进而阻碍产业转移,增加产业转移粘性[17]。因此,本文用固定资产与总资产的比值来衡量区域流动性差的要素所占的比重。固定资产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2)
其中A代表固定资产比重,FA为区域固定资产值,TA为区域总资产值。在测算的基础上,运用最大最小值标准化对固定资产比重A标准化处理。
2)产业集群。产业集群通过“极化效应”对产业转移粘性产生影响。一个区域的产业集群会产生集聚效应,降低集群内部企业的成本,促进集群资源的聚集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进而形成产业转移粘性[7]。产业集群是相互联系的企业和组织在空间上的聚集,联系很强的产业可能在空间上比较接近,而区位商法和标准化区位商法可以用来作为辨识区域产业集群的手段[18]。因此,利用中国31个省份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对不同区域的区位商进行测算,区域i产业j的区位商计算公式如下:
(3)
其中Eij代表区域i产业j的主营业务收入,LQij代表区位商,反应产业的集聚程度。LQij的值越大,表示区域i产业j的产业集聚水平越强。在测算的基础上,用最大最小值标准化方法标准化处理。
3)转移成本。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应着重考虑成本因素,产业转移的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制度成本[8]。区位论界定影响区位的三个因子分别为: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不考虑制度成本和环境成本等外部影响因素,影响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成本是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这些成本都与距离高度相关,所以本文用产业距离来衡量转移成本[19]。通过中国城市的上市企业数据和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提供的城市地理坐标,测算不同区域的产业重心,用区域产业重心距离衡量产业距离。产业重心和重心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20]:
(4)
(5)
其中,GDPj和Nj分别代表j区域的国民生产总值和总人口数,GDP和N分别代表所有区域总的国民生产总值和总人口数。泰尔指数越大说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梯度越大。
3.知识复杂度Δs
在牛顿平板实验中,Δs代表层流与层流之间的接触面积。对产业转移而言,产业转移的实质为高梯度区域相对低梯度区域的创新要素的转移。从创新要素角度出发,产业转移面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产业转移过程中创新要素的广度,它由不同区域之间技术、知识的多样性表示;二是产业转移过程中创新要素的深度,它由不同区域之间技术、知识的专一性表示。创新要素的广度和深度相结合即为产业转移面积,也就是知识复杂度。本文借鉴Sergio等人的测算方法,利用国泰安上市公司专利数据库构建了一个n×k的地区技术知识网络。在网络结构中n代表地区,k代表技术类别[21]。本文构建的地区技术知识网络包括n=31个地区和k=27个技术类别,通过该网络计算不同地区的知识复杂度。为了计算知识复杂度,本文参考张翼鸥的处理方法,只考虑生产特定技术的重要地区,也就是说,用以计算知识复杂性指数的地区技术知识网络是那些在专利活动中拥有相对技术优势(RTA)的技术分级[22]。中国地区技术知识网络是一个31×27的双模矩阵M=(Mc,i)。Mc,i表示地区c在技术知识i中是否拥有相对技术优势。如果技术i占地区c所有技术组合的比例高于技术i占中国所有技术组合的比例,那么地区c在技术知识i便拥有相对技术优势。要想使RTAc,i=1,则必须满足:
(6)
知识复杂度(Knowledge complex index)包括地区多样性和技术遍在性。这两个变量与地区技术知识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度数中心性有关。地区的度数中心性(Kc,0)表示某个地区拥有相对技术优势的技术数量:
(7)
同样,技术的度数中心性(Ki,0)表示应用某项技术时拥有相对技术优势的地区数量:
(8)
对于地区和技术知识复杂性,可用经过n次迭代的多样性和遍在性的整合指标表示,其表达公式为:
(9)
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一方法,经过第二次迭代,当n=1时,Kc,1表示拥有相对技术优势的地区c的技术遍在值的平均值,Ki,1表示对技术i拥有相对技术优势的地区的平均多样性。在下一次的迭代中,n=2,Kc,2表示地区的平均多样性,Ki,2表示对技术i拥有相对技术优势的地区的平均遍在性。对KCIcities的每次迭代都会产生对某技能的知识复杂度的细粒度估计。当地区和技术的排名变得稳定时,迭代停止。
本文以发展成熟的低技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低技术制造业是中国产业转移的主体。中国低技术制造业规模庞大,区域之间的低技术制造业在工艺、技术、设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通过产业转移将低技术制造业的知识、技术、工艺等从产业转出区转入到产业承接地,能够对产业承接地的低技术制造业发展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进而促进产业承接地的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以低技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测算,探究中国低技术制造业转移困境的缘由。通过对2016年上市公司的制造业细分行业专利有效量进行聚类分析,将发展尚未成熟的高技术行业从中剔除。剔除了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个高技术行业,剩下27个低技术行业。将这剩下的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定义为低技术制造业。
本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国泰安数据库、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中国知识产权局。由于一些指标的最新数据难以获取,所以以2016年为研究时间,选取2016年中国31个省份和不同城市的相关指标对应数据,对于缺失的数据采用个案剔除法处理。
1.四大板块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测算
表2 四大板块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
中国四大板块之间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东部板块转移到其它三大板块的转移粘性按照西部大于中部大于东北部排序。其中,东部到西部之间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为57.984,远远大于东部到中部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13.733和到东北部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11.493。究其原因:一是东部与西部之间经济梯度差异极大。东部位于沿海区域,是人力、技术和知识等创新要素的集聚中心,更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心。同时,东部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角色,东部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并吸收,进而不断优化调整本土的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而西部位于内陆区域,其人力、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水平都比不上东部区域。西部的产业发展方式是粗放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拉动,有的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所以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经济结构,东部都优于西部。二是东部低技术制造业的知识复杂度远远高于西部。中国大部分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都位于东部。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东部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使得东部的低技术制造业无论在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拉开西部一大截。
东北部和中西部三者之间的产业转移粘性整体水平较低,中部和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粘性为0.037。主要原因是东北部和中西部三者之间的低技术制造业技术水平差距不大,经济梯度和产业梯度又极为相似。尽管中西部地区低技术制造业的转移粘性为0.037,但是由于现实中中部本身低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不尽人意,且大多数都是些固定资产占比重高的产业,所以中部地区并没有很多产业能够向西部转移。
2.广东省到中部、西部、东北部的转移粘性测算
表3 广东省低技术制造业到中部、西部、东北部转移粘性
本文以广东省为例,探究广东省的低技术制造业向中部、西部、东北部转移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空间布局。从板块整体水平看,广东省到中西部和东北部的产业转移粘性分别为15.523、18.537和41.579,广东省到东北部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明显高于到中西部。与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的大小相反,广东省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次序应该优先向中西部转移,再向东北部转移。
从地区整体水平看,不同板块低技术制造业的产业转移粘性差距不大,但是同一板块内部,承接广东省低技术制造业的不同地区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相差很大。以中部为例,广东省低技术制造业转移到河南省和山西省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分别为27.546和26.569,而转移到湖北省和湖南省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只有5.685和7.312。这是因为作为产业承接地的湖北省和湖南省的低技术制造业重心更靠近广东省的低技术制造业重心。山西省与广东省的低技术制造业重心距离为1 706.310千米,是湖南省的2.8倍,是湖北省的1.9倍。同时湖北省和湖南省的低技术制造业结构和知识复杂度也和广东省更接近。湖北省和广东省的经济梯度差异仅为0.074,而河南省和广东省的经济梯度差异为0.200。在西部地区,因为重庆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上。近年来,重庆市依托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为计划,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得重庆市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从数据上看,重庆市与广东省的经济梯度差异为0.057,低技术制造业技术复杂度差异为0.097,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为0.893。相对西部经济梯度差异和知识复杂度差异的平均水平0.148、0.735来看,重庆市低技术制造业的产业梯度和创新程度都和广东省极为接近,所以重庆市是广东省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的优秀承接地。东北部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整体水平则比较均衡。但是广东省的低技术制造业重心离东北部的低技术制造业重心最远,所以广东省到东北部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整体水平都很高。
3.东部不同地区到中部、西部、东北部的转移粘性测算
东部低技术制造业转移到中部的转移粘性要低于转移到西部,东部不同地区的转移粘性在空间上不均衡。首先从东部地区转移到中部的情况看,东部低技术制造业转移到中部的转移粘性为13.733,上海市、河北省和江苏省转移到中部的转移粘性分别为1.795、4.775和6.708。由此可见上海市、河北省和江苏省是东部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的重点转出地。其中,河北省的转移优势在于其经济梯度靠近中部,但是其固定资产比重太高,产业集群现象严重,所以要想从河北省向外转移传统产业,需要先对它们自身的产业进行结构优化和调整。而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其发展主要以金融业和服务业发展为主,低技术制造业在上海市的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高。根据《产业转移目录2018》,低技术制造业是上海市重点转出的产业,通过转出低技术制造业,为上海市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空间。其次,从东部地区转移到西部的情况看,只有广东省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的大小排序变化浮动明显。主要原因是广东省低技术制造业的产业重心离中西部的低技术制造业产业重心距离相差不大,但是东部其他地区的低技术制造业产业重心离中部和西部低技术制造业产业重心的距离相差迥异。例如浙江省低技术制造业重心到中部低技术制造业重心的距离为629.496千米,然而到西部低技术制造业重心的距离却为1 627.860千米,是到中部的3倍不止。而福建省低技术制造业重心到中部低技术制造业重心的距离为775.744千米,而到西部低技术制造业重心的距离为1 462.297千米,近乎2倍。
表4 东部[注]本文采用的是最大最小值标准化,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一些转移粘性指标在计算过程中被标准化为0,故将其剔除。不同地区到中部、西部、东北部转移粘性
本文基于牛顿粘性定律,提出了新的产业转移粘性测算方法,采用中国省、市及上市公司数据对中国四大板块及地区之间的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进行测算,在测算的基础上分别从板块之间、地区之间两个层面对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粘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中国低技术制造业从东部转移到西部、中部、东北部的粘性分别为57.984、13.733、11.493,从东部转移到西部的粘性远远大于到中部和东北部;中国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的次序应该是先由东部向中部和东北部转移,再由中西部和东北部之间内部互相转移。第二,中国低技术制造业由广东省到中西部和东北部转移的转移粘性整体水平均衡。中部的湖北省和湖南省,西部的重庆市和陕西省是广东省低技术制造业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区。第三,中国低技术制造业由东部不同省份转移到西部的转移粘性大于到中部。上海市、河北省和江苏省是中国东部的重点产业转出区。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贯彻落实“中部崛起、东北部振兴、西部大开发、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国东部低技术制造业到中部的转移粘性为13.733,远远小于到西部的转移粘性57.984,同时中部到西部的转移粘性只有0.037。因此,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首先需要中部崛起,通过中部崛起来承接东部的边际低技术制造业,在消化吸收后再向西部转移。二是打造区域承接产业示范区,增强产业承接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地区和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其中,要重点发展湖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和陕西省,发挥这四个省份的产业承接优势,以期通过这四个省份的虹吸效应和墨渍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三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区域改革创新、新旧动能转换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国区域之间产业转移粘性久久不能消除是区域的创新水平不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的。要鼓励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等各类平台大胆创新,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进而达到消除产业转移粘性,规避产业转移粘性雷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