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清朝在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不仅阻止关内流民的进入,还有朝鲜垦民的侵入。在东北开禁之后,在东北实行招垦政策。然而在同治时期,大量的朝鲜垦民侵入到中国。朝鲜垦民问题的解决对于我国朝鲜族的形成也是有着不小的影响。不同时期对于朝鲜垦民的措施都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朝鲜 居民越垦 清政府 封禁时期 朝鲜移民
东北地区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是清代统治者特别关注的重点区域,自清初开始,便对东北施行了封禁政策。其目的是要防止除满洲以外的人口进入东北,进而保护满族民俗、维护满族独占之利益。然而,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却遭到了广大民众的抵触,未能阻止关内流民潜入。鸭绿江、图们江流域也在流民涌入的浪潮中受到冲击,这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关内的汉人,但也有部分来自朝鲜半岛北部的朝鲜民众。1860年,清政府适时地对东北采取局部开禁政策,并于1875年和1881年相继开禁了鸭绿江流域和图们江流域。在此期间,朝鲜边民也利用地理位置之便,大量迁居中国境内。面对越界垦居的朝鲜民众,清政府先后采取了一些处理措施。
一、朝鲜居民越垦现象出现
由于东北与朝鲜仅有一江之隔,因而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出现朝鲜人迁入的现象。清代,珲春地区与朝鲜隔图们江相望,咸镜北道朝鲜边民越界情况时有发生,引起清政府的高度重视。起初,朝鲜越界的边民只是“朝更暮归”、“春去秋来”,“时则但有拥奴寄食之朝民,而无越境垦地之朝民”[1]。在嘉庆、道光、咸丰年间,朝鲜边民越过图们江、鸭绿江流域的并不多,最多也并不超过十人。朝鲜边民越境的目的主要是采人参、乞讨、打猎、伐木以及与中国人交易。清入关前和顺治年间,盛京地区的人参遭到一江之隔的朝鲜人的越境偷采。在康熙初年,朝鲜人的越境偷采人参达到了顶峰。
在朝鲜边民侵入的情况下,清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朝鲜边民经常潜入与流民一起牟取利益的情况下,清朝钦差户部侍郎柏俊奏请添设台卡,令吉林将军每年都派人查边。但是,若想在叆江流域查禁朝鲜边民越境,则必须得到朝鲜方面的协助,因而此时杜绝流民潜入的政策,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对于朝鲜居民越垦,在朝鲜文献《江北日记》中有详细记载。从人数来看的话,集中在三道沟,浑江一带。迁入的时间最早是在咸丰年间,从他们的原住地来看的话,鸭绿江上游东部即朝鲜废四郡对岸多为茂山人。鸭绿江早期的潜越者是没有土地所有权的,大多数在中国土地垧当家仆、打猎、采参等等,地位比较低下。所以鸭绿江以北的早期潜越者没有图们江以北的越垦者那么的受到关注。
二、东北禁地开放与招垦政策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腐败的清王朝败给英法联军,并于1860年,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朝鲜北部在地理上成为中、俄、朝相交区域,从而为朝鲜北部居民犯越至中国境内提供了方便。面对内外交困以及东北防务等问题,清政府采取了开放东北封禁土地,招抚流民垦荒的政策,其中便有部分朝鲜居民。在开放东疆、移民实边的过程中,吴大澂为了鼓励开垦,推出了许多优抚政策,但招募关内汉民至图们江流域的数量不多,而正值灾荒的朝鲜灾民则在此时大量的涌入了图们江以北的中国境内,且人数超过了当地其他民族的人数。面对此种情形,吴大澂在1885年设立了越垦局,专门负责在图们江流域的越垦的朝鲜移民,允许其领照纳租,并把其当做是实边的一支重要力量。
李金镛奉吉林将军铭安和吴大澂之命,调查图们江流域的荒地之时。当他从嘎呀河往高丽镇走的时候,发现了大量的朝鲜垦民在这一地带垦荒,并且大有朝鲜观察使发放的地卷,载入册籍,非常惊讶。吉林将军铭安和吴大澂认为图们江事态严重应该着重处理,不能耽误。经准奏,对越垦的朝鲜边民允许他们领照纳租,这次不仅是清朝朝廷对朝鲜垦民政策的一大改变,并且也是朝鲜垦民在中国开始取得合法地位。在这一时期,在鸭绿江流域,尤其是鸭绿江上游的中国境内有很多的朝鲜移民在这边开垦。
至二十世纪20年代初,位于鸭绿江上游地区的长白府社内的朝鲜开垦人数已经达到了汉民的四倍还多,朝鲜垦民开垦了比较大的土地面积。
三、大量越垦出现的原因
同治以后,朝鲜出现大量越垦民众,不仅仅是因为同治八、九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严重自然灾害。朝鲜西北地区人口快速膨胀是导致大量越垦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鸭绿江上游朝鲜废四郡地区长期的空置、无人居住。到了19世纪初期,鸭绿江、图们江上游朝鲜一侧得到了全面的开发,废四郡的重新设立,吸收了大批的流民,使朝鲜西北两道人口迅速的增长。可以说,同治以后,朝鲜人大规模的越垦是朝鲜西北地区人口的膨胀,边民们求生存空间的结果。
此外,朝鲜的边禁政策松弛,越境处罚制度逐渐瓦解,也是诱使越垦大量出现的一个原因。
另清政府巡边松懈,也给朝鲜人越垦创造了机会。同治八年(1869),清朝在查荒的同时,取消了鸭绿江以北三年一次的统巡会哨制[2],使这一地区边禁出现了漏洞,朝鲜边民大批潜入江北,从《江北日记》的记载中可以得到证实。
为了安置招垦及朝鲜越垦民众,清政府在1885年设置了越垦局,并且还设置了朝鲜人的专门开垦的区域。1891年,把越垦局和珲春的招垦总局进行了合并。1908年延珲两处(当时和龙、汪清尚未统计)有田产113817.454垧,其中汉人田产为85482.627垧,朝鲜垦民的田產为28330.827垧。
四、越垦朝鲜居民的安置
由于越垦的朝鲜民众数量庞大,对于这些越境来到中国境内的朝鲜人最终是如何安置的呢?清末,由于俄日两国对东北事务的插手,使得原本由中朝两国处理越垦民众的事件,最终变成了中、朝、俄、日四国家涉及的事件。对于朝鲜人越垦的政策也有领照纳组,归化政策,让朝鲜人实行户口登记、纳入中国国籍。从封禁政策到领照纳组,经过了归化政策又变成刷换政策。
1909年,中日签订了《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3],又称“间岛协约”。通过《中朝通商条约》与《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的签订,划定了中国和朝鲜的边界。同时,中国也失去了对朝鲜的宗主权利。在清政府对朝鲜越垦人的政策不断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中国朝鲜两国都在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去发展,并且国家的利益十分的清晰。
在1928年,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将中国的朝鲜人列为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范畴,使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对东北朝鲜人的政策得以实现。在解放战争中,东北朝鲜人也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与其他民族一起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解放。在1946年《新年献辞》中首次强调了延边地区的民主政权已经建立起来,居住在延边地区的朝鲜人必须遵守政府的法令,愿意加入中国国籍的可以自愿入籍。甚至在对于朝鲜人国籍这一事件时,中国提出了“双重国籍”这一理念,可见中国对于朝鲜人的国籍处理上的努力。在1952年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成立了延边朝鲜族民族自治區(后改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从此,朝鲜族成为了中国56个民族的一员,有了自己的区域,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
五、结语
在不同时期,中国政府对于朝鲜越垦民众的处理政策是不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以及统治者的政治思想和外部环境等因素,都在影响着执政者与朝鲜之间的关系。今天,曾经越垦的朝鲜居民已经成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朝鲜族,这些人及其子孙已经成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通过对朝鲜垦民历史的研究,对我国民族史、东北地方史具有重要价值。在不同时期对于朝鲜垦民的不同方针,对今天的民族政策也有参考意义。无论是国际关系还是民族政策,都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做出相应的调整。
【注 释】
[1] 吴禄贞.延吉边务报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2] 李澍田.长白丛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112.
[3] 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日本接收俄国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一切权益.1905年版,日本与朝鲜签订《乙巳条约》,日本成为朝鲜的保护国,中国在边界问题上的谈判对手由朝鲜变成了日本.
【参考文献】
[1] 孙春日.中国朝鲜族移民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
[2] 春秋馆使官.朝鲜高宗实录[M].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2011.
[3] 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4] 金泽.吉林朝鲜族[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 赵尔巽.清史稿.[Z],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77.
[6] 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档案.[G]卷850,光绪七年七月初,宁、珲招垦告示.
[7] 赵兴元.同文汇考[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8] 李澍田.长白丛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112.
作者简介:桑美,1996年——, 女,汉,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 ,硕士研究生,延边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