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苗期发生黄化的原因及田间识别技术

2019-07-25 04:39张瑜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黄化小麦

张瑜

摘 要:小麦黄化是小麦生长早期在田间最常见的病状表现,其形成原因涉及多种因素,本文从生理性病害、侵染性病害、虫害及其它因素综合对比,分析其危害癥状,在田间进行基本判断,为实施进一步的实验室判断或实施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小麦;黄化;田间识别

小麦黄化的产生有多种因素,对其黄化原因进行识别也有多种技术措施,其中田间识别是最简单、成本最低、最快捷的识别办法,现对其基本技术介绍如下:

一、缺氮瘦弱苗

表现形式是: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片狭窄,叶色青淡,严重的基部叶片发黄,茎杆较细,主茎的直径在0.3厘米以下。这种麦苗基本上没有分蘖,冬前也很少有次生根,单秆独苗越冬,生长瘦弱,易受冻害。

这种田块一般发生在特种地块,比如,工矿区复耕地,水利工程新造地,旧村庄改造等地块,因为氮肥供应不足导致发黄,也可能是实施大型机械深翻的地块,在施用氮肥作基肥时,把化肥全部翻入10厘米深的底层,使表层土壤缺氮 ,导致植株发黄。

此类黄化苗在田间分布状态:如是新造地块,表现与耕地形成结构一致,如是施肥原因,则会分布均匀,全田黄化无差异。

二、缺钾发黄苗

施用钾肥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结果和提高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从而提高农业产量,但由于钾肥相对于氮、磷肥来说,价格很高,有些肥料生产或销售商在复合肥中减少钾的含量,如果长期施有这种肥料,便会造成植株缺钾。作物缺钾时通常是老叶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叶中部、叶脉和近叶脉处仍为绿色。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根系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易倒伏。叶缘发黄,进而变褐是缺钾形成的黄化的根本标志。

三、脱力落黄的早衰苗

如果小麦的播期偏早,再加上雨水充足, 就会出现徒长现象消耗大量肥力,而春季正当植株需要大量养分的关键时期,却供肥不足,以致麦苗返青迟,生长缓慢,叶片狭窄,叶色淡黄,功能期缩短,分蘖出生少,根系少而长,根毛不多,形成未老先衰。

这类麦苗的黄化与发生时间特殊,处在返青期,全田表现很均匀,与缺氮或干旱发黄的不同是,它并不从老叶开始发黄,而是整株一齐黄,只是普遍叶色偏淡。

四、干旱苗

麦苗所所需水分来自土壤,如果土壤含水量不足,麦苗生长速度将减慢,而且随着旱情的发展,生长将逐渐停止,从下部的老叶开始,逐渐向上枯黄,心叶生长很慢,往往形成缩茎苗。一般在温、光、肥等条件正常的情况下,麦苗出叶速度减慢,作为旱情显露的标志,而把出现缩茎苗看作旱情严重的标志,旱情严重的麦苗,次生根的出生也少,有时虽长出几个分蘖,却不能相应地长出次生根。

干旱苗在田间的分布也是均匀的。从下部老叶开始枯黄是干旱苗的重要特征,与缺氮形成的黄化不同的是,其叶片基本长势较好,骨架已经形成,只是近期缺水造成进一步生长受阻,而缺氮苗是长期形成的,其叶片狭窄是明显的。

五、蚜虫危害苗

蚜虫在苗期危害造成被害麦苗轻的心叶萎缩,生长停滞,重的叶片发黄,失水干枯,严重的全株死亡。麦蚜的危害,田块之间差异较大,一块麦田往往由田边开始,向田块中心发展,由局部到全局。

蚜虫危害苗的田块,可以在田间找到蚜虫,主要分布在叶片背面,这是蚜虫危害苗的判断依据。

六、麦蜘蛛危害苗

麦蛛蛛危害时,用口器刺吸麦叶和茎秆的汁液,被害处最初出现白色小点,以后变黄,严重时叶片枯萎,生长矮小,难以抽穗。麦蜘蛛体型很小,肉眼很难发现,但可以在麦苗下铺张白纸,抖动麦苗,纸上会接到红褐色粉状物,这就是大量的麦蛛蛛群体,用这种办法可以很易判定小麦黄化是否为麦蜘蛛相关。

七、地下害虫危害苗

地下害虫也可危害麦苗,导致小麦黄化,危害麦苗的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和金针虫三种,其危害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地下食害小麦种子,使种子不能发芽。二是在种子出苗后食害靠近地面的麦根和茎的基部,蛴螬和金针虫危害的麦苗,受害部位比较整齐,而蝼蛄危害的麦苗,则咬成乱丝状,麦苗被害后全株枯萎死亡。三是蝼蛄在表土活动时,形成很多疏松的隧道,使幼苗根系与土壤脱离,植株因吸收不到水分和养分,干枯而死。

地下害虫危害造成小麦在整块田中表现断续死亡,受害的单株则是整体完全死亡,不会在单株中表现局部正常,拔掉麦苗,会找到咬食痕迹 ,这类麦苗是先死后黄,而其他黄化苗是先黄而后死。并且此类死亡麦苗的相邻麦苗生长表现正常,没有任何异常。

八、药害黄

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田间药害时有发生,特别是除草剂的应用推广,使田间药害发生机率大幅提升,除草剂药害的产生一方面是除草剂错误选用造成的,一方面是施用技术不当造成的,前者危害严重,而更多的除草剂药害是后一种情况:往往是除草剂施用浓度过高和除草剂隔茬残留,其田间表现是:整块田地普遍变黄枯死,而相邻田块不受影响,本块田中,边缘部分相对较轻;由于施药不均匀,总有部分植株受害轻,表现出明显的健康状态,单一受药害植株,未完全死亡的,总是上部细嫩部分先枯黄,下部残留绿色部分。

九、根腐病引起的小麦黄化

根腐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发病初期,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后,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随着根部发病程度的加剧,吸收养分与水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新叶首先发黄,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但夜间又能恢复。病害后期完全不能再恢复,整株叶片发黄、枯萎死亡。此时,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

植株发生枯萎与恢复循环,早晨较轻,傍晚较重这种特殊表现,是枯萎病区别于其他原因的黄化的根本标志。

参考文献:

[1]刘英凤. 冬小麦冬前出现叶片发黄烂根原因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 2012(19).

[2]白兴勇, 赵玉芬, 刘士国. 小麦黄叶、死苗原因与防治措施[J]. 农业知识, 2009(31):10-10.

猜你喜欢
黄化小麦
黄化处理对植物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进展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黄化安全性保障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浅析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